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个关于成语“强弩之末”的小人书连环画故事,谢宝耿编文,刘天炜绘画。
成语“强弩之末”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儒列传》:“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
《汉书·韩安国传》作:“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
指强弩所发的箭,飞行已达末程。常用于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竭,不能再起作用
(01)西汉初年,散居在中国北方的匈奴游牧民族,经常派骑兵侵袭汉朝的边境地区,肆意烧杀抢掠,使边境的汉族人民遭受极其深重的苦难。
(02)公元前 200年,汉高祖刘邦亲率三十二万大军讨伐匈奴。他率先头部队孤军深入,被匈奴四十万精兵围困在平城县(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东部的白登山上,七天七夜同主力部队断了联系,处境非常危险。
(03)幸亏谋臣陈平想出妙计,派人私下送给匈奴阏氏(读烟支,汉时匈奴王后)大批财物,请她劝单于(匈奴王的称号)将包围放开一角,刘邦才得趁机逃出重围。
(04)平城之战失利以后,西汉王朝内部分成主战与主和两四派。刘邦考虑到中原地区经过长期战乱,生产尚未恢复,自己的政权刚刚建立,也还不够巩固,就采纳了主和派娄敬的意见,决定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05)公元前198年,刘邦挑选了一个宗室的女儿冒称公主,连同丰厚的礼品,派娄敬带着去见匈奴单于,要求和单于结亲通好,永为兄弟之国;并且答应每年按规定数量送给单于大批财物。单于答应了。
(06)可是,“和亲”政策并没有给汉朝边境地区换来长期的安宁。没过多久,单于就撕毁和约,接连派兵南侵。汉朝被迫应战,只以击退敌军为限,未同匈奴展开全面的战争。两国之间一直保持着时战时和的局面。
(07)刘邦死后,汉朝经过五十多年的休养生息,特别是文帝、景帝两朝,逐步削平诸侯王割据势力的叛乱,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募兵备边,到了汉武帝刘彻即位时,汉朝的国力已经空前强大。
(08)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决心对匈奴用兵,彻底消除北方的边患。公元前 133年,马邑(今山西朔县)有个商人聂壹向主战派大臣王恢献计,把匈奴大军诱入境内来加以围歼。王恢报告给汉武帝,武帝下令召集大臣们一起商量决策。
(09)御史大夫韩安国极力反对,他说:“冲风(疾风)之衰,不力能吹起毛羽;强弩之末,难以穿透鲁缟。汉兵再强大,跑到千里以外的地方去作战,粮草不继,人马困乏,是无法取胜的。还是以不战为好。”
(10)王恢反驳说:“我们这次用不到深入敌境,而是利用单于的贪心,把他引进来围歼。只要选择好有利的地形,预先埋伏优势的兵力,以逸待劳,完全有可能活捉单于,一举全胜!”王恢的话,正好符合武帝的心意,因此被采纳了。
(11)汉武帝任命王恢、韩安国等为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埋伏在马邑附近;同时派聂壹伪装逃亡到匈奴,诱骗单于入侵马邑。单于不知是计,果然亲率十万骑兵南下;但还没有到达马邑,就发现了埋伏着的大队汉兵,马上仓皇退走。
(12)马邑伏击没有成功,汉武帝并不灰心。从公元前129年起,他多次派遣名将卫青、霍去病统率大军远征匈奴,连战连胜,给了敌军沉重的打击,迫使匈奴远退到大沙漠以北,基本上解除了汉朝北方的边患。
这便是“强弩之末”的故事,任何事物都有最大的限度,当达到最大限度的时候不能强求,应该寻求其他的方法和途径,以避免得不偿失的结局。
这是哪位画家画的?画的挺好啊。人物造型古朴。还有些许变形和夸张。构图也很有新意[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