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要睡觉?归根到底是因为“吃”|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三)

科普博览这世界 2023-11-29 10:08:09

我们在前文中提到,虽然目前科学研究发现,不具有神经系统的动物则不具有睡眠行为,且睡眠行为很可能对神经系统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但大自然中还有大量生物并不具有神经系统,也并无睡眠行为,比如植物和各种真菌,它们也活得很好。动物为什么要发展出这么麻烦的一套系统呢?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了睡眠上,难道不会大大影响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效率吗?

真菌和植物并没有神经系统,它们也在地球上生活得很好 ( 图片来源:pixabay)

经过长期而深入的研究,科学家们回溯了神经系统的演化过程,并得出了一个简单的结论:神经系统对动物来说是极为必要的,它是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由动物们“吃”出来的!它能极大提高动物的生存和捕食效率。

不会“吃”,动物就诞生不了了

地球上的生物大约是在37-42亿年前演化出来的,最初出现的生物细胞里面没有细胞核,叫做原核生物(prokaryote),包括细菌(bacteria)和古菌(Archaea)。

它们既可以自养,也可以异养。自养就是自己合成有机物,包括化能自养生物(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能量合成有机物)和光能自养生物(利用太阳光的能量合成有机物);而异养就是利用别的生物合成的现成有机物。异养生物分泌消化液到身体外,将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再加以吸收。

古菌是地球上的早期生物之一 (图片来源:Wikipedia)

原核生物,无论是细菌还是古菌都没有吞食能力,无法吞食别的细菌或古菌。这是因为它们的细胞膜无法快速变形,从而包裹食物颗粒将其吞入细胞内。

地球诞生以来,在地表各处存在大量的还原性物质(例如海洋中的亚铁离子),一旦地球上有氧气产生,氧气就会优先与这些物质反应,因此地球上的氧气含量一直很低。这种状况在大约22亿年前改变了。

生物光合作用的产氧量大增,氧气不光消耗掉了地表的还原性物质,还在大气中积累起来。一些细菌也适应了这种情况,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使细菌能够从食物的氧化中获得更多的能量。

这时,一个古菌,据推测是洛基古菌(Lokiarchaeota),偶然地(例如通过机械损伤)包进了一个叫做α-变形菌(α-proteobacteria)的细菌。这个细菌不仅在古菌细胞里面存活,而且还继续利用氧气氧化食物,为自己,也给包裹它的古菌提供能量。

这个α-变形菌也就逐渐变为古菌的一种细胞器(细胞内执行特殊功能的结构),即线粒体(mitochondria)。不仅如此,线粒体还能保持有原来变形菌的繁殖能力,在古菌细胞内分裂,产生数量众多的线粒体,给古菌以大量的能量。

真核生物演化的一种理论 (图片来源:《从星尘到文明:地球演化的32个里程碑》 经许可使用,请勿转载)

有了充裕的能量供应,古菌也就发生许多变化,其中一个变化是用膜将DNA包裹起来,形成细胞核,使DNA与细胞质分开,这也就是真核生物(Eukaryote)了,即细胞中有细胞核的生物。

古菌的另一个变化是发展出了新的蛋白质,包括肌动蛋白(actin)和肌球蛋白(myosin)。肌动蛋白能够聚为长链,而且有正端和负端。肌球蛋白则能利用ATP水解供能,在肌动蛋白长链上向正端行走。

这套系统非常重要,可以执行许多生理功能。动物运动所依赖的肌肉系统,就是由这套系统发展出来的,是动物能够“动”的基础。不仅如此,肌球蛋白也能够结合在细胞的各种结构上,沿着肌动蛋白丝在细胞内“运输货物”。如果肌球蛋白结合在细胞膜上,还能够带着细胞膜向肌动蛋白丝的正端行走,使细胞膜快速变形。

肌动蛋白会聚成长链,肌球蛋白则会在其上运动 (图片来源:https://pressbooks.ccconline.org/bio106/chapter/muscular-levels-of-organization/)

当一些真核生物遇到食物颗粒(例如细菌)时,肌动蛋白纤维就在与细菌接触的地方生长,正端朝向细菌周围,肌球蛋白带着细胞膜沿着肌动蛋白轨道行走,就可以逐渐将食物颗粒包围。

这时另一组蛋白(也是真核细胞特有的)让包围细菌的细胞膜彼此融合,食物颗粒就被“吞”进真核细胞内部了,而且还被原来包围它的细胞膜所包裹。原核生物没有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也没有使细胞膜融合的蛋白,因此不可能进行这个过程。

视频加载中...

