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曾顶着骂名,极力反对花上千亿建大型粒子对撞机,2018年,中科院院士王贻芳说:“一定要建,不建中国将落后30年。”杨振宁却指出:“这项目90%不能由中国人主导,这是给外国人做“嫁衣”,不如把这上千亿元用在基础教育上,才是真正的‘钱花在刀刃上’!”
型粒子对撞机旨在推动中国在高能物理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中科院院士王贻芳是项目的积极支持者。
他指出,对撞机是探索希格斯粒子的理想工具,而希格斯粒子研究仍有重要科研价值。与此同时,中国在正负电子对撞机方面已积累30年经验,完全有能力快速掌握对撞机的核心技术。
目前国际主流物理学家尚未投入大型对撞机的研发,这给了中国一次难得的机遇,可以抢占先机。
王贻芳:中国必须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否则将在物理研究上落后国际30年。
然而这一项目遭到部分专家的质疑。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尤为反对建设对撞机。他指出类似项目成本高昂且难以准确预计,可能挤占中国其他更为迫切需要的基础科研经费。
而且从当前物理学发展态势来看,对撞机短期内不太可能取得重大突破,投入甚巨的代价与预期科研产出严重不匹配。
考虑到中国当前的国情和科技发展阶段,杨振宁的观点似乎更为符合实际。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包括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学科,都还比较薄弱。
友友
有些投资真不必要,有些专家要建是因为可以出论文出成绩,但到底对科技发展对社会贡献有多少好处?投入产出划算不就不考虑了。
用户10xxx75 回复 10-31 21:35
一个行长放贷2700亿回扣就800亿,中国还是有的是钱只是不肯挤出来
用户11xxx22 回复 11-21 01:28
他两个学的不是一个东西,一个是研究实践一个是研究理论,在当时中国没有条件也很难支持杨的研究,不如留在国外,待到有条件时再把知识带回国内
修仙未成出来逛逛
除了基础学科,当时杨还提出加大芯片技术的投入。
Haifen Zhou周 回复 10-30 07:20
徐端颐团队!
comecomecome 回复 10-31 07:40
搜到了,谢谢,涨知识了
南楚霸王邢道荣
杨振宁这一句话断了不少人的财路啊
用户13xxx07 回复 10-30 13:58
霍金物理学地位远不如杨振宁,杨的高度和上个时代的爱因斯坦、波尔、普朗克这些差不多[哭着笑]
肉饼团子 回复 10-30 23:07
然后就开始全网黑杨了
晚街拾梦
真被杨老言中了,我国的理论物理太薄弱,对撞机造出来只能是给老外用。
默言 回复 冷月无声 10-29 13:25
论文哪里发表不是重点,即使外国人在这方面突破了,也会发表出来。但是没啥用,知道可以证明,和知道怎么证明是两回事。问题是高楼都没建好,就想赶紧弄个梯子到楼顶看风景,为什么要好高骛远呢?风景就在那边又不会跑了,况且外国人还怂恿我们赶紧搭梯子。
冷月无声 回复 10-29 10:12
关键证明后又被他们拿到国外发表论文,国外免费白嫖到相应成果
耀自在
这千把亿拿去建的话可能还见个机器,拿去投资基础教育,呵呵,到头来可能连根毛都见不到[抠鼻]
无聊 回复 10-30 13:14
大哥,人家说的是物理化学的基础人才教育,跟我们想的不一样,而已当时我们的基础教育是自费的
午夜阳光 回复 10-29 23:56
结果都是一样的
高山看雪
那个姓王的,就是想通过这个项目捞名声,支持杨
安生图 回复 10-31 01:49
你是怎么大言不惭的说着无脑的话
用户82xxx96 回复 11-14 14:57
杨在七十年代就与领导层接触,从国外引回更多一流专家,对国内物理专业发展提供建议,回国后在清华任教,他对国家的建议哪怕一个字也比你们这种人一辈子贡献大。再说他有必要回国养老吗?他在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会被当成国宝级专家对待的
星星点点
基础的突破会带来大量全新的科技,是真正的超车机会
嗯哪哪 回复 10-31 00:45
难道当时有条件支持钱学森?支持于敏?支持那些哪些默默为国付出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
东门吹水 回复 10-31 00:52
房子有没有或者好不好不重要,能不能加得起油,有多少利用价值也都不重要,哪怕吃不上饭,车子也必须要有一台,最好是能显霸气的suv,因为左边邻居买了台小轿车,右边邻居据说也打算买了,咱一定要抢先买台suv
丑石
花上千亿把芯片产业上下游中的关键环节打通,能解决多少万人的就业也是国家的发展基础更加稳固,花上千亿搞对撞机,对撞出来一个什么粒子,后续应用前景是什么?
