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诊室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近六十岁的王阿姨,她因为长时间抱娃导致手指出现了明显的活动受限。据患者描述,大约一个月前她的右手食指根部开始出现疼痛和肿胀,尤其是在清晨起床时症状尤为明显,轻微活动时症状会有些许缓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逐渐加剧,手指的活动范围也日益受限,甚至连一些精细动作都无法完成。
作为一位全职的奶奶,她日常主要负责照顾孙子,但现在连简单的抱孩子都变得异常吃力,遂来就医。患者否认外伤史,但平时家里事情比较多,手部活动较多;患者精神状态良好,体温、脉搏、血压均正常;右手食指根部可见明显肿胀,按压有明显痛感,屈伸活动受限,被动活动时疼痛加剧,其余手指及手腕部未见异常,建议患者进行X线及超声检查。
结果X线显示患者右手食指关节未见明显骨质异常;超声显示患者右手食指浅屈肌周围有1毫米的液性暗区,滑膜组织增厚,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王阿姨被诊断为右手食指腱鞘炎。王阿姨对这个病相对陌生,她焦虑的咨询医生自己的情况是不是很严重。
医生表示该病其实比较常见,特别是在做重复性用手的一些活动中,只要积极配合治疗还是可以恢复正常的,结合目前王阿姨的情况,医生建议她避免过度使用右手尤其是食指,以减少肌腱与腱鞘之间的摩擦;可以进行局部热敷、冷敷和手法按摩来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肌肉紧张;同时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症状缓解后可以停药,如果症状加重及时就医。
其实类似王阿姨这样的患者在“妈妈圈”中屡见不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诸如“手机手”和“鼠标手”等新型问题逐渐浮现,使得腱鞘炎这一病症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所以对于该类疾病的治疗与预防,我们更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本期我们就来从专业角度给大家讲讲腱鞘炎这个病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什么是腱鞘炎?腱鞘炎,通俗点说就是腱鞘部位发炎肿胀了。
我们身体的每一块骨骼肌都是由肌纤维(肌腹)和致密结缔组织(肌腱)组成,腱鞘作为保护骨骼肌中致密结缔组织的一层管状结构,它有点像是在后者上面穿着的一层“防护服”,来确保其能够灵活滑动,使机体能够自由活动。
这个“防护服”有两层,它们之间有一个装满滑液的小空间,这些滑液就像是润滑剂来帮助这些致密结缔组织滑动得更加顺畅,但是如果它们长时间摩擦或过度使用,就会损伤到这个“防护服”,引发局部的发炎肿胀。
根据临床表现该类疾病又可分为多种类型,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就是狭窄性腱鞘炎。主要是因为骨骼肌中的致密结缔组织长期受到摩擦、反复的损伤,导致保护管道出现水肿充血肥厚性狭窄,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又可将该类型进行细分,如当炎症出现在手腕靠近大拇指一侧的一个骨头突起处就可称为桡骨茎突狭窄,其明显症状就是骨突周围会出现剧烈的疼痛,伴随着大拇指的活动明显受阻。患者可以通过将大拇指内扣于其他指头内呈握拳状,向手腕的内侧做屈伸的活动,如果感到该骨头突起出现剧烈疼痛,那么就很可能是患上了该类疾病。
如果当炎症出现在大拇指与环指连结的手心骨骼肌部位,患者通常在做握拳动作的时候,手指会像在半空中定格一样既无法完全舒展开又无法进行完全弯曲,在外力助力后又可活动自如且伴有“咔”的机械声响;当对该部位的骨骼肌进行按压会感觉到明显的疼痛,部分患者还可在关节连接处触及小型的囊性凸出硬块,屈伸都变得很困难且疼痛感可向手腕部分扩散。
而当炎症出现在脚底,患者在进行脚部活动特别是脚趾的屈伸活动时就会产生明显的痛感,而此类症状多见于女性,特别是长期穿高跟鞋将重力集中在脚部骨骼肌部位的群体。
还有一些类型的炎症主要是由于外伤或感染所导致。
如当骨骼肌遭遇充血和水肿等情况时,内部的肌纤维和密集的结缔组织因相互摩擦可能诱发急性纤维性炎症;如果骨骼肌遭受如穿刺、切割、撕裂等外伤,且伤口未能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还可能演变为急性化脓性炎症,在这种情境下,诸如葡萄球菌或链球菌等病原体极易通过伤口侵入体内,并随着病情的恶化,最初的炎症可能逐渐发展为浸润性坏死,对患者造成更为严重的损伤。
另外,当人体感染结核杆菌时,这种病菌会直接侵袭骨骼肌,导致病患部位失去原有的功能如制动能力,进而可能引发屈指困难以及感觉障碍。
由此可见,该类疾病的成因多种多样,那易感人群也就变得相对广泛。
无论是频繁使用手部肌肉的手工从业者、指挥家,还是从事高强度或重复性手臂活动的流水线工人,亦或是因日常手部姿势不当而长期受到骨骼肌损伤的人群,他们都可能因为过度摩擦或异常压力而诱发炎症的出现。
同时,糖尿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患者,以及骨骼肌逐渐衰老的中老年群体也更容易受到该类疾病的侵扰。
值得警惕的是,该类疾病若不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便有可能发展成永久性的活动不便,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和痛苦。所以对于易感人群来说我们也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手部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同时掌握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二、得了腱鞘炎别怕,医生告诉你解决方法临床上该类疾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通常以保守治疗为主,它旨在通过非侵入性的方法,缓解炎症、减轻疼痛,并促进功能恢复。
