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基回调、私募基金新规落地,本质在讲一件事

商业小车 2024-05-15 06:08:36

狂飙后的债基跌麻了。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债市走出一轮波澜壮阔的行情,今年一季度以来继续火热。

前段时间,我们专门讲过30年国债涨成了纳斯达克的样子。

→《万万没想到,咱们自己的“纳斯达克”,是三十年国债》

资产荒背景下高收益资产开始减少,银行、保险、私募资金以及看到赚钱效应的散户,都一股脑冲进债市。

长债尤其受到追捧,因为债券的久期越长,杠杆效应越好,赚钱效率越高。

而节前一周,30年国债收益率逐步下行的趋势被打破,一口气拉出六根阳线,债基应声下跌。

据Wind数据统计,4月23日至4月29日,全市场2790只债基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占比近八成,不少基金几个月的收益都跌没了。

长债基下跌最明显,因为债券久期越长,对利率波动越敏感。

鹏扬基金的30年国债ETF净值下跌超3%,几只中长债基的区间跌幅也都超过了2%,短债的回调幅度稍微小一点。

(来源:财新数据)

因为债券类资产在银行理财产品的资产配置里,占有较大比例,导致银行理财的净值也有波动。

投资长端利率债,赚钱可能性大,也要承担相应的波动。

去年美国硅谷银行破产,就是因为将大量存款和短期借款用于购买久期较长的美国国债和MBS,出现长短期限错配。随着美联储加息,利率走高,债券价格大跌导致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硅谷银行就垮了。

而咱们的高层早就发现,银行、保险业将大量资金锁在久期债券上,已经提醒过风险。

本轮债基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央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长期国债收益率要和经济增长相匹配,市场反应过来,央妈有意引导长期利率上调,所以债券价格就跌下来了。

机构看到了风险,再加上前期获利颇丰,选择主动调仓,产品净值下跌引起普通投资者的赎回,引发“踩踏式”调整,呈现净值下跌—赎回—抛售—净值再下跌的负循环。

这也提醒我们,挑选债基的时候,尽量避开机构持仓超过90%的基金,否则一旦机构赎回,基金净值将遭遇巨大波动。

4月中旬以来,央行、财政部、发改委在债券发行上频频表态,预计将在超长期国债和地方政府债上增加供给,“一债难求”的情况估计会得到缓解。

说回投资上,对债基而言,在基金没有“踩雷”债券的情况下,时间是熨平波动的良药,耐心等待,基金净值会慢慢修复。

虽然市场行情好的时候,长债涨得更好,但正所谓“夜长梦多”,长债受影响因素太多,波动起来也更猛,所以如果觉得不想冒太多风险的话,也可以考虑短债,短债受利率波动影响小,风险相对小,持有体验更好。

看重现金回报的,除了长债之外,还可以考虑下红利基金,长期持有收益预期高于长债基,当然波动也会大一些。

讲完债基风云,基金圈最近还有一件大事,也是监管在强调防范流动性和市场波动风险。

在征求意见稿发布一年后,基金业协会发布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8月1日开始实行。

从募集、投资、运作管理等多个环节对私募基金提出要求,主要是以下几点:

1、500万清退门槛,淘汰mini私募基金

长期低于500万元规模的基金,要停止申购。

在停止申购后给出120个交易的缓冲期,这段时间规模仍低于500万的,进入清算程序,这意味着尾部私募基金陆续被清退。

2、参照公募基金“双十原则“,实行双25%限制

(来源:私募证券基金投资指引)

投资同一资产不超过基金规模的25%;

同一私募机构管理的全部私募基金,投资于同一资产比例不超过该资产的25%,同时补充了“同一资产”的计算方法和豁免投资标的。

(来源:招商证券托管部)

近年来,“赌博式”重仓的投资方法盛行,不少绩优产品的业绩来源于对单一赛道的重仓式押注。

现在监管禁止“赌博式”重仓单一资产,是引导基金管理人组合投资,分散风险。

3.控制申赎频率,设置短期赎回费

私募基金每周最多开放一次申赎,并设置不少于3个月的份额锁定期,约定短期赎回费,引导长期投资,关注长期业绩,避免投资者“用脚投票”。

(来源:私募证券基金投资指引)

4、债券“双10%原则”,斩断违规结构化发债

私募基金持有的债券的市值占比不大,却是违规结构化发债的重灾区。

一些评级低的主体通过正规渠道发债难度大,有时会采用结构化发债的方式提升成功率。

常见的就是,私募基金承销一只债券,向个人投资者募资,自己赚大头费用,投资者赚小头,发行人的信用风险向散户传导,散户可能并不知情。

因此,证监会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股东、合伙人、实际控制人、员工不得参与结构化债券发行,不得直接或者变相收取债券发行人承销服务、融资顾问、咨询服务等各种形式的费用”。

(来源:私募证券基金投资指引)

债券投资“双10%”的要求紧随其后,“单只私募基金投资于同一债券的资金,不得超过基金净资产的10%”、“同一管理人管理的私募基金,投资于同一债券的数量,不得超过该债券存续数量的10%”,专门针对搞结构化债券池的私募。

5、雪球产品更规范

雪球一般是券商发行的产品,我们在《请记住那个2800点叫你加杠杆》一文中提到过,简单理解是对赌指数涨跌,属于高净值人士专属。

通过资管渠道发行雪球产品,最低门槛1000万,如果找私募做通道,包装成私募基金销售,门槛就只有100万。

此次特别提出“不得为不符合专业交易者标准的投资者提供衍生品交易通道服务”, 同时,“参与衍生品交易期间基金净资产不低于5000万元”,比现有的1000万要求大幅度提高了资金募集门槛。

雪球不能再钻私募基金的漏洞,在短时间内规模肯定会受影响,也是上层防范风险聚集的一种手段。

产品设计上,严格控制杠杆,“雪球结构衍生品的合约名义本金不得超过基金净资产的25%”,仓位降下来了,收益也会降下来。

(图源:私募证券基金投资指引)

总的来说,对私募基金的监管,逐渐向持牌金融机构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看齐,行业乱象会逐渐得到治理,尾部小机构也会慢慢出清。

严监管的背景下,我们将会迎来一个更加有序、规范的金融行业,各种危险动作的高收益,也会越来越少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