无我 回复 10-27 08:29
搞太空领域,它本身来可能大不了多少价值,制作过程中能找出其他的东西,比如新的材料新的东西,能运用的,比如搞武器,
小青年 回复 10-31 12:40
有个屁前景,就是名声好
宇宙无敌小钢炮
杨真说对了,如果当初不建对撞机,把钱用在芯片上,我们今天就不会被卡脖子
浪迹天涯 回复 10-27 18:46
了解一下汉芯,骗了国家多少钱
zskj5050 回复 浪迹天涯 10-30 09:01
骗子都给11亿,那么不骗的人呢?听懂掌声
正和 奇胜 081216
支持杨老!您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国内国际顶级科学家[点赞] 忧国忧民的真言
黄帝的新庄 回复 10-31 03:02
人家需要你给养老
原因很简单说出来你不信 回复 黄帝的新庄 10-31 05:46
呦呦呦,来了个私生子
麦子熟了
王贻芳是内奸
默然 回复 10-26 16:40
这就像是明定陵的发掘,如果没有相关的科技基础,还是要先扎实自己的科技基础,之后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的去探索,明定陵发掘的巨大遗憾表明,违背科学规律肯定要吃大亏、上大当。
BETTER
这话没毛病 杨振宁还是很中肯的一个人
用户17xxx88
84年建的那条线老杨也是反对的,建好后究竟用得怎么样不清楚,倒是有好多物理博士毕业后屈就中学当物理老师
用户11xxx71 回复 10-27 19:08
对撞机不仅仅是做电子对撞研究,你说的那条线我用过其中拉出来的一个线站就好,我们做大分子晶体结构测定,还有其他的线站,当时的工作人员都给我们介绍了,不过都忘记了
使劲大爆炸 回复 10-26 08:05
心性有的人多了去了[滑稽笑]可是有那个环境吗[害羞]
用户97xxx06
当时杨老建议,把钱首先用于芯片开发。写他妈半截文,偷樑换柱。该死的东西。
灵曦笛韵
没人想骂杨了吗?洗杨的帖子太多了我不信
虚度空间 回复 10-30 07:05
当今物理第一人?你是认真的?要不要百度下大佬,他们应该还没死完!
无风三尺浪 回复 10-30 23:40
其实就是贴身工作人员为了方便照顾生活,知道了就明白杨的遗产为什么不给她。
zws
这种基础理论的成果无法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花这么多钱真的不值,支持杨老!
用户18xxx80 回复 10-26 08:14
目光短浅
望穿酷XX的绿巨人 回复 10-26 16:13
什么东西不是先从理论开始弄起来,不管干啥前期都是赔钱的
未更名
他是担心中国走苏联老路 追赶可以 但各类型杠杆加多了 心态压力大 会极不稳定 物理学家对事物稳定和极端之间的转变是很敏感的
忧国忧民 回复 10-26 05:59
动则千亿,对撞机能不能成功不知道,但绝对可以制造出十来个亿万富富翁。
初见 回复 忧国忧民 10-27 16:36
心放宽一些,一个千亿工程,从开工到验收,几十个亿万富翁轻轻松松,后续的科研投入还会产生更多,这情况现在阶段无法避免
用户17xxx10
饭都吃不饱的乞丐,商量满汉全席先吃哪个菜?何不食肉糜?不知道多少负债的人,恨不得啃了这些砖家
用户17xxx82
可行就建 ,不建很多技术都不能进步,实际杨是最坏的,没有高端,低端是不可能进步的
似水流年 回复 10-30 22:42
材料突破从何而来?还是不是靠一次又一次的摸奖搞出来的吗?你连一个摸奖的手都不想伸进去,还行中奖?
