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被黑得极惨的文化名人,央媒却亲自下场为他正名

阡陌上文史 2024-11-17 16:22:46

Hi,我是阡陌,爱写书影评、人物、文史故事

他是被黑得最惨的文人。

估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流传甚广的话,“远看一条狗,近看郭沫若”,

据传出自“万用语录库”+“怼人小能手”鲁迅。

网上还疯传郭沫若跪舔权力的名作品《毛主席赛过我亲爷爷》,高晓松在曾他的书《鱼羊野史》里提过这首诗。

另外一些传得眉飞色舞的故事,批判的就是他的“投机”“缺少文人骨气”“墙头草”“私生活混乱”等。

然而,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鲁迅表示:我没说过这句话!

查找鲁迅博物馆中资料,包括著作全编、译作全编及研究月刊等,他曾写过什么、说过什么,一目了然,却找不到这句话的出处。

2019年,央媒“中国历史研究院”亲自下场发表了一篇文章,澄清了与他有关的5个流言及真伪。

原来他是一个这样的人。

1892年,郭沫若出生在四川乐山市一个殷实之家。20岁那年,他在父母的包办下,娶了大2岁的女子张琼华。

但他对妻子并没有感情,新婚5天后就离开了家,两人也没有离婚,此后68年里,张琼华都是独自一个人生活。

1914年,郭沫若前往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学医,立志当救死扶伤的医生。

“五四运动”后,他以笔为武器,支持“新文化运动”,发表了《死的诱惑》、《火葬场》、《黎明》等一系列新体诗,成为“异军突起”的文化新秀。

1921年,随着他的诗集《女神》出版,不到30岁的郭沫若已名满文坛。但他却做出了令人意外的决定:

放着好好的文坛大师和高薪安稳的医生不做,回国参加革命。

他在大学任教之余,还在黄埔军校做宣传工作,后来参加了北伐,随军去前线参战。

国共合作期间,他与毛泽东、周恩来共事,结下情谊。

“四一二”事变后,已做到国军中将的郭沫若却放弃大好前程,辞官并写下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揭露其反G命面目。

在铺天盖地的白色恐怖下,郭沫若冒着生命危险跑去南昌参加起义,在最危险的时候参加了当时实力弱小的我党。

这是“投机”和“墙头草”行为吗?

恼羞成怒的老蒋悬赏3万大洋,要取郭沫若项上人头。

因为被追杀,郭沫若流亡到了日本。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却毅然决定回国参战。

为了躲避日本军警的监控,他瞒着妻儿悄悄离开。

早在1916年,他就已与一个叫佐藤富子的日本望族姑娘组建家庭,郭沫若给她取了个中文名郭安娜,两人育有四儿一女。

但他们的结合,终身都未获得安娜父母的认可和谅解。

郭的不辞而别给安娜母子造成伤害,虽然不近人情,但初衷是为国参战,绝非故意“抛妻弃子”。

郭走后,日本当局恼羞成怒,彻底搜查他的住所,拿走书信。又将安娜关进监狱严刑拷打,一段时间后她才被释放。

刚开始两人还有通信,后来音信全断。

11年后,安娜听说丈夫下落后,便带着儿女来中国万里寻夫。没想到,却得到令她伤心欲绝的消息。

郭沫若已与于立群结婚,并生儿育女。对于郭回避的态度,她心酸地说:“我走!”退出了这段感情。

郭沫若回国时,鲁迅先生已经病逝,中国左翼文化界没有领袖。

在周恩来的提议下,经中央讨论,确定了郭沫若为继承者,中国革命文化界的新领袖。

此后,他便成为一名“做文艺工作的政治家”,并不算是纯粹的文人。

他因此树立了“文艺要为革命服务”的观点,这也是他不为文艺工作者欣赏的原因之一。

后来,甚至疯传他写过“赛过我的亲爷爷”这篇低级马屁文,以及指出了其“确凿”出处:《郭沫若文选》第12卷第765页。

然而,事实却是《郭沫若文选》根本就没有编到12卷。

所以,马屁诗纯属子虚乌有。

最初用这首诗黑郭沫若的人,恐怕“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吧。

黑郭,又何尝不是黑诗里要歌颂的人呢?

在特殊时期,郭沫若受到了周恩来的保护,避过了一些冲击。他本人也没有检举、害过别人。

可以说,在政治大节上,郭沫若并无亏欠。在私德方面,他情感丰富,有些关系处理得并不好,有些事情也做得并不足。

但身处那个新旧交替的历史时代,许多男人有三妻四妾,很多文人大师也都是情史丰富,这也都是事实。

人无完人,不否认他身上的缺点,但也要去伪存真,不“为黑而黑”。

end

幸得文史相依伴,从此阡陌多豁达

愿同频的人,都能在这里相聚,感谢您的阅读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