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岳阳书记张昌平离任,为何发现自己竟连市委大门都出不去?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2024-06-16 13:44:49

2000年1月,湘北大地寒风凛冽,一位常德市民来到岳阳拜访在这里的亲戚。

常德和岳阳本就是相邻的两座城市,从常德市区出发到岳阳市区开高速用不了几个小时,因此散居在两市的市民很多都是亲属。

他记得那天是1月7日,吃过早饭之后他闲不住,就来到大路上转了一圈,住的宾馆距离岳阳市委市政府不远,因此没走几步路就到了市委门口。

相隔还有好远,他就看到市委那里黑压压的都是人,足足把个不大的市委大院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好家伙,没有一万人起码也有七八千人,远远望去似乎还有人拉起了横幅。

这又是闹的哪出?根据这位常德市民的经验,一般只有民间闹出大事才会有这么多人到政府大门口聚集拉横幅,而且一般出的事都不是好事。

原来的岳阳市政府大楼

例如1998年的时候,岳阳市民就因为“富盛非法集资案”损失惨重,有6万多人都亏得血本无归,因此不断有人到岳阳市委门口拉横幅。

好奇的他走过去一看,只见这里聚集的人群情绪平静,并不像出了什么乱子,而且好多人闷闷不乐,但却并没有人说话。

他连忙打听,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在岳阳干了2年不到的市委书记张昌平要调离岳阳,到厦门去当市委副书记了。

岳阳是普通的地级市,而厦门则是副省级城市,2000年时岳阳GDP336亿,厦门GDP约502亿,因此这个安排看似是平调,实际上也是高升了一步。

对于张昌平,当年的常德市民也很熟悉,因为他在1994年-1998年初先后担任过常德代市长、市长,虽然任职时间也不长,但大家对这个敢说敢做的北方汉子印象很深。

张昌平

张昌平担任常德市代市长后不久,就主动打开言路,积极联系群众,频频到基层走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时间,市民写给张昌平的各种反映问题和困难的信件如同雪片一般,当年常德正处于城市建设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同期大拆大建的项目很多,原有居民单位和新规划之间的矛盾集中爆发,问题比较棘手。

比如在1994年底,常德市政府决定把当时城区最繁华的人民路下南门到上南门路段改为步行街,以发展夜市经济,拉动城市消费。

这个决策的出发点是好的,因为有了消费就能拉动就业和税收,这样还能带来更多投资。但闹市街区改成步行街,意味着大量机动车和自行车无法通行,给原先住在这个路段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从1995年初开始,市政府接到的市民反对人民路改建步行街的信件、来电很多,还有人闹到来市政府上访的地步,气氛比较紧张。

常德下南门

张昌平到任后了解到这一情况,决定先组织人员去人民路沿线调查摸底,了解新建步行街的主要负面影响,再组织市政府专题会议讨论步行街建设是否继续。

在这次会议上,参会同志不出意外地分成了两派,一派人认为,市政府已经决定建步行街了,文件也发了,部分地段的拆迁也已经启动了,如果这个时候又通知不建了,那么政府就会失去威信。

另一方则认为,在人民路建步行街弊大于利,这里是城市的主干道,为了建这条步行街还要另外建造多条道路,或许到时候步行街的经营情况不一定理想,很难收回成本。

张昌平则站在更高的角度,耐心地开导“支持派”的同志说:“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人民不拥护又何谈威信?”

“我们开展工作不能片面地从维护威信出发,而应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拥护的我们就要维护、坚持,人民群众不满意、反对的就要下决心改过来。”

张昌平发言

张昌平认为:停止建设大多数人反对的步行街,不仅不会影响政府的威信,反而更有利于我们在大家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为了避免部分领导同志难堪,张昌平在决定取消将人民路改为步行街之后,又告知岳阳电视台,在晚上的黄金时间亲自上电视向全体市民做了说明,对之前的仓促决策表示歉意。

果然不出张昌平所料,取消建立步行街(后来到1999年还是建了)的决定不仅没有影响市政府的权威,反而赢得了市民交口称赞,这位新市长的人气也随之火爆。

当年,张昌平最受常德市民称道的就是他十分重视群众的来信、来电、来访,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尽最大可能维护群众的利益,对大家的困难尽力解决,而对市民的意见、建议甚至批评也尽量采纳,为党和政府赢得了民心。

