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4》

五五说文化 2024-03-10 00:59:33

晚清重臣曾国藩的经济课 看清晚清官民生活状态

提到张宏杰老师,喜欢历史的朋友不会不知道,最近在读张宏杰老师的最新作品《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4》关于描写曾国藩的书籍非常多,但是单纯通过描写他经济生活所有的收入与支出情况还是比较少的。这本书正是通过讲述曾国藩在官场上的经济生活来看这位晚清重臣的生活、工作状态。如果说是他的个人生活史还不够,同样也是一部晚清政治史、社会史。

我们都知道曾国藩非常有名的一句话:“不为圣贤,便为禽兽。”如果说一个人不能成为圣贤,那么他就有可能变成禽兽。实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这也是曾国藩对自我的要求。

他被称为我国古代两个半圣人中的半个圣人。除了孔夫子、王阳明,那便是他了,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他是晚清重臣,功勋卓著,如果你要把他与天才联系到一起,怕是会失望,小时候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平庸且笨拙。但是就是这样的人,却成了大家的榜样。“当官要做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成了民间流传甚广的话。

曾国藩是近代史上不可回避的人物,正如作者书中所写,他的一生可谓既“清”又“浊”,以“浊”为表,以“清”为里。他的这种居官行事方式,在中国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我们从他的零星分散的资料中找到关于他的经济生活,了解这位圣贤的侧面。

书中涉及多种资料,《湘乡曾氏文献》《曾文正公手写日记》《能静居日记》,在经济生活资料少之又少,专著方面《清季一个京官的生活》中,以李慈铭日记为基本材料,梳理计算他的收支细目,并做了简单的分类和分析。论文方面则有《清代湘乡曾氏家族与经济社会》。要了解他就要了解与他相关的经济社会状况、俸禄制度、财政情况。

这本书从京官时期、湘军时期、总督时期三个部分来描写曾国藩以及家庭经济生活的变化,我们在书中能看到晚清京官的薪俸制度、经济来源、军饷制度、以及养廉银的来源去向问题、乡绅是如何获得经济收入的。

科举制看似公平,但也只是对有产之家、城镇居民来说更为有利,因为要参加考试尤其是乡试以上的考试需要各种费用,住店或租房,一般寒门子弟很难承受,对路途较远的人来说往返路费也是非常多的,进京之后经历投文、报到、买卷、团拜等程序花费也是不小的。要取得功名,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祖先中至少出现过一个秀才,后辈才可能平步青云。

我们以为的京官是多么的威风,而初期她们也需要攒一大笔路费(一二百两)翰林官员薪俸很低,衣食住行方面需要自行承担。《曾国藩年谱》有记载几个月拜客情况,《湘乡曾氏文献》中还原了他拜客的过程。他也是靠着几次“拜客”筹资以银两合计的话大概1495.17两。我们也能看到最值钱的是他的衣服,在京为官也搬了好几次家,数年间生儿养女,仆妇日增,日常开销也是非常大的,我们看到在曾国藩的账簿中,买煤、买粮肉、剃头、打辫子、赏下人等等每月数额都很大。藏书是他一生的嗜好,琉璃厂的经历也让他成了淘书的行家。

曾国藩在京收入来源可以分为俸禄、外官馈赠、借款、旧有积蓄(拜客余银)等。在这一时期他也立下了“不靠做官发财”的誓言,是没有机会也罢,还是真的如此,在湘军时期则是一次非常大的考验。以及两江总督时期他挑战陋规问题,裁除陋规,减轻百姓负担,主导两江地区减税,清除劣员,整顿官风等等都做了非常大的努力。

作者用独特的视角打开了清代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大门,让我们读者更多的了解到清代时期官员这一群体的经济情况,让我们看到在复杂的社会时局下,去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