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猿看文物#【西周攸簋】出土地: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尺寸:高28.5厘米、直

丝佩说历史 2023-11-25 13:46:04

#小猿看文物#

【西周 攸簋】

出土地: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

尺寸:高28.5厘米、直径20.3厘米

馆藏:首都博物馆

这件西周时期的攸簋,有一个较为独特的地方——它的双耳由象首、象鼻构成,巧妙地将纹样形状与功用结合在一起。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象纹是铜器较流行的一种装饰。“知古者中原有象,至殷世尚盛也”。由于气候较温暖,大象在当时的中原地区较为常见。后来大象退到南方,是一个多因素造成的结果。关于大象的迁移问题,《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一书中有相关论述,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找来看一看~

这件攸簋的腹部还有浮雕两兽首。圈足处饰一周雷纹,下为立虎形三足,这些老虎们似乎在“咬牙坚持”,十分生动形象~器盖与器身均装饰有凤鸟图案。器盖内壁和器底有相同的铭文:“侯赏攸贝三朋,攸用作父戊宝尊彝,啟(qǐ)作綨(qí)”。大意是,燕侯赏赐“攸”三朋贝币,“攸”用它们为父亲铸造了宝贵的祭器。“朋”是贝币的计量单位,有5枚或10枚之说。商周时期,贝被视为珍贵的财富,往往作为赏赐品,从二朋到几十朋不等,也有百朋的厚赏,体现政治上的肯定。

资料来源:

[1]首都博物馆官网

[2]马强.商周象纹青铜器初探[J].中原文物,2010(05):57-65.

[3]北京附近发现的西周奴隶殉葬墓[J].考古,1974(05):309-321+344-348.

[4]刘源.商末至西周早期赐贝研究——兼论册命制度的历史渊源[J].历史研究,2022(05):48-71+220.

[5]张光明等.夏商周文明研究:97山东桓台中国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图片及来源:

图1 攸簋正面

图2 攸簋象象首耳及虎形足

图3 攸簋虎形足

(图1-3 来源:观察猿小七拍摄于首都博物馆)

图4 攸簋铭文拓片 来源:北京附近发现的西周奴隶殉葬墓[J].考古,1974(05):309-321+344-348.

图5 相关书籍《大象的退却》 来源:网络

文 | 观察猿小七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