保守治疗的核心在于休息与减轻炎症,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首先应采取休息的方法避免过度使用患处;还可以配合局部热敷、按摩等物理疗法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如症状依然无法缓解就需要采取局部制动,通过外固定支具固定患肢限制其活动范围,可以降低摩擦损伤减轻疼痛和肿胀。
需要注意的是长时间的局部制动会使患者出现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的情况,需根据病情适度调整。
对于疼痛较为明显的患者,通常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局部封闭、神经阻滞、冲击波、小针刀等方式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肿胀。
局部封闭主要是通过在疼痛部位注射药物(如曲安奈德、盐酸利多卡因、玻璃酸钠等)来实现局部抗炎和镇痛的目的,需要注意此类方法患者可能出现疼痛、皮肤色素沉着等并发症。
类似机制的保守疗法还有在彩超引导下进行的神经阻滞痛点注射治疗,它主要是通过在疼痛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来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减轻炎症反应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冲击波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方式,主要是利用体外产生的能量在患处产生疗效,具有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组织营养、疏通闭塞血管和松解粘连的作用,这种治疗虽起步晚但目前已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它具有非侵入性、无副作用的优点,适用于各年龄段的患者。
还有一种与之匹敌的治疗方法就是小针刀,它不算是传统意义上的保守治疗,更像是介于保守与手术之间的特殊疗法,主要是通过对局部病灶的疏通和剥离,减轻血管神经束的卡压,改善血液循环达到消炎镇痛的目的。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而对于多次保守治疗仍不见明显好转的患者来说,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是针对狭窄性腱鞘炎进行切开桡骨腕背侧韧带并采取有限切除的手术方式,使得肌腱在活动时不再受到阻挡从而恢复正常的功能。手术时医生会直接在压痛处切开,暴露第一背侧肌间隔,清除增厚的腱鞘或腱鞘囊肿,以达到松解腱鞘、恢复肌腱自由滑动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病情反复发作、多次局部封闭及其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尤其是晚期狭窄性腱鞘炎伴有剧烈疼痛的患者。术后为了避免水肿可以将患处举起来,通过适量活动防止瘢痕粘连,并在术后42天内避免负重及过度运动。
除了直接开放手术外,还有第1肌间隔松解术、关节镜下骨纤维管扩大术等手术方式。前者保护了伸肌间隔,主要是通过清除患处囊肿不需要直接切开增厚的腱鞘,可以增加肌腱稳定性,但也可能存在肌腱半脱位和复发的风险。
而后者的治疗方法避免了切开伸肌支持带,有效预防肌腱脱位的发生,具有微创、快速恢复、高安全性及低并发症等特点,但由于其费用较高且耗时较长,目前在临床上并未被广泛采用。
值得注意的是,该类疾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遵循休息、制动、药物治疗等原则,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锻炼方式也是预防腱鞘炎复发的重要措施。
生活中保持正确的手部姿势,避免过度弯曲或伸展手指;在进行手部活动时尽量避免过度用力;长时间使用手部后应适时休息,通过放松手指和手腕来减轻肌腱与腱鞘之间的摩擦。
也可以做一些肌力练习,如主动屈腕、伸腕练习,手握橡皮球用力抓紧,橡皮筋套手五指用力伸张等,来提高手部肌肉的力量和弹性,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而言之,腱鞘炎作为一种常见的手部疾病,临床上它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狭窄性、急性纤维性、急性浆液性、急性化脓结核性),我们只要了解其成因、症状及治疗方法,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有效地减少其发生的风险。
通常多数患者采取保守治疗,症状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而对于那些反复发作的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同样是该类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后治疗同样关键,患者需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以促进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1]王丽. "向"妈妈手"说拜拜." 健康向导 20.6(2014):1.
[2]邬强,熊锳n,余悦,等.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概况[J].中医正骨, 2011, 23(7):3.DOI:10.3969/j.issn.1001-6015.2011.07.010.
[3]汪玲,苏丹,陈立.屈指肌腱腱鞘炎的治疗进展[J].西南国防医药, 2015, 025(005):570-572.DOI:10.3969/j.issn.1004-0188.2015.05.046.
[4]刘波.腱鞘炎如何治疗[J].家庭医药 2016年11期, 58页, 2017.DOI:10.3969/j.issn.1671-4954.2016.1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