悠着点哈 回复 11-04 01:15
就算是瞎子打灯也可以照亮别人啊。有个故事,你应该网上能收的到,华为曾经高薪养了一个俄罗斯科学家十几年,并且还给研发经费,开始一点响声都没有,一般公司早就辞退了,后来成果出来了,结合华为其它科学家的研究,华为做到了通信技术第一。还有华为的芯片。小米澎湃芯片为什么不行??另外华为只是一家公司,更何况国家要在很多学科上投钱。你以为中国航空航天,大飞机发动机,激光武哭,量子计算机等等项目以及相关材料都是钱砸进去就能看见东西吗?都是瞎子打灯照了好久,然后有人看见一点点光亮摸索出来的。
董哥
现在举世皆敌,建议把钱用在研究划时代的武器上,比如在空间站和卫星上安装电磁炮,至少两万门电磁炮在近地轨道随时打击地球任意目标。
使劲大爆炸 回复 10-26 08:09
还有吹电磁炮的?[打脸]
霍里谢特 回复 10-26 23:15
。。建议先学习:轨道轰炸的基本知识,相对运动。
地平线
这样的项目许家印可以启动十个[滑稽笑]
李润林
杨振宁是典型的美国思维,就是顶尖科技应该掌握在美国人手中,中国的科技只应该保持在应用层面。杨振宁事实上非常不愿意中国科技超越美国。
我朋友 回复 10-28 03:16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气,这都是基于基础科学引起的科技上的飞跃。基础科学上的突破才会生成真正意义上的顶尖科学。大兄弟,老是想着通过抄袭别人来追上别人,永远也只会落后于别人。现在是科技瓶颈期,所以才会有种马上就要追上对方的错觉,但一旦对方在基础科学上有了新的突破,你又得花时间抄袭、追赶!
莫 Dan 回复 10-27 11:39
说的有道理,杨的这个立足点就是美国最厉害,中国建了会白白给美国做嫁衣,对说白了就是对中国没有信心
夜色青衣
其实搞什么科研项目都没问题,只要项目落地在中国国内,只需要把清华北大的每年支持经费取消,千亿省着点用就出来了,应该增加国防类大学的预算,还有其它工科及材料学凸出的学校预算,大项目可以搞,但是要分期搞,政府给一半学校或研究机构自己出一半,把资金和人才输出按积分制分配,出国留学可以去,培养好了送出去不回来的大学扣分,反之投效祖国的学校加分,经费按积分平摊,不及格的学校排名降级科研支出降级,有材无德的学校不要支持
用户10xxx37
不是不建是推迟,再过约十年可能就合适了,现在就可以进行这方面的工程人才,物理理论研究了,等到了需要实验验证时一朝令下开建验证理论[滑稽笑]
captain jony
是不是建,这取决于建造后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建成后,只是发现上帝粒子,那就不应该建,这对我们现在来说太遥远了,但是,如果建成后,通过科研公关,我们能最快在五年内掌握核聚变反应堆、核聚变粒子发动机、星际飞船等那么就应该早建,但是显然不可能,研究方向都不对口。那么杨的说法显然更实际,我们就算建好了,发现了上帝粒子,那么最后也就是为外国佬做嫁衣,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发现那个粒子后之后该干什么,而我们没有。
用户10xxx30
这次支持杨振宁
月上柳梢头
当初华为和联想也是面临这样的选择,后来联想发达了,再后来华为发达了[打脸][打脸][打脸]
火山
建这个等于赌博,王贻芳祸国秧民。
一口吃掉个胖子
这个站杨振宁老师,很多看似高端的科技,我们掌握的基础理论和科技不足,搞那些就像空中楼阁。 海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最终没什么结果。
瓦伦丁
外国也没有,不急。等他们要建了,咱再弄,以中国速度,能比他们提前好几年建出来。
用户14xxx64
支持建,不能听杨的,哪怕有机会在尖端领域实现突破就值得一试,中国就缺乏魄力,哪怕打了水漂也要允许去大胆试错,万一成了可能会改变世界,哪怕三十年后能给中国带来福利也是值得的,更何况基础科研领导该批还是会批,不批的还是不批
D调卡农 回复 11-01 01:03
你真是懂个屁,对撞机研究的东西属于量子力学的范畴,而杨是这领域的天花板,他自己也说量子力学纯属理论研究,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基本没有,所以行业大佬都不认可建,莫非你却认为他怕王某超过他?
