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吹牛的本领,我想谁都比不过古人。就像三国时期可以把诸葛亮吹的无所不能,就连馒头的发明者都给到诸葛亮的头上。张飞是屠户的鼻祖,还发明了板面。馒头和板面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没有诸葛亮和张飞,人们就不食用馒头板面和猪肉了吗?那肯定不至于!
实际上,据考古发现,小麦的栽培历史在我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这个时间可能比先民们栽培小麦的时间还要晚得多。因此,在距离东汉末年3000多年的时间里,先民们肯定拥有了许多用小麦制作食物的方法。比如商周时期,商人们就会把小麦磨成粉,然后用水搅拌成絮状,再团成一个一个的小疙瘩,放在甑子中蒸小麦来食用。
而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中,就有了“饽饽”的记载。饽饽正是用面团制作的糕点。它的口感已经很类似于馒头,只不过较为粗糙,有死面的味道。只不过那时的先民们因为不懂得使用农药和化肥,因此他们制作的食物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虽然口感和味道差了一些,但在安全上无可挑剔。
馒头的叫法是在东汉时期出现的,比之诸葛亮还要早一些。东汉的经学家刘熙曾经写了一本书叫:《释名》,顾名思义就是解释各种东西名称的书。其中就有“馒”的记载。但这里的馒头不只是使用小麦作为原料。其中大麦、高粱、黍等都可以成为小麦的替代品。由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制作的馒头是经过发酵的,因此这是最接近于现代的馒头。
到了唐宋时期,发酵食物的方法已经被先民们掌握的炉火纯青。因此,馒头的逐渐成为了北方人的主食。在制作工艺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首先是把面粉和水混合后,揉成面团,再让面团天然发酵一个星期左右。这一步其实就是在培养酵母菌,是天然的酵母。然后把发酵好的面团又揉碎,加入到重新制作的面团中。之后把混合的面团阳光下摆放数小时,面团会发酵变成一个球形,里面形成蜂窝状。
人们或者直接用手揉成馒头扔进锅里煮半个多小时食用,或者用蒸笼蒸熟,变成现在的馒头。而有的大户人家,因为非常富有,因此普通的馒头已经满足不了他们日益高涨的欲望。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也为了彰显自己和普通黎民百姓的不同,他们会在面团中加入猪肉馅,甚至是牛肉、羊肉、驴肉、驴肉、马肉……等馅料,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称呼的包子。
明清时期,由于战乱频发,为了躲避这些人为的灾害,史书中记载人们逃难时首选的食物是馒头。因为史家们认为馒头具有很多的优点。其一是它的制作原料易得。馒头的主要原料是面粉,它可以通过磨制一些谷物来获得。比如小麦、大麦、高粱、玉米等。这些作物更为耐旱,适应性强,因此比起水稻来是人们的首选。
其次,他的制作方法简单:不需要什么高深的厨艺,或者是复杂的厨具来辅助制作者完成制作。它仅需要发面,以及用一口锅就可以完成。比起其它东西,馒头的制作再简单不过了。
当然这还有一个原因是馒头营养丰富。馒头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它能够为人们提供日常行走和劳动所需要的能量。同时他也具有很强的饱腹感,人们吃不了多少就会觉得自己吃饱了。从而减少食物的消耗,这对逃荒的人们来说是极为不错的选择。对于饥荒时期营养不良的人来说,它是一种快速补充能量的食物。虽然它可能缺乏足够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但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馒头可以作为生存的基本食物。
并且馒头还易于储存和携带,这对人们来说非常的便捷,可以减轻负担。馒头在制作完成后,可以烘干水分,这样就可以长时间保存,不易变质。同时,干燥的馒头重量轻,便于携带,这对于需要迁徙寻找食物的人们来说非常重要。
不过,这些都是史家们或许理想化的结果。已经达到逃荒的人们,其实已经没有什么食物可以供他们选择了。馒头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一种奢望。实际上,灾民们在逃荒时期,所食用的大多数是野菜、野草等野生植物,运气好的人可以找到一些小昆虫和小动物。实在饿得不行,观音土就成了他们解决饥饿的食物。
因而,馒头的发展过程其实也是先民们的发展历程。虽然馒头不是诸葛亮发明的,但它的出现其实也有诸葛亮的传说在里面。传说诸葛亮在南征南中的过程中,为了祭祀河神安抚西南夷。他命令士兵用面粉制作人头形状的祭品来代替人。
他的这种做法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和支持,这对于后方的稳定极为重要。而诸葛亮发明的这种面食后来被称为“馒头”。虽然这一传说并没有确凿的历史文献支撑,但它阻止不了人们发挥自己的浪漫想象,基于后世的传说和文学作品来进行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