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无聊,没有聚餐,没有惊喜,也没有人等你回家,过着没有期待的日子,行尸走肉的活着

顾清临 2024-12-25 10:31:16

作家梁实秋在《穷》里写道:

“人生下来就是穷的,除了带来一口奶之外,谁手里也没有握着两个钱。”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年岁的渐长,每个人的境遇却各不相同。

有人锦衣玉食,有人粗茶淡饭,这是为什么?

罗翔说过一句话,或许能回答这个问题:

“比贫困还可怕的就是,下班后无聊,没有聚餐,没有惊喜,也没有人等你回家,过着没有期待的日子,行尸走肉的活着。”

物质的匮乏,尚有翻身之日。

心灵的贫瘠,却会深植心底,侵蚀灵魂终生。

时间久了,人就废了。

01

徒留空想不践行,荒废的是你的梦想

豆瓣上有个讨论:总是空想的人,有何特征?

有条热评精准概括:

思想天马行空,行动畏缩不前,将所有规划都停于脑海,缺乏行动力,好高骛远,且极为怯懦。

生活里,有些人脑海中创意无限,行动上却一事无成。

梦想着创业致富,空想各种商业模式,却从不付诸实践;

渴望着才华横溢,幻想一夜成名,却不愿苦学技艺;

计划着环球旅行,畅想着各地美景,却始终未曾出发。

最终,渐渐养成一种拖延习性,总为自己的怠惰找理由,忽略实践的力量,丧失行动的勇气。

空想的泡沫越吹越大,就会陷入虚幻缥缈的泥沼中。

恰似那句名言:

“空想,始于幻想,终于虚无。”

理念有别,人生的走向亦有别。

空泛幻想,是逐梦最大的阻碍。

这种空想家思维,只会让人更迷茫,难以抵达理想与远方。

02

沉迷社交无沉淀,荒废的是你的底蕴

有哪些年轻人极易陷入的误区?

有人说:过度热衷社交而忽略自我成长。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把社交分为两类,一种是功利性的,另一种是滋养性的。

境界低的人,热衷用功利性的社交寻求认同,如频繁参加酒局、聚会、攀附权贵、拉帮结派等;

境界高的人,热衷用滋养性的社交丰富内心,如与智者交流、参加文化沙龙、投身公益活动等。

许多人知晓沉淀的重要,却间歇性努力,持续性浮躁,沦为一个表面热闹的空心人。

但靠浮躁堆砌的虚假繁荣,仅有片刻的欢愉。

快乐之后是落寞和放纵带来的无法弥补的黑洞。

而靠沉淀积累的深厚底蕴,则会给你带来由内而外的蜕变。

作家贾平凹初入文坛时,身边友人常聚会消遣,而他则闭门读书写作,终成文学大家。

当友人因才华枯竭而苦恼时,贾平凹已手握多部佳作,享誉文坛。

垃圾快乐的侵蚀,无声无息,一旦察觉,或已深陷泥潭,难以自拔。

放纵自我,短暂欢愉后,尽是苦涩。

延迟满足,虽伴短时痛苦,其后却是回味无穷的甘甜。

03

工作懈怠求安逸,荒废的是你的能力

曾听闻一个故事。

一位野外探险家,在游历的途中,偶遇一游牧部落,不明白他们为何要一直不停地迁徙。

部落长老答曰:故土太过安逸,易使人忘却生存技能。

迁徙,乃迫使人不断学习,部落方能生生不息。

正如桥水基金掌舵人瑞·达利欧所言:

“即便不向往更优生活,也应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因成长乃生存之必需。”

然而,许多人未意识到这一点。

工作中浑水摸鱼,下班后彻底躺平,久而久之,技能荒废,职位难保。

有的设计师,每日敷衍了事,设计灵感渐失,唯依赖网络素材拼凑;

有的教师,不思进取,授课内容陈词滥调,学生厌倦,前途堪忧。

职场中有个概念——“苟且红利”。

在同一起跑线努力,其中会有许多懈怠者,他们的做事态度就是敷衍了事。

但另外一些人却力求做好做精,最终超越了懈怠者,收获到了成果。

舒适圈就好似温床一般,看似惬意,但这些舒适,都要用未来买单。

古人云:“志不立,则心日颓;行无检,则欲日纵。”

人生要靠自己去塑造,想要成为美玉,就要下苦功夫,持续与惰性作抗争。

时刻怀有紧迫感,多一份自驱力,也让人生多一抹亮色。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