用户14xxx64 回复 D调卡农 11-07 03:58
小屁孩就不懂我在说什么,快去凉快吧
王道明说
我觉得现在该建了,增加投资,为以后科技打下基础
张启锋 回复 鸢尾火兰六春秋 10-26 15:21
大哥 对撞机不能在太空建的 必须屏蔽所有外界粒子
鸢尾火兰六春秋 回复 10-26 09:15
我觉得现在不是时候,对撞机其实建在太空才最好
tigerlxh
对撞机给老外用?刚开始我们生产的产品还得卖给国外,而现在我们能制作高科技产品,所以先当学生后当老师,毕竟建好的设备未来大部分是中国科学家,会在与外国老师学习时提高,而啥都不做永远不能提高,至少比将钱被富人转移国外强,现在又不是当年困难时期,即使那么困难伟人们都勒紧裤带干出来核武器。
笑容不是为我 回复 10-28 03:01
为什么你们怎么大方 欧洲的大型粒子对撞机对我们开放吗 还有你知道当初杨为什么反对吗 当年杨反对说穿了是经费之争 每年的研究经费就那么多一个对撞机1000亿 接下来每年都要投入一定比例的经费 又不是一锤子买卖 然后连锁反应 投了对撞机 相对其他科研经费就要削减
用户10xxx22
有啥子卵用嘛,出成功没得嘛?
BOBO
杨反对的还有一点,对撞机大部分零件不能国产,得靠进口,这上千亿国外最少赚700亿
tb286152615
领先世界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要深入研究我国国情,要符合当下实际
好多鱼
杨的反对对撞机意见和主张芯片的建议是矛盾的!芯片可不仅仅是设计领域。
使劲大爆炸 回复 10-26 08:11
人家没有你可以建第一个[害羞]人家有了你可以去租用[打脸]哪里矛盾了?[打脸]
凡尘
欧美那些毒瘤种族都已经不玩了,好像现在没有很大用处,不过200亿对一个国家来说并不多,建也没有太大问题
笑容不是为我 回复 文蜀酥 10-28 03:20
对的 而且建成后总不能不用吧 每年不得补个百分之30-40维护跟研究经费 要不前期不得打水漂了
文蜀酥 回复 10-26 14:36
是2000亿美元,后续还要不断的投入,是个无底洞。
灰太狼1313
骂杨老的都是一些无知愚蠢的山炮!!!
车手
基础物理是世界共享的,穷国家没必要提前研究,让发达国家先研究
123456789
这个王贻芳,喜马拉雅上听过他的课。水平真的哈哈哈。老是炫耀他在哪个美国大学、美国机构工作过。理论水平一般般,讲课的水平连我这个普通天文爱好者都觉得慵懒。
李布衣生活录
这些专家可不管这些的,他们只知道有项目了他们才能搞到钱。国内专家大部分都是这种,把人家英文论文翻译成中文,这也叫研究了。
罗密欧与潴过夜
基础教育,弄好了吗,,补习班还是九年义务教育学区房
辣条呢
最主要还是高能物理盛宴已过,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就算运气好发现新的粒子,那对现在的也没什么用
狂奔的蜗牛
扪心自问,当同学们都回国,在极其艰苦条件下,为祖国奋斗,自己留在国外,美其名曰科研条件好,对祖国发展没有丝毫贡献,老了回来享受发展红利,他的建议有多少真心成分?
夕阳 回复 10-31 06:15
回来干嘛? 你以为回来就有适合给你的工作!如果为了自己的科研理想 回国是愚蠢的,6 70年代虽然穷 都是国家很重视科学家 努力给他们科研环境,现在呢!水货专家一大堆 ,剽取 强占科研成果都不少。谁会回来 谁敢回来?
嗯哪哪 回复 10-31 00:56
我只关心你说的诺贝尔奖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了什么?
