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写字与做号为生的张君五毛,以一篇比《我的上半生》下半部剧情还偏执100倍的负能量吐槽北京人与北京,成功吸粉近十万,赚取阅读量数百万。并引发各路做号人士蹭热点无病呻吟赚阅读量。
专业人士看套路,吃瓜群众看态度。这一篇标题党+偏执狂文字,是一个公号运营者的成功之作。然而,无论是混在北京的正打着鸡血的创业者,还是嗅觉异常灵敏的朝阳群众,都觉得那篇《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实在是充满负能量无益于建设和谐社会,于是这篇刷屏文章马上就被鹅厂后台删除了,随后政府大号“长安街知事”还特别在25日发了一个头条进行纠偏。
如图,张君五毛破口大骂别人的时候,声称自己早已经是年薪百万的中产阶级,这当然如同他是否真做过五毛Dang一样不可考证。但好事网友却从他旧年博文中考证出了他“卖队友,打女人,行贿公安”。
其实,明明是P嘛,非要颠倒装b…….好了好了,咱对事儿不对人。
我的亲戚有北京人,我的朋友圈中有N多北京人,他们绝没有张五毛这个Loser说的这么Low。实际上,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很低调,作为首钢老工人,我的亲戚还活的很辛苦。
不过,这并不是我此文要说的重点。
事实是,3年以来,中产阶层的每一次焦虑,都会贡献给自媒体数十个100000+,什么“逃离北上广”,“回归北上广”,“燕郊人民情定大望路”之类,每年都会折腾一回。只不过这次张君五毛的“假装体”玩的夸张点,声量比往年大了一些。
本大爷来北京快12年了,不但自己早已经过了追问“要不要离开北京”的阶段,而且还给非常多的年轻人传道授业解惑,帮助他们分析要不要在北京继续漂下去。
所以,趁着张君五毛掀起的这波浪,认真讲一讲北京的好与坏,以及为何有些人必须要混在北京。
北京看的见的坏与好北京的坏,太明显了
空气污染,气候干燥,交通拥堵,物价高企,城市景观劣质,不是限这就限那,你说好不容易在四环内买个房吧,结果外观奇丑,质量特次,不是外墙皮脱落就是物业不干人事儿。
好友曾航在办公室说过的一句话我觉得很对,他说上海真是成熟的资本社会,你获取服务的质量与你的资本投入成正比,而北京光有钱还不行,还得有权。
我觉得这话说的挺有道理。而比生活更重要的是,北京已经是世界上工作压力最大的城市,各行各业过饱和的竞争,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一个打工者的心理承压能力。
一句话,在北京活着的成本太高了,而且性价比还低。所以,南方人特别是南方女孩,普遍不喜欢北京,这是很可以理解的。
北京的好,也很明显。
1.中国人民都要来北京办事。
只要身在北京,就会有地方的亲戚朋友托你办事,至少是打听个事。什么衙门口的路该咋走啦,什么签证该咋办啦,什么景点的攻略啦,什么机场的安检啦,什么大V的见面会啦……今年初,我就有一个70多岁的亲戚托我帮他把夸克理论的论文递给中科院物理所的科学家。而在这个时候,一种首都人民的权力感就会油然而生。
2.巨大的信息差。
一个新闻,在北京的人至少比在外地的人快半天时间听到,我们这种混媒体圈的传递消息的速度就更快。要知道,在信息社会,这半天时间就可能影响一个人的命运。新闻的传递速度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在北京,各种信息都有自己的价值转换通道,换句话说,都有人群来讨论并发酵。12年前刚来北京的时候,我得习惯于和亲戚、发小叙旧时得意说出一句“这你都不知道”。而现在,与把吃喝、孩子、麻将和广场舞作为生活日常的他们聊天,我已经不再有这种炫耀的快感了,而是多少有些悲伤。我心里想:时代的车轮这么快,你们知道的事情却这么少。所以,在北京生活,无论物质生活如何,你都会觉得自己和时代是同步的,永远不会out。
3.生活方便。
咱北京外出办事的确不方便,幅员辽阔和交通拥堵,决定了你每天基本上只能办成一个事。但在北京生活是极其方便的,实际上,世界上没有比北京更“互联网”的城市了。如果是无需穿梭城市空间的吃喝玩乐,在北京真的可以全天候宅着而都靠手机来搞定。
4.文化多元。
北京市政府在2011年颁布了“北京精神”,共四个词儿:“爱国 创新 包容 厚德”。我认为,其中有6个词是废话或者错话。比如,哪里人不应该爱国?哪里人不应该有道德凭良心做事?而“包容”这个词,却十分准确地描绘了北京这座城市的特点——中国其他任何城市都无法企及的优势——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各个地域、各个专业领域、各种性格特质的人,都汇集在北京,都有自己的圈子,这些圈子居高临下辐射全中国。无论绅商巨贾、贩夫走卒、名媛才俊、地痞流氓、真假文青、GayGay拉拉……都能在北京找到同道中人。这是其他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而北京的这种多元包容性,也就意味着给与了一个有性格特质的人以最大的自由空间。老话说的好,“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所以,那些还没做好结婚准备的大龄青年,一定要来北京在寻求什么的另一半更适合自己,那些有精神追求或者精神困境的人,一定要来北京寻求共鸣。而且还说不准,哪天一个草根创业成功了,就可以跑到贵族的T型台上去走一遭。所以,绝不能被张五毛的“五套房”所吓倒。我建议30岁以前的人,如果在家乡活的不如意,那都要到北京来混两年。这两年不一定会有Happy Ending,但一定会收获满满。即使你命中注定终老于家乡,但这两年的见识与历练,一定会成为你一生的财富。
