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有任何问题,你只是不符合“标准”我看到一个视频说,西医的检查指标和治疗方式,

寒凝情感 2023-11-15 17:18:20

你没有任何问题,你只是不符合“标准”

我看到一个视频说,西医的检查指标和治疗方式,底层逻辑是假设有一个“标准人”,检测数据对标“标准人”的各项指标,治疗也是往“标准人”的方向靠拢。

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精神领域,所谓的心里疾病,变态人格,本质上都是因为不符合社会“标准”,但对本人来说,都是天性。

比如我之前讲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将人类当成非同伴,他们看待人类和我们看待食材没什么区别。

这种认知对其他人类,对社会显然是很危险很恐怖的,但对他来说,有问题吗?没问题。

我思考问题时,喜欢先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因为能帮助我理解模棱两可的概念。

我们尝试去理解危险人格的心态,是想知己知彼,虽然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少见,但反社会型人格倾向不少,记住这个味道是为了让你闻到就赶紧跑,不是为了让你熟悉后产生亲近之情。

言归正传,所谓的不正常、有问题、有病,本质上是不符合他人的利益,只要有一个人觉得你的特质侵犯了他的利益,那么站在他的角度,就有资格指责你是不对的。

别人评价你、指责你,是别人的权力,嘴长在别人身上,你管不了他们,但你可以掌控自己应对的方式。

再回到开头讲的“标准人”指标。

我个人是很喜欢看排名、数据、指标的,因为这有助于我更全面地了解自己。

但我并不会将自己限制在“标准人”的牢笼中,事实上,我经常跟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活在这世上,多多少少是有病的。

有人听了后,想的是自己为什么不是“标准人”。他们不是听了我的话才否定自己,而是因为执着于把自己塞进“标准”,所以拒绝被宽慰,拒绝与自己的天性和解。他们内心深处的怨恨,与他人无关,是他们自己不肯放过自己。

我朋友说她现在是,“我有病,但我不在乎”。懒得去想、去看、去改变,只要不危害社会,不伤害他人,不影响自己追求理想,那就这么过着。

我个人的心态是,虽然我知道自己有病,但不知道病成什么样子,所以我要研究心理学、玄学,接触不同的人,以身丈量自己的个性,到底有多不符合“标准”。

看得细了,会发现很多个性并不是没有生长的空间,事实上,这个世界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包容,更加广阔,更加匪夷所思。

简单说就是,这世上只有你不敢想的,没有它不敢孕育的。

天道,并不在乎。

它不在乎你行尸走肉,不在乎你肆意自我,不在乎你慈悲良善,不在乎你恶贯满盈。

其实你也可以不在乎。

但我选择在乎,所以当我过于个性妄为,被疑惑时,我会问自己四个问题:犯法吗?伤害他人吗?后果我能承受吗?最重要的是,我愿意吗?

不犯法、不伤害他人、能承受、我愿意,那便去做。

接下来,再问自己一个问题:有没有更容易被接受的做法?

我觉得人活在社会中,接受着社会有序运行所带来的馈赠,便有责任为维护系统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所以我会花费大量时间思考,如何在保护个性的同时,让自己尽可能地接近“标准”。

这时的“标准”已经不是一开始讲的“标准”,打个比方,你想要平均分上80,不一定要门门功课80+,你也可以几门课90+,几门课甚至不及格。

你也可以降低对平均分的期待,把80分改成70分,再或者,你彻底抛弃对“标准”的期待,就算门门不及格,世界也不会在乎。

最终,真正在乎的,便只有你自己。

既然如此,自我否定也好,认为自己有病也好,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自己的拳,打在自己身上,自己受着。

我要表达的意思是,一切“标准”都是自助的,快或者不快乐,满意或不满意,否定或不否定,你都可以自己选。

如果你觉得当下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那就换一个,就像吃自助吃腻了,其实你可以把盘子推到一边,再夹几个新菜品尝。

也许转了一圈,改来改去,最后还是觉得第一个方案最好,那就再改回来呗,乙方虽然对甲方骂骂咧咧,但最终不还是听话照做了吗?

对甲方来说,人家陪着折腾了一大圈,最后交付的还是满意的结果,被骂几句又能如何?

你的人生,你才是甲方。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