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没有生的欲望,是其上“生生之厚”所致

问道化鸣 2024-09-19 17:06:50

因为暴雨停电,闲着没事,随手翻阅一本《道德经》小册子,在75章的“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空白处,发现一句孤零零的附注:“连生的欲望都没有了”。

这句话应该是当时对“无以生为者”的备注。但现在想不起来“无以生为者”跟“没有生存欲望”有什么关系。因为“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大致意思是说“不以自生为务,比贵生好”。但是“不以自生为务”,并不意味着“没有生存欲望”啊!

我想,之所以备注这几个字,应该是当时灵光一闪念之际留下的“灵感痕迹”,或者是那一刹那的“顿悟”,而对于这样的顿悟,我特别看重,很多时候醒来,都会极力摒除杂念而沉浸在刚刚的梦境中,希望从中发现点什么。

俗话说“好si不如赖活着”,在《道德经》的语境里,的确也有“连活下去的欲望都没有了”的意思,比如74章开头就说“若民恒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天下人生不如死的时候,他们真的是“视死如归”的,虽然并不是大义凛然的“慷慨赴死”,却实实在在是一种解脱。

这么一想似乎找到了那个备注“连生的欲望都没有了”的初衷了:我当时可能认为“无以生为者”就是对生存已经不抱希望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再来看《道德经》75章,真的有我从前那种想法,虽然历来的注老解老者并没有这样的解释。

75章原文:

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从原文来看,百姓之饥寒交迫,百姓之不服管理,百姓之轻死“犯上”,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不是百姓想要的选择,而是因为源于“其上”的“有为之治”:“其上”税负太重,“其上有恃无恐、自以为是的压榨”和“其上追求享乐的骄奢淫逸”。

“其上”的这三种“有为”行为,导致百姓们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连基本的生存保障也没有了,都不在乎威权、不服管理了,连生命都不在乎了,如此生存环境下的民众众生相,如同《战国策·秦策四》所述:父子老弱系虏,相随于路……百姓不聊生,旌类离散,流亡为臣妾……

“民不聊生”这一成语即源于此,百姓连生存的基本条件都丧失殆尽,哪里还谈得上尊严、自由,这样的生存状态,与“不活”有何区别呢?

所以老子在上一章说“若民恒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求生是生物的本能,蝼蚁尚贪生,何况人呢?但当生不如si的时候,生命之轻,轻如鸿毛,因为生存或不生,已经没什么不同了!

当朱元璋看到老子这句话的时候,恍然大悟:是啊,他都生不如si了,你sha了他,一点“杀一儆百”的效果也没有,众民对于生命都已经麻木了,大家处境一样,谁怕谁啊?

于是,朱元璋“朕乃罢极刑而囚役之,不逾年而朕心减恐”,又搜罗各注本,“用神盘桓其书久之”,“能探其一二之旨微”后,乃“御注”《道德经》,自称社会现实“岂不应经之所云”,“朕虽菲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也!”

再回到“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这句话上来,这个“无以生为者,贤贵生”是针对“其上”,即权力者而言的,只有他不以“自生”为务,以权势维持其骄奢淫逸的贵族生活而压榨百姓,才是远胜于“贵生”的。

然而,这样的轻描淡写,与老子思想似乎不太相符,都“民不畏si”了,还说什么不要“为生而生”,还不如“不贵生”?所以,这句话应该是:老百姓都生不如si了,所以不活比活着还好。

这样的理解似乎更符合额老子原意,与此相对应,只有“其上”“无为、清静、无事、欲不欲”,百姓才能“自化、自正、自富、自朴”,实现“无不为”。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