变形虫变形和捕食过程 (视频来源:Omicrosis,根据知识共享署名使用)

这个功能意义极其重大,从此开启了一种生物“吃”另一种生物的先河。异养原核生物在身体外消化所形成的小分子营养物是“公共资源”,自己不能独占,别的生物也可以享用,而且容易流失(例如被水流带走)。如果先将别的生物吞下,再在自己的身体内消化,就可以占有被吞下生物的全部资源,是获得有机物更有效的方式。

进化!从利用和发展“吃”功能开始

真核生物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也发展出了在细胞内消化食物颗粒的机制,即向包裹有食物颗粒的小囊内分泌消化酶。

原核生物本来就有向细胞外分泌消化液的机制,向小囊内分泌消化酶的过程与向细胞外分泌消化液机制相同,因为小囊内部本来就是细胞外部原来的一部分空间。食物被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营养从小囊进入细胞质,类似于从细胞外吸收消化产物,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消化产物已经完全归自己所有了。

为了防止小囊万一破裂释放出消化酶对自己的有机物进行消化,真核细胞还使小囊内部变为酸性,消化酶也只在酸性环境中才能工作,这样即使小囊破裂,释放出来的消化酶也因为酸碱度改变,不再具有消化功能,也不能危害真核生物自己了。

这样的小囊就逐渐变成真核细胞在细胞内消化外来食物的细胞器,叫做溶酶体(lysosome)。溶酶体就相当于是细胞的“胃”。我们人类吃食时,也是先将食物吞入胃中,再向胃内分泌酸和消化液,再吸收消化产物。

溶酶体的一般结构 ( 图片来源:Allemailem K S, Almatroudi A, Alrumaihi F, et al. Novel approaches of dysregulating lysosome functions in cancer cells by specific drugs and its nanoformulations: a smart approach of modern therapeutic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 2021, 16: 5065.)

利用和发展“吃”功能的真核生物就发展成为动物,动物就是吃现成有机物的生物。不利用这个功能,仍然通过体外消化获得营养的真核生物,就是真菌(fungus,例如酵母、霉菌、蘑菇)。而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的真核生物就是植物(在广义上也包括藻类)。

最初的动物是单细胞的。现在也还有许多单细胞动物,例如变形虫、草履虫和领鞭毛虫。

变形虫是典型的通过改变细胞膜形状包裹食物颗粒加以吞食的例子。草履虫身体形状比较固定,但是有口沟可以吞进食物。领鞭毛虫(choanoflagellate)长有一根长长的鞭毛,它的摆动可以将细菌赶至鞭毛的基部,那里围绕鞭毛的还有一圈比较短的纤毛,叫做领毛,它们组成网,拦住细菌,再通过领毛基部的细胞膜将细菌吞食。从领鞭毛虫的基因分析,它就是现今所有多细胞动物的祖先。

显微镜下的领鞭毛虫 ( 图片来源:Wikipedia)

视频加载中...

领鞭毛虫群体的游动 (视频来源:MyIndependentChannel,根据知识共享署名使用)

大约在6-7亿年前,多细胞动物产生了。至今存活的,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就是海绵(sponge)。海绵身体类似花瓶,瓶壁上有孔,内壁就是一层和领鞭毛虫非常相似的细胞,叫领细胞。它们的鞭毛协同摆动,带着海水从瓶壁上的孔进入,再从上方的口流出。海水中的细菌被领毛阻拦,再被领细胞吞食。海绵其实是多个领鞭毛虫集体捕食,每个领细胞各自消化食物。

海绵是不移动身体的,属于“守株待兔”型。最早的疑似海绵的化石在非洲的纳米比亚发现,有7.6亿年的历史。更为确定的海绵化石在阿曼南部被发现,有6.35亿年的历史。在中国贵州发现的瓮安生物群中,也有海绵化石,时间大约在6亿年前。

在瓮安生物群中发现的疑似海绵的化石 (图片来源:Yin ZJ, Zhu MY, Davidson EH, Bottjer DJ, Zhao FC, Tafforeau P. Sponge grade body fossil with cellular resolution dating 60 Myr before the Cambrian. PNAS.)

