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下文是一位哲学专业的大一学生的来信。他曾经在我这里做过4年的心理咨询(初三到高三期间)。他也分享过一篇经验:关于我接受四年心理咨询后的感想。收到来信后我感慨万千,因为看到了一个鲜活的生命,而不是世故的少年老成者。对于心理卫生工作者来说,或许这就是他存在的最高意义。希望对读者们(尤其是学生们)有所启发。同时,在此对该同学的分享表示感谢。
01
包医生,许久没联系,想向您分享一下近况,可能有点啰嗦,哈哈。
进入大学哲学系就读后,我收获了充盈的乐趣。正如您曾经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所说的那样,现在是一个自由的空间(与其说是中国大学制度本身的自由,不如说是我这个向往自由的人赋予了它自由),我可以把精力花在任何我想学习的内容上去,然后全然排斥我不喜欢的东西(当然要付出代价,但我心甘情愿如此)。
我们学校哲学系的老师每一个都十分热情、开放和包容,与我预想的大多数摆烂的大学老师不同,我跟着他们学习我最喜爱的学科,这给我无与伦比的欢悦。
02
同时,我坚持做自己,对于通识课程,许多学生大多都以哪个好刷学分、哪个水就选哪个,但我坚持选自己向往的话剧鉴赏。哪怕这门课较难拿分,但我从中学到了许多话剧有关的知识,并着手开始写作话剧。
对于与自己预期不符的社团,我加入一周后就果断退出,丝毫没有顾及脸面等问题。班干部、学生会、入组织一类我兴趣不大又麻烦的事,我也不愿为了功利目的去争取。
03
生活当然不会一帆风顺,有时也会有让人郁闷的事情,但这些也没有再引起我过去那种很激烈的焦虑与痛苦,而是以云淡风轻地态度慢慢化解。
人际交往一直以来是比较让我头疼的事情,我一方面想要逃离孤独,另一方面又不愿意交往或者不擅长交往。
大学期间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逐渐形成了一种人生观:对于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我要尽力去控制它,但对于能力范围之外,变化的、不可控的、不由我做主的事我选择顺其自然。这套理论也被我用到了人际关系上,因为他人是不可控的,我一味想要巴结或者讨好别人并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不如顺其自然,朋友有则交之,没有的话独处也是我理想的生活方式。
04
还有一件事也要跟您分享,我在高中时就对精神分析理论很有兴趣(或许也是接受您心理咨询的影响,哈哈!),主要是拉康方面的。
我在刚来杭州时就在别人的引荐下加入了一个儿童精神分析的公益组织(您可以看看他们的公众号),说起来很高大上,但我作为接待者在那里的工作其实就是每周五过去陪小朋友玩两个小时的游戏而已。我是在各种机缘之下破格进入的,我是那里最小的接待者,其余工作者基本上都是有家庭的成年人,并且心理咨询领域在职的人。我们每周有读书会,月末还有法国的专家来给我们做督导解答问题。他们具体的机制比较复杂,我对精神分析了解也不深,没法具体说明了。但总之,我在那里陪小朋友工作感到十分的有满足感,也学到、实践到了许多我感兴趣的东西。
总而言之,我现在过的一切都不错,每天我走出图书馆和教学楼,都为这一天学到了许多感兴趣的知识而感到充实和喜悦。我真正感受到了自由意志的存在,我可以随意决定我自己未来的走向,而由于这是我自己选的,所以不存在后悔与勉强一说。
05
按照以往来在您那里做心理咨询的经验,说完收获就得话锋一转,该讲讲困惑了,哈哈哈哈。正如我所说,我在我喜欢的领域就能做出卓越的成就。
来到大学后,我自认为在所有我参与的领域都可以做的最出色。在哲学上,我不仅在大一的课堂上一鸣惊人,我还提前选修了大二的课程,在那些学长里面,我也是最为优秀和老师最为夸赞的对象。其余的,创作上、组织能力上、个人背景上、演讲上、项目推进上也大多如此。这样的土壤滋生了我极好胜、极好强、自负、傲慢、虚荣的性情(但仔细想来,其实我一直都有这样的本性,在自卑与自负之间不断游走,只是大学环境激化了我),我偏执盲目地认为自己站到哪里,周围就应当以我为中心而旋转,偏执地认为自己能把一切事情主持好,而别人都是无能愚蠢的。尽管没有外显出来,但我深深地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根基在于对优越感的偏执渴望,我一味地追求优于一切人,希望在所有领域体现出自己的优越感(哪怕是放在心里自我欺骗的阿q精神)。
06
我对恋爱其实没有太多想法,但我想以我一段时间的择偶标准来说明这一点。我希望自己的伴侣能够在相貌、能力、名声等各方面远远优于我,这样的想法持续了许久。后来,我才意识到,我自己其实不是真的想要一个伴侣,而只是想要一个新的来彰显我优越感的道具而已。
至此,我发现自己的问题恐怕已经深入骨髓了。或许这还是没有逃离在意他人评价的牢笼吧。我早就深知知识分子往往带有某种知识上的傲慢与优越,哲学系的学生也常常因为偏执和看不起常人而为人诟病。
我一直致力于做一个“接地气”的哲学生,对那些自视甚高的人深恶痛绝。但近来却发现,这种问题在我自己身上也凸显的很明显,这让我感到有些苦恼。或许我应该先试着接纳现在的自己,再谈改变吧。
总而言之,祝包医生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07
【后记】
收到来信之后,我做了如下的回复:
非常感谢您的分享。做自己喜欢的事(从内向外喜欢的事),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生命的意义。您说的没错——接地气,这在中国的哲学界也是有几个的,例如,周国平先生就是如此。我很喜欢他的东西。哲学、心理学、艺术、科学、宗教,其实在深处都是相通的。爱因斯坦在研究科学的同时还相信上帝呢。我也是游走于医学、心理学、哲学、文化之间的人。我家孩子也是如此,她是一位医学生,但对文化非常感兴趣。大学是一个大熔炉,有几点跟您共勉一下:1、对喜欢的功课,请往深处钻研,不要停留在表面,一般的功课尽量及格;2、外语是与世界交往的工具,永远是重要的;3、遵从内心,追求自我,不要被世俗迷惑;4、世界很大,尽量广度与深度结合;5、您在存在主义哲学中或许能找到相应的解答。
读到这里,相信部分朋友会想起我在著作里谈的:1、心理疾病正念禅疗过程中的“疯智”;2、心理疾病治疗的目标应该是让患者活出自我。
是的,我依然坚守着我认为正确的治疗理念和原则,正如我在自己的著作《和心理医生看电影》中反复强调的那样:
(1)心理卫生科工作人员不应该是这个社会的心理警察,不应该单纯地把适应社会当成治疗目标;
(2)心理疾病治疗的最高状态是让患者活出自我;
(3)需要把抑郁、焦虑、失眠、强迫等心理疾病的疗愈问题还原为人生/生活问题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