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期幸免于难的无锡南禅寺妙光塔

老梁历史 2024-09-17 12:48:38

南禅寺庙光塔位于无锡南门外古运河边。南禅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太清初年(547-548),初名护国寺,唐时改名为灵山寺。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1),又改名为福圣禅院,俗称为南禅寺。

清朝光绪年间的妙光塔

妙光塔建于北宋雍熙年间(984-987)屡有兴废,现塔为明正统十四年(1449)重建。清咸丰十年(1860)遭火灾,塔顶被毁。1926年,乡贤,著名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和唐申伯等分别捐资5000元和1000元修缮。该塔原为八角七层的楼阁式内木外砖塔,修缮时将砖木结构的塔顶、屋檐、平台、护栏等改成钢筋混凝土结构。

七十年代时的妙光塔

1974年,溧阳地区连续发生地震,4月22日那天达5.5级,妙光塔未有异常,但不久的一个傍晚,一阵狂风把塔顶的避雷针吹落,一户民房的屋顶被击穿。消息传出,周边居民惊惧不已,此时正值“文化大革命”,这一年的“批林批孔”运动席卷全国。南长区城建房管革命委员会有人认为,修塔就是“复古”,“复古”不就是“复辟”吗?古塔是封建社会封建迷信的遗迹,既然出现险情,当以拆除为上。

七八十年代的妙光塔

当然也有不同意见,认为古塔已立千年之久,明初被列入“无锡八景”,且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既然是文保单位,不但不应拆除,还应整修。双方意见僵持不下,便向上请示。几经周折,无锡市革委会决定拆除,并下拨拆除经费2万元。然而天佑古塔,拆塔时搭建手架需用毛竹3000根,按说不是难事,但当时是计划经济,3000根毛竹一时间竟然买不到,拆塔工程只能耽搁下来。

毛竹

万事俱备只欠毛竹,不久形势大变,“四人帮”垮台,国家开始拨乱反正,极左思想没了“市场”,拆塔最终没有实施。

1980年,市政府决定拨款整修,这一顺应民心的决定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拥护,有位87岁高龄,居住在清名桥畔的老建筑工人鲍阿五多次到工地,说塔下有一个底座,要注意发掘,工程技术人员将信将疑,决定清除塔基四周的砖泥杂物,以探究竟,当挖到2米深时,果然发现有一个高达1.3米的青石墩,石墩刻有精美的“不断云”纹饰,经文物专家鉴定,确定此石墩为“须弥座”,须弥座在古代建造塔、华表、石碑、石狮子时被用做底座,形式和花纹比较多样,和须弥座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座莲花座和青石香炉两只,字迹还清晰可辩,一个属明嘉靖十四年,一个属明万历十一年。

须弥座

妙光塔修缮前后一直紧闭不开,本世纪初曾短暂开放,笔者也曾欣然登顶饱览古云河风光,从目前南禅寺景区的人流量来看,为保护古塔,不大会重新开放了。

现在的妙光塔

-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