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斌教授:如何降低慢阻肺的病死率?规范化诊疗是关键!

元元的备忘录 2025-01-19 08:12:3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呈现高患病率、高病死率和高疾病负担的流行病学特征,由于人口老龄化、庞大的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人群、室内外空气污染、结核感染等因素的持续存在,慢阻肺的防控形势将十分严峻。

因此,降低临床病死率的关键是及时发现并且对症治疗。为此,我们邀请到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杨庆斌教授围绕慢阻肺规范化诊疗的相关内容展开分享,以飨读者。

专家简介

杨庆斌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平路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在诊断COPD时,对于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与FEV1/用力肺活量(FVC)两项指标,这两项肺功能指标在诊断中的具体应用和重要性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应如何综合评估这两项指标,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杨庆斌教授:COP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气道气流受限疾病。在COPD的诊断过程中,早期我们主要关注的是FEV1%。

GOLD指南等早期标准也采用了这一指标作为COPD严重程度的分级依据。在国内,我们判断COPD的严重程度,同样使用了FEV1的绝对值进行分级,分别是80%、50%、30%作为轻度、中度、重度的分界,对应后来的一到四级分级。

然而,随着对疾病本质,尤其是气道炎症的深入理解,我们发现仅依赖FEV1的绝对值可能无法充分反映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因此,在临床诊断中,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 一秒率)得到了大家的重视。

随着对COPD认识的加深,我们在诊断COPD时更多地采用一秒率作为诊断证据,因为它能更好地反映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

现在的指南和慢病诊疗规范都将平静状态下的一秒率≤70%作为COPD的诊断标准。在COPD管理逐步深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他们的气流受限可能在早期就<80%,但达不到70%的标准。

对这类人群的关注使我们更加认识到一秒率在COPD诊断中的价值。一秒率不仅有助于诊断气流受限,还能反映慢性炎症的情况,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因此,目前来看,我们使用一秒率作为COPD的诊断标准,以更精准地反映患者气流受限的特征。

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后,医生需关注哪些指标?开展哪些治疗?

杨庆斌教授:在讨论COPD的管理、病程及预后时,临床医生应重点关注两个方面:患者生活质量与急性加重。肺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慢阻肺病程的进展会逐渐下降,而急性加重对此有显著影响。

首先,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重要方面,这包括各种生活质量评分和整体健康状况。然而,急性加重同样重要,尽管过去可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急性加重不仅会导致患者急性期的并发症,还会对患者的肺功能产生长期影响。

具体来说,每次急性加重都会导致FEV1的明显下降,这种下降可能相当于过去几年肺功能正常的递减情况。急性加重的诱因多种多样,包括流感、着凉、炎症积累以及吸入制剂的不规范使用等。

在急性加重期间,我们需要关注患者的炎症指标,以及是否出现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此外,还要关注患者的基础疾病是否进展,如呼吸衰竭、二氧化碳潴留等。

在治疗方面,首先需要解决感染问题,包括病毒的清除和病原学的早期识别,以便进行目标治疗。抗生素的使用是关键一环。其次,需要解决痰液问题和气道痉挛。气道痉挛在慢阻肺和哮喘中都是关键问题,因此如何清理痰液和解除气道痉挛是治疗中的关键步骤。

此外,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内环境问题,包括营养状况、电解质紊乱和蛋白水平等。

对于患者而言,解决低氧状态也很重要。急性加重时患者常出现低氧,因此吸氧治疗至关重要。如果吸氧无法有效缓解,应考虑使用无创呼吸机。

无创呼吸机通过增加患者的通气量,有助于排除二氧化碳和解决低氧问题。在更严重的情况下,如果前述治疗无效或病情快速进展,可能需要考虑开放气道后进行机械通气。

近年来,有哪些新药或新疗法应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

杨庆斌教授:在认识到患者急性加重期的严重问题及其潜在危害后,临床医生的工作重心自然而然地转向了预防急性加重这一关键领域。为了更有效地管理这一状况,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和实施策略。

首先,针对患者本身,我们强烈建议采取一系列康复措施。其中,肺的康复是至关重要的,它涵盖了呼吸训练、体能锻炼等多个方面,旨在增强患者的呼吸功能和整体体能。此外,还可以结合其他理疗方法,如物理治疗、按摩等,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在药物治疗方面,中成药因其独特的疗效和安全性而备受关注。例如固本咳喘颗粒和百令胶囊等,它们不仅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力,还能对肺部的慢性炎症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急性加重的风险。

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可能涉及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等多个方面,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除了中成药,生物制剂在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且病情严重的患者群体中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最新的指南建议,对于这类患者,生物制剂的使用被强烈推荐。这类药物能够针对性地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并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

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预防急性加重并不仅仅依赖于药物治疗。在慢病管理方面,早期干预同样至关重要。通过定期体检、健康宣教等方式,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潜在问题,从而降低急性加重的风险。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也是预防急性加重的重要因素。

因此,鉴于急性加重的严重危害,我们的治疗策略应围绕预防急性加重这一核心展开。无论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还是早期干预等手段,我们都应致力于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期。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还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

编辑 | 董妮妮

审核 | 李冠妍、孙富康

1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