啊举
当年看过报道就是他反对建对撞机,建议拿一部分那个钱去研发芯片。当时觉得这老头是间谍回来搞破坏的。直到后面芯片被人卡脖子才知道,这老头看到真远
用户10xxx20 回复 10-27 07:17
电子产品都有芯片的 只是大小的问题 小到电子手表 大到各种机械
追梦赤子心 回复 10-26 12:44
别的基本没影响好不。都能自己产。也不是非3纳米5纳米的。
汗血马
世界物理学界 一代宗师,伟大物理学家 杨振宁 确实判断力超人!
『回首又见Ta』
杨老爷子除了续弦了年轻的二姨太 别的没什么黑的地方 这次芯片光刻工厂项目就是杨老弟子带来的
清养贵和
本来就是,很多人的学术觉得就是名气,名身。写论文。不切实际,这个好多年报纸写过。杨老还建议研究芯片,民用版本。这个也是前几年被卡贸易战的事情
子非鱼
基础理论的东西科技发展到了那个程度就会自然出现,这个东西还真是全世界共享的,我们坐享其成就行,杨教授有物理界最顶尖的力场论但带动国内尖端物理领先世界了吗?没有。他看的很透彻,所以多投入到基础教育和应用物理方面的投入才是正道。
累死的牛
这是事实,如何建?谁去建?整个团队90%肯定是中国人,毕竟卖力活基础岗位占绝大数,可核心岗位技术岗位国人占比一半已经是个奇迹了。建好后谁要用?如何用?对方提交个项目,不管是纸面数据还是用人选项在业内都挑不出毛病那你给不给他用?最怕的是什么?最怕同期我们自己也提交了某个项目,结果被比下来了。所以这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跟别的投资你能在旁学习不一样,这个真的太花钱了,且你要学习前提是你得有这个听得懂的基础。说来说去还是一句话,基础教育太薄弱。
鱼爱吃喵喵
研究出成果必须有论文,这妥妥的送情报!
二叔
我只服袁隆平袁老先人,因为袁老的贡献全世界劳动人民都受益。生存解决了才能谈发展
二叔 回复 10-26 22:46
作为九零后学的历史就是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至于杨振宁,至少高中之前不知道,高中以后一段时间也不知道,最开始知道就是高龄取了二十几岁的老婆,仅限于此,毕竟在我最容易记住的学生年纪历史课本上没有他
子非鱼 回复 10-29 03:35
比肩牛顿爱因斯坦的人物,近代诺贝尔奖获得者很多都是在他的理论上发展出来的,还没死上不了历史书,以后史书上会有他的名字
啊啦啊啦
国防、军工这些都起来了,能在地球上横着走的时候再建也不迟[静静吃瓜]
使劲大爆炸 回复 10-26 08:12
没有科技支撑[滑稽笑]你那冷兵器去对付热武器?[打脸]
天下第一666
杨老是真正的爱国科学家,不像某些院士专家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用户92xxx95 回复 10-26 05:01
关键这个中国人自主做不了,只能请外国科学家一起,你能保证试验成果不被窃夺?说句不好听的,一千亿只是对撞机研究浪花里的一滴水,你可以参考下西方国家花了多少人力物力最后做出来个啥!基础科学的发展目前无法支撑这样的研究,尤其是数学这二三十年进步微乎其微!
xjh 回复 用户92xxx95 10-26 20:53
试验成果被窃夺?基础科学理论肯定是要公开全世界的啊,你以为这是搞应用技术呢?
霸道
除了给某些科学家争个诺奖,于国无利
星星之火
小学同学有个厂二代,会吉他在学校文艺汇演表演过,后来另一个同学(农村)独生子要他父母给他买,我记得好像花了500+98年,没人教买来也没用,后来这把吉他一直厂二代用到小学毕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条件做什么事!
杰 然一身
当时杨给的建议就是加大芯片投入
用户11xxx90
幸亏没有搞,不然被美国忽悠瘸了
熙正
必须要有,只有自己有腰杆子才硬。就像两弹一星,那时候中国更穷!
用户11xxx22 回复 10-25 20:43
你这话在当时就好比幼儿园小孩在大学实验室研究高数
风乎艾玲 回复 10-27 07:34
建好国内只能当个摆件 缺乏相关数据支持下一步 两弹一星 是有资料 和实物的
用户15xxx02
科研的目的在于提升综合国力,所以首先也要考虑性价比,哪怕前詹性的基础研究也要长短结合,预判末来突破可能带来的影响,合理分配资金。上千亿砸的项目,我不知道就算突破了除了带来学术上的成就和荣誉外,至少60年内能给我国理论、技术能力提升带来什么?
