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河北行唐,一个叫张建霞的年轻女子捐出了近七成肝脏,为公公续命三年,这个名字后来被媒体冠以“感动河北十大人物”、“中国好儿媳”等诸多光环。
那么潮水退去,她之后的生活怎么样了呢?
01
一个农村家庭的艰难抉择
2007年,对于河北农民王振龙一家来说,无疑是命运多舛的一年。王振龙被确诊为肝癌,这对于一个本就拮据的农村家庭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在那个岁月,肝癌犹如天堑,将王姓家庭推入了深渊,昂贵的治疗开销像巨岩一般压在他们心口,让他们难以呼吸。
更痛苦的是,肝移植成为迫在眉睫的救命稻草,然而寻找适应的供肝,仿佛海底捞针,王家子女的配型皆不吻合,他们到处寻医,频频失望。
当家已临绝路,儿媳张建霞挺身而出,她坚定地选择了配型,抱持着为家翁捐献肝脏的希望。
对一个 25 岁的年轻妈妈来说,这决定背后需要的不只是勇气,更是决心,手术的高风险,漫长而痛苦的康复,特别是切除近乎七成的肝脏,这些都预示着她未来的健康将面临无可挽回的风险。
可在张建霞心中,救治家翁的意念胜过了所有,但疑问在于张建霞未将此事与父母商议,她选择独自承受一切。
张建霞的“英勇”并未得到家人一致赞同,丈夫王亮与婆婆张淑英均表达反对之声。
王亮的忧虑并非无理,父亲病重,妻子如有意外,家庭将不复存在,年幼孩子依靠何人?巨额医疗债务又该如何解决?
张淑英则更实际地考量。纵然手术成功,王振龙又能否长久生存?巨额的医疗费用将为家庭带来更多困苦,未来日子该如何继续?这些现实的问题,像是冰冷的水,浇灭了张建霞的一腔热忱。
张建霞的隐瞒,最终还是引发了轩然大波,当她的父母得知女儿竟然瞒着他们做出了如此重大的决定时,顿时勃然大怒。
他们无法理解女儿的“愚孝”,更无法接受女儿将自己的健康置于如此危险的境地。
于他们而言,王家人之举分明是“强逼”女儿牺牲,他们极力反对女儿捐肝,甚至以断交要挟,然而张建霞决心救公公,不顾父母阻拦,决然登上手术台。
02
媒体塑造的“完美儿媳”
张建霞为孝献肝,拯救患病公公,此事迹于媒体间迅速传扬,得到广泛报道,其孝心之举令人动容。
在当时孝道备受推崇,她无私的举动,被誉为美德的代表,立即引来了广泛的关注。
媒体报道将张建霞描绘成一个完美的儿媳妇形象——她温婉、孝敬、大无畏、无私,为了家庭,为了患病的长辈,她愿意放弃一切。
各种荣誉称号纷至沓来,包括“感动河北十大人物”、“中国好儿媳”、“当代花木兰”等,这些标签将张建霞置于道德高点,使她成为了公众关注的中心。
媒体的宣传无疑放大了张建霞的“善行”,但背后的复杂情况和代价却往往被忽略,聚光灯下的辉煌无法掩饰生活中的残酷。
手术后,张建霞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 由于摘除了大部分的肝脏,她的身体日渐虚弱,抵抗力锐减,常感疲乏,小肝症候群的痛楚让她备受煎熬。
与此同时,沉重的医疗债务让本就困窘的家庭压力骤增,为偿债丈夫王亮离家工作,留张建霞与孩子在家。
尽管婆婆张淑英尽力帮忙,但面对两位需要照料的病人,她也分身乏术。
张建霞身负家庭重担,可丈夫态度渐变,时日一长,对她的忍耐荡然无存,还抱怨其无法像从前那样操持家务和贡献家庭经济。
两人的争吵日渐增多,曾经的甜蜜和爱意在日常生活的琐碎和压力面前消失殆尽。
公公王振龙虽因张建霞的捐肝而多活了三年,但对她始终存有疑虑,他误认为张建霞的付出是为了博得名誉,并非真心,这无疑加剧了家庭的矛盾,让张建霞倍感委屈。
公公离世后,张建霞与王亮的婚姻亦随之终结,离婚后的张建霞身心俱疲,只得回到娘家。
然而等待她的不是父母的关怀,而是责备与冷眼,他们认为女儿的“愚孝”毁了她的一生,张建霞离婚之事传出,社会舆论骤变,往昔对其称赞有加之人,现今却对她议论不止。
幸得政府之助,她觅得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起码能维系基本的生活之需。
03
结语
张建霞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启示,在个人层面,它提醒我们要珍惜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不要轻易做出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牺牲。
于家庭范畴,其着重突显了沟通与理解的关键意义,家庭成员务必坦诚相对,携手直面艰难险阻和诸般挑战。
十多年过去了,张建霞的故事仍然引发着人们的思考和讨论,她捐出了肝,却失去了家,这个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孝道”和“美德”的同时,也要关注个体的权利和尊严,要理性思考,权衡利弊,避免以牺牲个人幸福为代价。只有这样,才能构建更加和谐、健康、可持续的家庭和社会。[太阳]
参考来源:
央视网 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儿媳将70%肝脏捐给患肝癌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