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刚说别把消费者逼成质检员,又出现假中药泡脚包,合格率仅3%

诗意琉璃心 2024-12-06 16:34:51

文|鳄娱海棠

编辑|鳄娱海棠

前段时间关于羽绒服造假的事情被广泛讨论,于是一场关于羽绒服的争论也就此展开。

毕竟冬天已经到了,大家穿羽绒服的概率也是大幅度上升,

因此广大消费者对这件事情的关注度也是前所未有的高。

新华社评假羽绒服事件

12月3日,新华社发布了一篇文章,文章标题也是直戳要害:别把消费者逼成质检员!

其中,文章中就拿最近的假羽绒服事件来举例了,也是说到广大网友的心坎上。

在本次事件中,消费者们也是了解了各种假羽绒服的骗局,其中儿童羽绒服更是造假重灾区。

家长们看了报道之后也是纷纷表示:再也不贪小便宜了。

在大众眼中,羽绒服就是冬天防风保暖的最佳服饰选择。

尤其是在北方地区,羽绒服更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衣服,因此羽绒服质量的要求也比较高。

但是由于羽绒服厂家实在是太多,都想在这场冬天的“服装战役”中分一杯羹,很多人商家便开始在价格上下功夫。

这些厂商就是抓住了消费者们喜欢货比三家的特点,开始大打价格战。

众所周知,羽绒和鹅绒也是分为很多等级的,因此制作成羽绒服的价格也是完全不同。

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只能够通过服装上的标志来得知羽绒服的填充物到底是什么。

谁知,这些看似正规的吊牌是可以大量批发的,至于羽绒服中的填充物更是五花八门。

甚至在某些地区,用其他劣质材料充当羽绒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

央视的一档节目中,记者们也卧底探访了一些羽绒服工厂,可以说是收获满满。

在记者的镜头下,广大消费者知道了原来羽绒服中还有这么多的门道。

“飞丝”,“破碎毛”都是这些无良商家填充羽绒服所用到的材料。

这些东西被填充在衣服或者被子中,用肉眼和手感是很难进行分辨的,这也使得这些商家 变得愈发猖狂。

在一些直播间中,经常会有主播在对着自家的产品疯狂输出,

其中在一些儿童服装店铺中,一些主播更是扬言89元就能带走一件羽绒服。

很多宝妈宝爸就是在看了这种直播间之后都会听信主播们天花乱坠的话术,自以为占便宜了。

殊不知,这些便宜羽绒服再买回家之后和其他羽绒服的保暖效果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这种劣质填充物虽然便宜,但是保暖效果和真羽绒比起来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但是就像新华社说的一样,不要再将消费者们逼成质检员了。

消费者们在购物的时候,都想一劳永逸地获得质量最好的产品面,但是现实总能给消费者们当头一棒。

所以说新华社说的完全没错,相关部门要在源头把好关,还消费者一个健康的环境。

中药泡脚包出现造假问题

其实消费者们也不想充当“质检员”的角色,但是有时候问题太明显的话就只能被迫兼职。

刚被央视曝光过假羽绒服,以次充好的中药泡脚包也被抽检出来造假。

在寒冷的冬天,泡脚也成为了很多人冬日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很多人也会辅助一些泡脚包来给自己心理暗示。

这些中药泡脚包在宣传的时候也是吹的天花乱坠,但是消费者买回家之后又是另一番景象。

所谓中药泡脚包,里面比可少的应该就是中药,所以他们的宣传点耶斯中药种类的数量。

相信只要购买过类似产品的,都会在宣传页看到动则几十味中药的介绍。

但是真正被相关部门抽查之后就会发现,这些宣传大多数都是骗人的。

不仅如此,在对这些中药泡脚包功效上的宣传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驱寒助眠”“排毒补肾”等都是他们的宣传语,但是连中药的数量都凑不够,不知怎么得出的结论。

有的不良商家抓住了部分消费者对中意不太了解的心理,开始没有底线地进行宣传。

比如有品牌的中药泡脚包对外宣称有36味中药,被抽产之后才发现其实只有5味。

不到五分之一的含量让很多人表示不敢相信,但是转念一想,如此多的中药能装进这个小小的袋子中吗?

在对市面上60款热销的中药泡脚包的检测中,相关部门发现了诸多问题。

缺量、发霉、染色等等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其中染色就是将一些常见的东西通过颜色变化变成珍惜中药。

比如普通红花染色当藏红花,再比如鸡血藤用大血藤染色变成的。

如果说宣传36味中药其实只有5味已经非常让人难以接受了,那么18味中只有2味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可以说,这些中药泡脚包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没有造不了假的地方。

为了能让中药泡脚包看起来分量更足,不良商家还会用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填充。

中药泡脚包顾名思义就是由中药组成的,但是在检查中却发现,一些产品中居然还含有烟蒂和塑料等,就是为了能够压秤。

总之这次在对中药泡脚包的检查中,60款产品仅有两款看起来还不错,合格率只占3%。

和羽绒服有国家标准不一样的是,中药泡脚包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标准。

因此这也让很多不法分子钻起了漏洞,在各种大家意识不到的地方进行造假。

羽绒服是这样,中药泡脚包亦是如此,这也使得消费们不得不当起了质检员。

结语

希望有关部门在监管过程中能够更加严苛,消费者们在购买商品的时候也要擦亮眼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消费者们就会收获一个透明的购物环境。

参考信源:

贵阳晚报2024.12.4——以次充好,发霉发臭!抽查60款此类热销产品,仅2家还不错!

新华社2024.12.3——别把消费者逼成质检员!

1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