数字技术活化国宝“犀尊”

北京旅游网 2023-07-21 16:01:21

大型陆栖哺乳动物犀牛,如今在中国并不多见。但在上古时期,中国的犀牛数量相当多,它们曾在华北平原结队出现。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代表性文物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简称犀尊)就是一个绝好的例证。

错金银云纹铜犀尊是犀牛状的酒器,体态丰满、遒劲有力。它既有对犀牛的自然状态长期深入观察的呈现,也有对犀牛形体的抽象提炼和艺术再造。日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6展厅展出的“数说犀尊”展览,以一物一展的形式,从出土经历、功能特点、铸造和装饰工艺、造型美学等方面对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这件国宝级文物进行了全方位解读。

“研究与阐释出土文物是人们全面深入了解历史、再现历史的重要手段。”中国国家博物馆“数说犀尊”策展人、研究馆员朱晓云表示,错金银云纹铜犀尊,形为犀,器为尊。它生动的形象是古时犀牛曾在中华大地生存的有力证明,对中国古代生态环境、历史地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国古代青铜器中非常独特的一件,犀尊体现了商周至秦汉尊形器发展演变的时代特色。

1963年1月11日,陕西省兴平县豆马村的社员用锄头取土时,意外挖破了一个灰色大陶瓮,瓮里立有一尊铜犀牛。犀牛背后有盖,内藏17件其他器物,包括铜镜、带钩、锉刀、花贝等,大多是西汉时期的器物。有鉴于此,专家认为该遗存的埋藏年代应为西汉时期。通过对比发现,犀尊的造型、纹饰和制作工艺,与战国晚期的一些文物很相似,因此亦有专家认为犀尊可能为战国遗物。在该犀尊出土地点周围并未再有其他考古发现,人们推测犀尊有可能是因战乱或其他缘故而仓促掩埋,这也给犀尊的来历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犀尊历经数千年深藏地下,再现人间时早已沧桑斑驳,周身遍布锈蚀。”中国国家博物馆数据管理与分析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李华飙介绍,“借助先进的检测技术,我们可以看到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犀尊内部构造和材质肌理,从而一窥中国古代青铜铸造的高超水平,以及令犀尊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的错金银装饰工艺。”

传统青铜铸造主要分为范铸法和失蜡法两种。为确定犀尊的铸造工艺,国博文保工作者利用X光探伤仪对其多角度拍摄,在犀尊器身多个部位发现铸造垫片,头部及四足与器壁被相同能量的X光穿透,可推断头部和四足有盲芯,为犀尊采用范铸法铸造提供了佐证。犀尊器身和四肢为一体浇铸,而器盖与流管则为单独分铸。犀尊表面凹凸的纹饰肌理同样在铸造过程中完成,为上方的错金银纹饰提供基础和衬托。在展览数字多媒体影像环节,观众可以看到犀尊通体布满的华丽错金银纹饰被放大展现。通过对纹饰的分析,可以辨认它是以“云纹”为主的纹饰布局。

高清三维扫描、增强现实、环境监测等技术,直观呈现文物高清细节和科学研究成果,让观众从视、听、触、互动思考等多维度感受犀尊所承载的价值。朱晓云说:“此次展览最大的特色是运用数字手段让文物活化,同时也让观众从参观者变成探索者和参与者。”

展览还再现了文物采集、应用场景和数字运行平台,观众可以深入了解智慧博物馆建设的有关内容。“在文物采集方面,高精度三维数据为文物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数据支撑。”据李华飙介绍,目前,国家博物馆文物三维采集主要是利用高精度非接触式扫描仪完成模型点云数据采集,并通过精准纹理映射方式完成模型的高清贴图。在此基础上,再对文物三维模型进行渲染,最终形成渲染级、浏览级、研究级、复制级数据资源,以满足不同程度的数据需求。

在展览现场,错金银云纹铜犀尊的三维数据形成了虚拟成像,丰富了藏品的虚拟展示和互动形式;其三维数据还通过3D打印,高速、便捷地转化为实体,为藏品修复、复制以及可触摸式科普展示、文创产品生产等提供更多可能。李华飙说:“藏品的数字化模型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在线展示、沉浸式展览以及文物虚拟修复和数字化保护等众多领域,为藏品的长久保存、永续利用提供了广阔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还通过互动导览设备将“数说犀尊”展厅与陈列原文物的“古代中国”展厅联动起来,使观众的视野从一个展览延伸到多个展览,切身感受历史文物焕发的新活力。

据了解,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22年率先建成了博物馆综合运行工作平台,实现了博物馆关键要素从物理空间到数字空间的映射。作为智慧博物馆的缩影,展厅可视化大屏围绕实时位置、热力信息、参观轨迹、热门展项、环境指标等5个主题,实现对人、物、环境等展厅运营要素数据的感知、分析和智慧融合,为实现展厅动态运维、保障文物安全、优化观展环境、提升展览体验等提供有力的数据参考。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