北京的好,归根到底一句话:北京是山峰,北京是大海,北京是最大的一个舞台。
北京看不见的精与神有外地人问我北京哪些景点好玩,我都告诉他们北京没啥好玩的。那些著名的景点你们在书本与电视中都已经游览了无数次了。
北京是一个大海,这里鸢飞鱼跃。“鸢”和“鱼”,对应的就是“人精”与“大神”。这才是北京的精髓。来北京混,一定要寻找一些地图上没有标出位置的那些不一样的人,去参与一下之前没有机会参与的事儿。
这类人的第一种叫人精。
注意,这个词跟道德无关,与素质有染。
人人都知道,外地来能在北京生存下来的人,都不是等闲之辈。他们之中,情商高的那部分人,就是人精。
在被改开洗礼了三十多年后,都市人群基本上都明白了一个道理:
智商高,情商高,春风得意;
情商高,智商低,贵人相助;
智商高,情商低,怀才不遇;
情商低,智商低,一事无成。
——总之,智商可以低,但情商绝不能低。而在北京这么多元的、压力山大的都市打拼,每天都会有很多人精让你主动或被动地提高自己的情商,也就是提高自己看待人与事的水平。这个人可能是你老板,可能是你同事,可能是你客户,也可能是你的对手。他们教你如何切换人生角色,教你如何用乘法做事,如何积累人脉,去做一个协作网络中“靠谱”的人。
这也是想提高自己“人事”能力的人一定要来北京的原因。毕竟,在当下的天朝生存,提高情商、积累人脉已经是一个必选动作,否则即使你最后赢了,那也一定是赢得灰头土脸,千辛万苦。
总之,跟北京的人精相处、切磋,只要他不坑你,那你一定会收获多多,自信满满。如果还能和一个优秀的职场团队一起成长、增值,那就更能明白混在北京的意义了。
有一句心灵鸡汤说得好:成熟并不是失去了梦想的能力,那是生命枯萎;成熟标志与好处是:以前得不到的,现在不想要了。以前歇斯底里的,现在善于谋人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能让一个人快速成熟。
比人精境界更高的,是大神。
这类人不一定与名利相关,但肯定都是一个领域中的佼佼者,甚至是大师级别。上边我说北京有一个其他任何城市都比拟不了的特长就是包容,也就是是说各个领域出类拔萃的人都会在北京出露行迹。特别是那些文化艺术领域的大牛,基本上都在北京混。
中国人民都知道,上海人瞧不起所有外地人,但不敢瞧不起北京人。北京人民只需说一句“你们上海没什么文化”,上海人便听在侬格耳朵里,憋屈在阿拉心坎里。
所以,在反对心灵鸡汤这个事儿上,北京人民一定处于鄙视链的顶端,因为榜样与大神就在自己的身边。
事实上,一个在家乡孤独的有想法的人,有很大概率,或在北大的课堂上,或在宋庄的艺术村里,或在一个创业者聚集的咖啡馆,或在一场理想主义者聚集的读书会,甚至在一个卧虎藏龙的微信群里,都有可能找到人生的知己,心灵的共鸣。
所以,在我看来,如果来北京游玩了好几次都没去一些特定的场合,去见识一些这方面的牛人,那肯定是亏了。
其实,张五毛的文字,通篇充满了一个Loser的酸负能量。而北京真正的精髓,其实是这座城市里面各个领域让你惊奇,让你羡慕,或者让你仰望的人,还有他们做的事儿。知道这一点之后,即使没有那夸张的五套房,即使一套房都没有,那么在北京生活都是有趣味的。
今早和德低望重的娄老师在公司楼下抽烟,为问他:铁岭的在水一方肯定比北京的在水一方性价比高,你为何还要来北京?
他吐了口烟圈,若有所思地回答:做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看,我觉得这就是“为何混在北京”这个问题的答案。
不在北京,我会活得“更舒服”,但这种舒服也就意味着生命力的消退;不在北京,没有人和我讨论尼采与叔本华,没有人每周都和我一同去看话剧,没有人在看完一篇报道后和我谈创业思路,没有人在看完《权力的游戏》后与我讨论里面的政治隐喻。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有精神困惑而无人为你解答的人,如果你是一个心存理想却没有伙伴同行的人,如果你是一个有文艺才华却缺少施展舞台的人,如果你是一个害怕自己老去却被时代甩掉的人,那就一定要来北京。
在我看来,没有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过,是一件挺可怕的事儿。这样的人一定害怕老去。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有精神困惑而无人为你解答的人,如果你是一个心存理想却没有伙伴同行的人,如果你是一个有文艺才华却缺少施展舞台的人,如果你是一个害怕自己老去却被时代甩掉的人,那就一定要来北京。
在Loser看来,混在北京是混合着甜蜜的痛苦,是假装地在生活;
在有理想者看来,混在北京是混合着痛苦的甜蜜,是生动地在生活。
理想即解脱,这是理想与解脱的真谛。-——《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幸福岛》
人类只有在梦想中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死亡诗社》
北京是理想者与冒险家的天堂。
欢迎来大北京和2000万人一起共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