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展犹如一场场盛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巴黎航展、范堡罗航展历史悠久,尽显顶级风范,而中国珠海航展作为后起之秀,亦绽放出独特光芒。
巴黎航展诞生于 20 世纪初的巴黎航展,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不仅亲眼目睹了航空科技的一次次飞跃,更是成为了全球航空领域当之无愧的标杆性盛会。
2023 年,这场有着 “航空工业奥运会” 美誉的展览,再度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阔别四年之后,2023 年 6 月,在夏季的滚滚热浪中,第 54 届巴黎航展盛大开幕。
现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来自世界各地的 2500 多家企业齐聚于此,航展场地从展馆到露天区域,到处都摆满了层层叠叠的飞机模型与各种高科技装备,令人目不暇接。
开幕当天,法国总统马克龙亲临现场观展,他乘坐直升机抵达会场的画面,瞬间成为了当天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
在那次航展中,开幕第一天,空客便与印度航空公司签下了高达 550 亿美元的 500 架飞机订单。
在整个展期更是斩获了近 850 架订单的辉煌战绩,如此傲人的成绩,再次有力地证明了空客在全球航空市场中不可撼动的领导地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老对手波音在此次航展中仅签下了 350 架订单,尽管这一数字本身并不算少,但在空客的强大光芒映照下,却显得有些相形见绌了。
在整个展览期间,各国的航空巨头们纷纷闪亮登场,使出浑身解数,争奇斗艳。
法国国内的航空公司更是不遗余力地展示了新型宽体客机、节能发动机以及充满未来感的概念飞机等一系列前沿技术,展现了法国在航空领域的雄厚实力和创新精神。
与此同时,一些新兴的小型航空企业也不甘示弱,它们凭借着创新的无人机技术和智能化航空设备,在这个大舞台上崭露头角,向世界充分展示了法国航空工业的多样性与无限活力.
不过,在这巨额订单与先进技术的背后,由于俄乌冲突的影响,资源变得紧缺起来,钛、铝等关键航空材料的供应状况异常紧张,这给航空企业带来了不小的。
即便是在订单方面大获全胜的空客,也不得不面对零部件短缺问题以及生产能力有限的难题,一些买家甚至被迫无奈地调整了交付计划,只能接受未来几年内逐步完成订单的现实.
范堡罗航展英国的范堡罗航展虽不是航空历史中最古老的盛会,但凭借其独特的专业性与高效商业模式,正逐步成为国际航空工业的中流砥柱。
2024 年 7 月 22 日至 26 日举办的范堡罗航展,再次彰显出其非凡影响力,为期四天的展会,吸引了全球 44 个国家和地区的逾千家参展商以及众多游客。
航展开幕当天,晴空万里,喷气式飞机在空中盘旋,精彩的飞行表演为开场仪式增添了壮丽色彩。
整个航展以 “绿色航空” 为主题,展台上摆满了新能源驱动飞机、轻量化材料以及先进的碳排放控制系统。
作为东道主的英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野心勃勃,从航空发动机到混合动力飞行器,再到碳中和航线设计。
范堡罗航展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巨大的商业价值,今年,展会成交额高达 1036 亿美元,订单涵盖从大型客机到无人机、从航空发动机到全产业链服务等广泛领域。
其中,250 多架飞机和 800 多台航空发动机的订单协议尤为亮眼。
此次航展上技术亮点频现,美国首次公开的 “开局” 无人机概念令人眼前一亮。
这款无人机以模块化设计为核心,可在侦查、电子战和火力打击等任务中灵活切换功能,其搭载于航母的设计理念,赋予了它海空一体化作战的全新潜力。
此外,英意日三国合作研发的新一代战斗机模型也成为展会热点。
这款被视作未来空战核心装备的战斗机,不仅集成了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技术,还以 “作战云网络” 为创新亮点。
珠海航展我国的珠海航展虽是个相对年轻的存在,但崛起速度令人惊叹。
从最初举办时的鲜为人知,到如今能与巴黎航展、范堡罗航展并驾齐驱,它的发展历程无疑是中国航空工业快速崛起的生动写照。
2024 年的第十五届珠海航展更是再度刷新众人认知,盛大的展会规模以及众多大国重器的首次亮相,让这个年轻的航展焕发出蓬勃朝气,分量不容小觑。
珠海航展以独特的 “一展三地” 模式,突破了传统航展的空间局限。
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12 万平方米的室内展馆与 23 万平方米的室外展区相互映衬,各类航空航天产品琳琅满目;
斗门莲洲的无人机无人船演示区,通过精彩的动态表演,展现出中国在无人领域的强大技术实力;金凤台观演区则成为观众体验陆海空全维度装备展示的核心地带。
从空中的精彩飞行表演,到地面的动态演示,再到水上的无人船演练,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此次航展的创新与突破。
此次展会,中国航空工业推出众多首展首秀的 “大国重器”。隐形舰载战斗机歼 - 35A 首次公开亮相,其流线型设计和卓越的隐身性能成为全场焦点;
红 - 19 防空导弹系统的登场,更是展现了中国在防空反导技术领域的新高度。
运 - 20 大型运输机的公众开放预约体验,为展会增添了别样的互动魅力。
除了传统军工领域,小鹏飞行汽车签下超 2000 台订单,证明了低空出行市场的广阔前景;
中国商飞展出的 C919、C929 等国产大飞机系列,让人看到民用航空工业的蓬勃发展。
从宽体客机到飞行模拟器,再到全产业链的展示,中国商飞凭借一系列实实在在的订单和技术,吸引了全球买家的目光。
沙特租下 300 平方米的展厅,尽管展厅最初空无一物,但沙特代表团却收获满满 —— 他们几乎买下了展会上的大部分展品。
尽管珠海航展的成交额约395 亿美元 ,与巴黎和范堡罗航展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考虑到其较短的发展时间,这一成绩已然值得称赞。
从 1996 年首届航展的 20 亿美元,到如今的近 400 亿美元,珠海航展的成长速度惊人。
更为重要的是,珠海航展背后代表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崛起,以及中国正逐渐摆脱对传统航空强国的依赖,走向自主研发与创新的新时代。
成交额之外的实力较量倘若说航展的成交额只是表面上的数字呈现,那么背后所彰显的技术实力与未来潜力才是真正的较量关键。
珠海航展尽管在成交额总额上暂时落后于巴黎和范堡罗,但其中蕴含的创新潜能与战略意义,正逐步改变着全球航空工业的竞争格局。
珠海航展通过打造 “一展三地” 的展示模式,为航展赋予了全新内涵。除主会场外,莲洲无人机无人船演示区和金凤台观演区的设置,不仅大幅拓展了展览范围,还让动态演示、实战模拟等体验更具沉浸感。
相比而言,巴黎和范堡罗依旧保持着传统的展示方式,不过它们在生态布局和市场战略上的不同选择也值得称赞。
巴黎航展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庞大的供应商网络,为全球买家搭建了无与伦比的交易平台。
范堡罗则另辟蹊径,将展会主题聚焦于 “绿色航空”,两者侧重点虽有不同,但都以成熟的展览模式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
珠海航展的另一重要贡献在于,它为航展增添了更多 “本土化” 色彩。
通过引入众多自主研发的装备和技术,成功为中国航空工业树立了全球化的品牌形象,让越来越多的国际买家意识到,中国不再只是航空产品的消费大国,而是正在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竞争力量。
成交额或许只是航展的表面衡量标准,真正决定行业竞争力的是装备背后的产业实力、技术深度以及未来潜力。
在成交额之外,这场实力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