用户11xxx42
没有足够权威的学术带头人就没有足够的话语权,那就最好别挑这个头,不然即便建成了,我们的人在国际学术界没那么高的学术威望凭什么让别人听你的指挥?到最后还是沦为陪衬,杨老说的没毛病
新天地
还好吧,以前来看确实没必要,但毕竟中国发展也快,也有财力发展了。两条腿走路还是可以,一时的困难咬咬牙就过去了
万里迢迢
老杨还是格局高多了,比其他人强得多
木林森
全球最顶尖科学家!
风灵絮羽
基础理论怎么扎实,靠想象和落后设备可不够,还得有实验设备、验证场所等配套,现在国外成熟的基础理论,在若干年前可是高端研究……所以,要面向现在的基础理论下功夫与面向将来的基础理论下功夫,其实并没冲突。 争点就在于钱而已。但放到今天,即使有钱,一些暂时无法国产替代的零部件人家可不卖我们,当时等的结果就是还要继续等,但机会不会等你;同时为什么当今越来越重视基础研究,现实是因为卡脖子了,在买能解决的时代里即使愿意投入更多的钱,可愿意将这些钱花到刀刃上的人的数量却几乎是定值,不然现在在米国的制裁名录里就不会只有这么点了。[吃瓜]
肌肉火车
你和我说项目花多少钱,我是没概念的。你和我说造出来这东西咋用不是咱们说了算,这我就要急了。
若邻在线
中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的粒子对撞机!
用户18xxx61
基础科学确实更重要,现在大多数的基础科学都是外人的,你只能在别人的基础上搭建,一旦被限制,啥都用不了,啥都做不了
让我怎么说呢
研究出来不是主导有毛用花钱给敌人研究吗
若能行
首先中国的的技术允许么?如果不能带动整体科技进步,不如等技术许可了再做。大项目必须能够带动整体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项目不能买买买。
散淡
从历史看,杨是对的
123456789
他讲课的水平比北师大赵铮差远了。不是一个次元的。
multi-paycheck 高新知
中国很多投资都是不必要,产出与投入严重不符,中国应该把有限资金投入到老百姓的民生上,这是最需要投入的项目。
火焰琥珀
该建就建,集中力量办大事没毛病,外国的实验室根本不让用,尖端技术投入永远不亏
风行天吓 回复 10-25 23:50
人心难测啊!
春风十里
缺钱吗?才上千亿,人许皮带都能代个2万亿
江山多娇
建对撞机和建天眼的区别在哪?本人才疏学浅,哪位高才解释一下,谢谢!
用户92xxx95 回复 10-26 05:05
天眼可以借鉴,毕竟前面已经有成功的,关键对撞机西方国家秘密研究了四五十年,皮毛都没搞出来,这东西目前的基础科学和数学支撑不了研究!
累了 回复 10-26 11:33
用来养鱼啊
Morrow2002
建了还有个东西在,不然又不知道被谁揣腰包了!
用户98xxx11 回复 10-26 19:46
中国这些年的基建成果你一眼都不看?
林威明
发明火药天天到处吹,结果被别人造子弹,炮弹打得东躲西臧,赔钱割地。
论一
基础学科薄弱,拿来优化主义确实永远都跟在别人后面
用户10xxx11
花10个航母的钱,去买外国设备,有毛病。
蓝蓝天天
粒子对撞机很贵吗?抽一抽恒大碧桂园的坏帐,我们的粒子对撞机可以从广东延伸到黑龙江。
阿白
打一个老虎就够了
蓝色磐石
建是肯定要建的,但是不用马上就建
我不爱昵称
估计有很多人对华为招聘那么多数学家等的行为也有和杨对搞对撞机一样的想法,呵呵!
