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不和,皇帝瞎指挥,唐玄宗仓皇出逃纯属咎由自取

耀耀历史啊 2024-08-22 02:00:06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有这样一段话:“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段话道出了将相关系对朝局稳定的重要性。蔺相如的话如同真理,在后来的历史长河中一次次被验证。

(一)

哥舒翰和杨国忠因为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走到一起,这个敌人就是从唐玄宗无比信任的安禄山。

哥舒翰和安禄山都是盛唐时期的边将,两人一个在西北,一个在东北,本来没有太多交集,但毕竟同朝为官,又都是带兵打仗的地方节度使,两人似乎暗中有了较劲的心思。

哥舒翰是西北传奇,民歌一句“哥舒夜带刀”,道出了百姓对他的敬仰。从打下石城堡开始,唐玄宗对哥舒翰和重用和信任直线上升,哥舒翰自己也很争气,在西北战场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到天宝十三载,把大唐与吐蕃的分界线推到青海湖以西。

据《资治通鉴》记载,“是时中国强盛,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哥舒翰建立的神策军,不仅在安史之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成为后来唐朝的顶梁柱,因为有这支军队,唐朝才能够在安史之乱后又继续存在了150年。

就在哥舒翰拼尽全力为唐玄宗效力的时候,东北的安禄山也异军突起。不过,安禄山除了会打仗,更会讨好皇帝,这让他得到的比哥舒翰更高的待遇。哥舒翰为此心理很不平衡,他从心底看不起安禄山这种会巴结讨好的人。于是,人人都知道安禄山与哥舒翰不和。

为了缓解哥舒翰与安禄山的矛盾,唐玄宗在两人同时入朝时,特意组织了一场宴会,还让高力士出面做和事佬。可是,这场宴会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哥舒翰和安禄山矛盾反而加大了。

(二)

杨国忠和哥舒翰交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哥舒翰和安禄山不和。杨国忠也是靠巴结上位,他曾经巴结过安禄山,但安禄山看不起他,杨国忠很气愤。同样是巴结人,你安胖子有什么了不起,你看不起我,有你后悔那一天!

杨国忠看到哥舒翰和安禄山不和,就极力拉拢哥舒翰。他很清楚,安禄山之所以受到唐玄宗的极度宠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是他手里有兵。哥舒翰手上也有,杨国忠要联合哥舒翰,培植自己的势力,以对抗、打压安禄山。

与此同时,杨国忠极力在唐玄宗面前吹风,说一定会反。不过唐玄宗一直都都不相信,他觉得自己对安禄山这么好,他肯定不会造自己的反。可惜,唐玄宗高估了安禄山的人性。

(三)

安史之乱突然爆发的时候,安西节度使封常清正在入朝述职。封常清也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过来的,唐玄宗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找封常清询问退敌之策。封常清信誓旦旦地说,给我一支军队,保证很快打退叛军。唐玄宗十二分地相信了,马上下令招募军队。

几十年的和平,人们都忘了仗该怎么打,兵器库里的兵器也各种问题。但最大的问题还不是这些,而是安禄山的叛军推进速度太快,这些新入伍的士兵来不及接受训练就上了战场。

一群没有经过训练的新兵,对战经验丰富的骑兵,结果可想而知。封常清一败再败,他带着军队很快退到陕郡。在这里,他遇到老搭档高仙芝。两人经过分析,决定退守潼关,守住长安的最后一道关口。

从战略上来说,退守潼关是官军最好的决定,但唐玄宗太自以为是,也太急于求成,他生气非常于封常清的一败再败,更生气于封常清和高仙芝不战而守。于是,一道圣旨,冯常清和高仙芝被斩首,在床上养病的哥舒翰被迫重返战场。

(四)

临危授命,哥舒翰其实很不情愿,不是不爱国,实在是他已经卧床不起。

哥舒翰是突厥人,有着突厥民族的明显特征:好酒好色。他的爱好很快掏空了他的身体,在一次入朝述职的路上,哥舒翰洗澡中风,差一点死过去。好不容易被救过来,但从此成了废人,在长安养病。

战争让一个废人也有武之地。哥舒翰接过死去的高仙芝和封常清的大旗,去镇守长安的大门潼关。

因为哥舒翰卧床不能指挥,唐玄宗给他配备了一个叫田良丘的人负责军政事务,又配了王思礼负责骑兵,李承光主管步兵。按唐玄宗的意思,哥舒翰只负责指挥这三个人就够了。

重新得到重用后,哥舒翰做的第一件事就把自己置于炭火之上。他收拾了自己一切的冤家安思顺。

安思顺是安禄山没有血缘关系的堂兄弟,。安史之乱爆发前,安思顺曾多次向唐玄宗上表,让他提防安禄山,他可能会谋反。因为有之前的工作,安史之乱爆发后,安思顺没有受到牵连。

由于之前和安禄山不和,哥舒翰和安思顺的关系也很差。重新受到重用后,哥舒翰找人伪造了一份安禄山写给安思顺的信,信上尽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意思。哥舒翰把这份伪造信交给唐玄宗,同时历数安思顺的七桩罪过,他请求唐玄宗杀了安思顺。