他刚到岳阳不久,就以霹雳手段处理了“富盛集资案”的余波,使得大部分受损的群众在短时间内获得赔付,实现了社会安定。

1998年上任岳阳市委书记的张昌平与前任合影

随后,规模空前的98长江洪灾接踵而至,岳阳受到长江和洞庭湖的腹背夹击,城陵矶水位超过警戒水位近2米,人可以站在城陵矶大坝顶端洗脚,全城几百万人口岌岌可危。

在危难时刻,张昌平身先士卒地带领八十万抗洪军民死守岳阳沿江、沿湖大堤,在这场千年一遇的大洪水面前,岳阳却没有倒一堤一垸。

当时全市民众都知道,张昌平在抗洪一线铁面无情,对于抗洪不力的乡镇干部,说撤职就撤职,说降级就降级,如果他巡查时人不在堤上挨一顿骂都算是轻的。

当然张昌平不是站在别人背后指挥的那种人,在危急的时候,他和市委的干部全都直接参与抢险,顶着风雨从半夜干到天明,冒着七八月的大太阳从早晨干到下午。

连续抗洪两个月,这期间,大家吃顿完整的饭,睡个囫囵觉都成了奢侈的事情,全身上下晒得跟黑炭一样,又黑又臭。

当年的岳阳市

有人形容张书记是“张牙舞爪”逼着各级干部往前冲,顶在最前头,这一幕幕被岳阳人民看在眼里,很多人自此记了他的情。

那段时期张书记的“霸蛮”本色表露无疑,兴许有人都被他揍过,但如果不是这么干,估计岳阳城已经变成“未来水世界”了,像1954年那场大洪水一样,要进城不是坐车而是坐船。

洪水刚刚退去,“拉到”上级两笔扶持资金的张昌平又马不停蹄地转身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去,翻开1999年的《岳阳历史大事记》,张昌平几乎每个月都在抓建设、抓生产、抓灾民安置,还有抓贪腐分子。

这头灾后重建才刚刚启动,1999年度的大水又不期而至,7月6日,城陵矶的水位再次超过警戒水位一米有余,最高时比1998年的最低水位只差了0.26米。

以张昌平为首的市委市政府两套班子不得不再一次投入到抗洪抢险的斗争中,就这样忙忙碌碌地迎来了2000年。

全民皆兵抗洪

1月1日新年刚过,张昌平就收到了中组部的通知,宣布他改任厦门市委副书记,岳阳书记的职务由于来山接任。

这个调动来得好快,1月6日会议刚刚开完,1月7日就要离开岳阳了,但“张书记要走了”的消息传得更快,1月6日晚上,许多岳阳市民就已经得到了这一消息。

7日天刚蒙蒙亮,就有几千人陆续赶到市委大院门口,自发地给张昌平送行,在人群中,有不少是98年和张昌平在大堤上并肩战斗过的干部群众。

还有更多人则和他素未谋面,只是因为听说了张书记的事迹感到不舍,就匆匆赶来了,甚至有人是从洞庭湖区连夜赶来,就这样在市委门口等到天亮的。

放眼望去,人群中有不少是白发苍苍的老人,甚至还有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大家默不作声,顶着凛冽的寒风就这样等待着。

在基层考察

果不其然,张昌平刚一露面,市委大院内的喊声哭声就响成一片,有人当即拉开一面锦旗,上书九个大字“为民办实事的张昌平”,还有的人锦旗上写着“赠给人民公仆张昌平”。

这让前来围观的常德市民感慨万分:没想到张昌平才干了2年就有这样的声誉,想当年,张市长离开常德调到岳阳的时候,常德也有成百上千人自动自发地赶到市政府挽留,甚至多年以后还有人拉横幅“要回张昌平”。

果然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只要是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走到哪里都会受群众的欢迎。

张昌平和前来送别的群众逐一握手,众人一边握手,一边念叨“张书记,我们舍不得您呀!”见好多人都不舍地落下了眼泪,这个祖籍湖北,生于北方的性情汉子也哭了,只能连连说着“谢谢,谢谢!”

来送行的人群中还有一群特别的孩子,他们是岳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代表,他们送给了张昌平一件特殊的送别礼物:

自己精心制作,上面有全校学生签名的祝福卡,祝愿这位对干部严厉,对群众温柔的好领导在新的岗位上一切顺利。

张昌平在厦门上电视拜年

回想不到2年前,张昌平刚刚上任岳阳市委书记时,曾经被来市委门口为“富盛案”讨说法的市民堵得进不去大门,如今要走了,又被前来送别的市民堵得几乎走不出去。

不一会,天上又飘起了小雨,由于送别的人实在太多,张昌平从7点半出门,几十米的路走了两个钟头,直到他上车离去,送别的几千人还站在细雨中怅然若失。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