留一半清醒一半醉
曾经芯片产业链也是花费巨大、短期看不到效果,我们选择了走轻松的捷径——购买,现在,我们不是还在花远超当年的成本,补齐这块短板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呼呼
环境问题,多少小张,小王,去了欧美成了行业引导者,然后我们开始说人才流失,其实流失的只是很多小张小王中的一个,不流失他们一样还是小张小王,
崔恩诚
某些人是为了自己,有些人是为了国家和大众,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夜丶疯๊๊๊๊๊๊๊๊๊๊๊๊๊๊๊
国外带的时间太久了,不了解行情,有比没有强,基础教育是无底洞多少钱进去也掀不起浪花
飘雪
现在发展月球,火星探索有很大的现实作用吗?没有,但通过宇航探索,我们带动了航天,材料,通信,军事领域的发展;发展对撞机,看起来现在没用,但仍旧可以带动一些行业的巨大进步,不能急功近利,用成本产出效益来衡量
想你的365天
花这么多钱给老外用?未必能出成果,即使出成果也只是证实物理学的猜想,实际上屁用没有。
金龙
做这个设备多留几个科学家在中国不好么?花1000亿培养一万科学家都跑美国去了,还不是白花钱?
丶Zoey丶
对撞机还是需要建设的,可能在当时时机不对。当时芯片建设确实应大力发展,但汉芯事件造成的影响太过恶劣和深远,导致到现在芯片发展完全被卡住脖子。只能说在未知或模糊的领域里,没人预料到当时事件对未来有多大的影响
78
以中国目前的经济体量,不缺那点钱。未知领域,投入巨大,是正常的。中国不能总走别人走过的路。一直以来,中国的科技都是在加宽别人走过的路,应该自己去修建新路了,而不是加宽别人走过的路而已。
老胆爱电子管
眼光深远,是真正的专家,从光刻工厂就看到前瞻性和务实研究完美的结合,老人家真是高人,这是十万个何院士都赶不上一毫毛的能力,敬佩您。
用户13xxx70
宁愿给恒大 2.5 万亿,也不愿给科研 0.1 万亿,呵呵
理想今年几岁 回复 10-26 09:57
你搞清楚年代啊 哥
吹水
这洋就是个屁!未见他有什么那得出来的
子非鱼 回复 10-29 03:50
没上过大学吧?
呵呵
欧洲那对撞机都准备拆了,是个没用的东西
海风椰影
所以中国对物理的贡献几乎为零,西方借助对撞机,一个接一个的物理大发现,借助太空望远镜,一个接一个的宇宙探索发现。
使劲大爆炸 回复 10-26 08:16
科学的开拓者和后来的跟风拾金者是两回事[打脸]高能物理和空间探索早已进入了瓶颈期[并不简单]你浪费那么多国力在这虚无缥缈的项目上比那些造世界第一高楼世界第一大桥还不如
正和 奇胜 081216 回复 10-25 21:13
是为别人做嫁衣
用户18xxx44
对撞机是中国必须投入的理论研究的基础设施,只有得到第一手数据,才能拿出第一手研究。当前,中国与西方差距已经十分微小,这十分微小的差距一定是需要十分的努力和十分的魄力,才能弥补的。杨老先生最灿烂的成就没在国内,与他同时代的其他前辈如果走跟他一样的路,成就绝不会差,区别是,其他前辈牺牲了自我成就的可能,为国家自立自强做了巨大贡献,而他没有。
累死的牛 回复 10-31 18:19
你知道为什么你字多缺没人认同?1“中西差距十分微小”这些字眼要数据支撑的,你要引用出来。而物理学上,真没几个国人高用你这种口气。2一个事实,理论研究跟应用研究在效益呈现上,时间跨服很大,杨如果当时回国,不管国家政策还是民间文化都不会支持他。3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你要求别人做圣人的样子,谁都会躲着你走
用户18xxx44 回复 累死的牛 11-01 07:19
中西差距十分微小,这个论点还需要数字么?这就是“我觉得”的问题。无论差距大小,想要超越,必然要方方面面投入。一个人的忠诚度如何考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价体系,这个体系往往与对象的能力和牺牲大小直接相关,相比而言,同样的论断,杨先生做出来与其他人做出来有着不同的可信度,钱先生有过或邓先生有过类似论断么?没人真的会要求别人成为圣人,在可信度评价上,出发点,立场都是评价的基本参考点。杨的最辉煌时刻不在最需要的时间最需要的地点,其出发点是什么?别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