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把申请比作烹饪

一律留学 2024-12-13 14:38:34

大家好,我是Aaron。作为一个天生的美食爱好者,我在近几年的留学讲座、咨询和小饭桌活动中,总是喜欢用烹饪来比喻申请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许多学生和家长告诉我,这些比喻非常具体且形象。因此,我想借此机会,将这些比喻用文字记录下来,与更多朋友分享。不过,在开始之前,我必须声明:以下内容基于律政团队多年的研究分析成果,但毕竟是我个人的表述,仅供参考,不代表律政的官方观点。

申请文书是菜,经历是食材

这个观点可能已经让与我交流过的朋友们听得耳朵生茧,但它是我整个“申请-烹饪比喻”体系的基础,因此必须放在第一条再讲一次。

对于法学申请来说,主要需要的材料有三种:1. 学校成绩(关注学校、GPA/均分及其排名);2. 标化成绩(语言成绩/LSAT);3. 文书(PS,简历,推荐信以及一些学校的特殊essay)。

在我的比喻中,文书好比是一道菜,而经历(如实习、比赛、科研等)是食材。正如顾客需要吃菜而非直接吃食材,录取委员会要阅读的是你的文书,而非你经历的简单罗列。

这一点弄清楚后,大家就能理解我常挂在嘴边的几句话了,接下来我们一一用这种比喻来解答。

经历是越多越好吗?

哪怕是我们平时吃的所谓“大杂烩”,也不是真的把所有食材都扔进去。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相信如果您请一位尊贵的朋友吃饭,您大概率不会选“大杂烩”这道菜。同样,录取委员会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口味也越来越挑剔。罗列堆砌自己的经历,无异于向评委嘴里塞“大杂烩”,让人倒胃口。

当然,经历多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经历多就像食材多,我们在做菜时选择面就会更广一些。

经历是越“高端”越好吗?

“高端”我打上引号,主要是因为在我看来,相比于前面说的多,高端的定义要模糊许多。但我们就用一般大家理解的高端去分析吧。这个问题也是发展的。法学申请早期,尤其是中国申请者还不多的时候,有点像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菜,那时候大家刚刚吃饱,大鱼大肉就是好的。这时候对于录取委员会来说,高端的经历也是很吸引人的。那时候如果你有头部律所的工作/实习经历,有国际性模拟法庭的比赛经历,都是比较能脱颖而出的。而随着现在生活越来越好,食材的高端已经无法直接与菜的好坏画上等号。鲍鱼也可以做得很难吃,青菜豆腐也可以做得很好吃。同样,经历无论高端与否,都可以写出高质量的文书。律政这么多年来,有很多看似经历平平的学员,都在我们的帮助下写出了精彩的文书。

什么叫“Diversity”(多样性)?

申请美国的同学可能听说过美国院校对“Diversity”的偏好,那么究竟什么是diversity呢?想象一桌菜,全是大鱼大肉,突然上来一盘小葱拌豆腐,一定能赢得满堂喝彩。申请美国院校时,文书写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绝对是大大的加分。律政留学每年足够多的法学申请者使得我们内部相对来说对今年申请哪些是diversity会有更直观的感受。

举个具体的例子,因为我这么多年和模拟法庭颇有渊源,所以律政学员中想文书写模拟法庭的很多学员都会跟我有交流。的确这个当中相当一部分学员,就他们自身经历而言,模拟法庭已经是他们看起来比较拿得出手的经历了。可是由于他们实际在模拟法庭中并没有什么实质的表现,所以我评估如果他们写模拟法庭经历的话,大概率会变成陪跑的分母,因而最终建议他们文书选择了别的思路。

前期规划的意义?

不少同学和家长问我留学前期规划的意义是什么。还是以做菜为例,假设你家里周六晚上请客吃饭,让我去做菜。如果周六五点才让我过去,那我就只能看看你家里有哪些食材,从中选择。如果我是周六一大早就过去的,我们就可以商量看看客人喜欢吃什么,我擅长做什么,有多少预算,这个季节什么食材好,然后再去买对应的食材。

中国厨师还是美国厨师?

这是今年有一个学生家长,在签约前问我的一个问题。这个学生在美国读本科,准备申请美国JD,家长在跟我沟通的同时也在和美国的法律留学辅导机构沟通,所以他才会有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中国的厨师和美国的厨师各有优势。中国的厨师更了解中国的食材,美国的厨师更熟悉美国食客的胃口。但是我相信一个美国人明知自己吃的是中国菜,不会用美国菜的口味去要求它。菜的核心竞争力永远都是好不好吃。处理一个中国食材,比如肥肠,大概是中国厨师会比美国厨师做得好吃。所以如果一个海外的中国申请者,他文书有相当部分经历还是与中国相关的,那我建议找我们。如果很早就脱离了中国文化背景,那美国的中介更适合他。

以上就是我有关留学与做菜的对比。今后有新的想法再与大家分享,也欢迎大家来找我们律政咨询。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