已经杀了封常清和高仙芝,能打仗的只有这个废人哥舒翰了。因此,唐玄宗对哥舒翰的要求全部无条件满足,他杀了安思顺和他的弟弟安元贞,家人流放岭外。

在对待安思顺这件事上,杨国忠觉得处理得太重。他以宰相的身份要求从轻处理,但唐玄宗根本不听。杨国忠不禁后背发凉。这一次是安思顺,下次如果是自己呢?他看出来了,为了让哥舒翰安心打仗,唐玄宗会答应他的一切要求。

(五)

宰相杨国忠自从接替李林甫后,人们发现,他排斥异己的手段比李林甫更狠更可恶。他可以把黑说成白,把死说成活。这种无赖出身的宰相,做起事来没有一点底线。安禄山起兵反叛打出的旗号,也是诛杀杨国忠。这就有了王思礼的建议。

王思礼看到哥舒翰顺手拿下了自己不喜欢的人,就向哥舒翰建议:杨国忠人神共愤,不如你做个留名青史的好将军,让皇帝杀了杨国忠。

考虑到杨国忠是宰相,以前和自己关系还不错,哥舒翰没有答应。王思礼不死心,继续鼓动哥舒翰:要不,我带30个骑兵把杨国忠劫到潼关,然后我们再杀了他?

劫杀宰相,亏王思礼想得出来,如果真那样做,就不是安禄山谋反,而是哥舒翰谋反了。哥舒翰虽然是战场上成长起来的将军,却是文武双全,兵书史书看了一大堆,这个道理他很明白。

就在王思礼想用各种方法让哥舒翰解决奸相杨国忠的时候,杨国忠身边也有人说哥舒翰的蜚语:此时的哥舒翰手里握着几乎朝廷所有的重兵,如果他把矛头指向你这个宰相,你岂不是很危险?

听到这话,杨国忠出了一身冷汗,安思顺就是很好的例子,对哥舒翰,他不得不防备。如何防?杨国忠想了一个办法,他告诉唐玄宗,为确保万无一失,可以在潼关后面再加一道防线。于是,他招募了3000年轻人进行训练,又招募了一万人屯兵灞上,让自己的亲信杜乾运掌管这一万人,名义上是保卫皇帝的安全,实际上是防备哥舒翰。

哥舒翰久经沙场,杨国忠小伎俩怎么能瞒得过他?事实面前,他对杨国忠也产生了戒备心。自己在前方卖命,万一后方被杨国忠掏了老窝……

为了自保,哥舒翰上表请求把灞上的军队交给他管辖。唐玄宗答应了他的要求。很快,哥舒翰找了一个无可反驳的理由把杜乾运杀了。至此,将相彻底失和,这也就注定了后来的结局。

(六)

这时候的唐玄宗得到消息,叛军在陕的兵力不足4000,还都是还都是一些老弱残兵,且没有任何防备。唐玄宗大喜过望,急切地命令哥舒翰出潼关,收复陕州和洛州。

战场上的经验告诉哥舒翰,这是敌人的诱敌之策,他告诉唐玄宗,如果此时出关,会中了敌人的奸计。

远在河北的郭子仪和李光弼也时刻关注潼关的战局,他们也给出同样的建议,一定要守住潼关,不能轻易出兵。

杨国忠也知道,守着潼关才是当前最好的办法,但他更怀疑哥舒翰会乘机害他,于是他不断地告诉唐玄宗,趁敌人没有防备让哥舒翰出兵。

有了宰相的支持,唐玄宗更相信自己的判断了。他不断地派宦官给哥舒翰下命令:出关,出关!打仗,打仗!收复失地,收复失地!

一波又一波宦官前来给哥舒翰传达皇帝的命令,再守下去就是抗旨不遵了,哥舒翰大哭了一场,然后下令出关。

(七)

出关的结果早在意料之中,唐军一败涂地,潼关失守,哥舒翰被部下绑在马上投降了敌人安禄山。

京城的最后一道防线失守,唐玄宗急忙召集大臣询问对策。宰相杨国忠先推脱干系,“人告禄山反状已十年,上不之信,今日之事,非宰相之过。”(《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四》)

非常时期,面对非常之事,身为百官之首的宰相不是想办法为皇帝排忧解难,而是先为自己洗白,这样的宰相没有一点担当,唐玄宗都是用这样的人,真是瞎了眼。

其实,早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初,杨国忠就已经为自己想好了退路。他是剑南节度使,他已经让副使做好准备,于是就有了“千乘万骑西南行”。可惜,刚出京城100多里,就出现了马嵬之变,杨国忠被杀,杨贵妃自缢,太子李亨去了灵武又匆匆即位,只有唐玄宗继续仓皇西逃。

将相不和,唐玄宗瞎指挥,是潼关失守的主要原因。而潼关的陷落,让长安失去最后一道屏障,唐玄宗不得不仓皇西逃。这一切,确实有点咎由自取。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