丝盘虫(Trichoplax)是最简单的、自己能够移动捕食的多细胞动物。它的身体呈圆盘状,直径约1毫米,由上下两层细胞组成。丝盘虫通过腹面细胞的鞭毛摆动而在海底爬动。当遇到食物(贴于海底的藻类和细菌菌落)时,丝盘虫覆盖在食物颗粒上,与食物接触的地方凹进,部分将食物包围,分泌消化液将食物消化,再吸收消化产物。丝盘虫的进食方式已经是半体内(凹进的临时体腔)加细胞外消化。

显微镜下的丝盘虫 (图片来源:Wikipedia)

丝盘虫包围和消化食物的凹进结构如果凹得更深,身体就变为管,类似于现在的水螅(hydra)。

水螅的身体为管状,也由两层细胞组成。管的上端开口,成为口和肛门,下端附着在水底的物体上。口的周围有几根触须,也由两层细胞组成,但是比身体细一些。触须可以弯曲,将捕获的食物送入口中,再在体腔内进行消化。

从水螅起,动物的进食行为就是体内消化加细胞外消化,和单细胞动物的体内消化加细胞内消化不同。我们人类也进行体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食物在体内的胃中,被胃分泌的消化液所消化。

水螅的显微镜下照片 (图片来源:Wikipedia)

在5.6亿到5.5亿年前,即在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前,动物的种类增加了,例如在埃迪卡拉生物群(Ediacara biota,大约6.35-5.39亿年前)中两侧对称的动物狄更逊蠕虫(Dickinsonia)、约吉亚虫(Yorgia)、 金伯拉虫(Kimberella),三侧对称的三臂虫(Tribrachidium), 四侧对称的四瓣虫(Conomedusites), 五侧对称的五轮虫(Arkarua),和八侧对称的八臂仙母虫(Eoandromeda)等。这些动物的身体都是软体的,以海底的藻类或细菌为食。

埃迪卡拉生物群复原图,那时候的生物都是软趴趴的软体动物形象 )图片来源:Wikipedia)

这些动物在5.5亿年前留下了大量化石样品,但是没有一个样品显现出有身体伤害的痕迹,例如愈合的伤口,或者被撕碎的身体碎片等。这说明在5.5亿年前或更早,这些动物还没有被别的动物攻击过,有可能当时的动物还没有发展出攻击并且吃掉别的动物的手段。

动物开始“吃”动物,神经系统诞生了

然而比起植物来,动物是更好的食物,因为动物之间身体的组成更为相似,没有植物中那些难以消化利用的成分。同样重量的食物,动物来源的利用率就比植物高,所以动物以别的动物为食是早晚的事。

大约从5.5亿年前开始,动物攻击动物的情形真的出现了:克劳德管虫(Cloudina)化石身上就有了明显的伤口痕迹。在这个时期,上面提到的那些软体的,无防卫的动物大多消失了,取代它们的是与现代动物更类似的物种。

尖刺和牙齿等攻击性结构,用于防御的钙化的外骨骼和身体表面各种形状的“盔甲”都开始出现,说明动物之间捕食与反捕食的斗争开始了。

克劳德管虫的复原图 (图片来源:Wikipedia)

克劳德管虫化石和它们身上的伤痕(图片来源:Wikipedia)

然而动物捕食动物是困难的。动物一般在动,要捕获动物,需要了解动物的位置以及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再根据这些情况做出相应的捕食动作。这就需要有信息感知系统,信息分析系统和反应系统。整个过程必须足够快,否则就不能成功地捕获猎物,而这个任务是过去的信息传递机制所不能完成的,必须发展出新的,快速传递信息的机制,这就是神经系统。

前面所说的那些多细胞动物,包括海绵,丝盘虫和埃迪卡拉生物群中的动物,都不以动物为食,它们也不需要神经系统。而以动物为食的动物就都发展出了神经系统。

一个好的例子是上面谈到过的水螅。水螅的食物之一是水蚤,一种甲壳亚门的动物,能够游泳。要捕获水蚤,需要感知水蚤的存在和位置,以及身体的协调活动,没有神经系统是做不到的,水螅也就成为现存的具有神经系统的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

水蚤的显微照片 (图片来源:Wikipedia)

因此,神经系统也大约是在动物开始吃动物的时期出现的。最早的神经系统存在的证据来自5.2亿年前的三叶虫(Tribolite)的复眼,它收集的视觉信号是需要神经系统来解读的。水螅为刺胞动物,而刺胞动物在大约5亿年前出现。因此神经系统出现的时间大约是在5亿年前。

动物之间捕食与反捕食的斗争一旦开始,神经系统也就不断演化。捕食者需要更敏锐的感觉,更快的动作,以及更为强大的捕食工具(刺,爪,牙等),被捕食者需要更快地发现捕猎者以及更快地逃跑。这种演化压力使得神经系统越来越复杂和高效。

作者:朱钦士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