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第9兵团为什么一定要在自然条件如此恶劣的长津湖地区作战呢?

红晓岩谈古论今 2024-09-02 15:25:32

长津湖之战

那是1950年11月27日深夜。在朝鲜半岛东北部长津湖畔的村庄柳潭里,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席卷而过,将气温降至零下40摄氏度。在滴水成冰的气温下,驻扎在这里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们虽然冻得瑟瑟发抖,却依然不敢入眠。在漫天飞雪中,他们在柳潭里周围的阵地上紧张地等待着志愿军军队即将发动的攻势。夜晚10时,伴随着一阵炮击,志愿军的进攻开始了。对于这一夜的情形,亲历过的美军陆战队员永生难忘:他们看到如狂潮般的志愿军士兵,踏过白雪皑皑的大地汹涌而来。大批志愿军士兵所穿的胶鞋,在寒风中的雪地上发出“沙沙”声,与激昂的军号声、各种武器的射击声、呐喊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残酷的战地交响乐。在柳潭里周围的阵地和山头上,双方陷入了极其残酷的战斗。在美军陆战队的猛烈射击下,志愿军不顾伤亡在多处地点突入陆战队的阵地,与美军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在这一夜,中美双方战士在战场上所表现出的勇气,在人类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志愿军的故事我以前已经写了很多,大家也都耳熟能详,今天我们主要讲美军这个对手的故事。我一直都说,你可以说美军坏,但不能说美军菜,一味的蔑视和贬低对手,其实也是对自己实力和战士的最大辜负。其中,最为惨烈的一幕发生在柳潭里北面的1282高地。驻守在这里的美陆战7团E连,遭到了四个志愿军连的攻击,美军也出现了不少勇烈的事迹。面对突入阵地的志愿军,E连连长菲利普上尉将上了刺刀的步枪插在雪地上,大喊:“从这条线一步也不能后退。留下伤员后退不行!我们是E连!”菲利普上尉不久后便战死,算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排长扬西中尉被手榴弹破片击中了鼻子,身上两处中弹,却依然率领9名士兵发动反冲击,最终被手榴弹炸倒,丢失了双眼。中士凯莫内从伤亡者身上搜集手榴弹,分发给他的战友,并将志愿军扔来的手榴弹不断投掷回去,直到被一颗手榴弹炸断双腿……惨烈的战斗持续到了拂晓时分,E连终于迎来了援军。美陆战5团C连连长琼斯中尉率领着两个排的陆战队员来到高地上,用刺刀冲锋将志愿军打退了下去。在这惨烈的一夜,仅在这一个高地上,美军就伤亡约200人。然而,这仅仅是长津湖之战的第一个夜晚而已。此时,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已在长津湖畔陷入了志愿军第9兵团的重重包围。在志愿军绝对优势兵力的围困下,美陆战1师岌岌可危。

美陆战1师向长津湖推进

为什么美陆战1师会在长津湖畔陷入如此危急的局面?

要明白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明白1950年11月时的总体战场局势。

如之前几讲所述,1950年11月下旬,联合国军各部以朝鲜半岛北部南北走向的狼林山脉为界,在西线和东线战场分别部署着美第8集团军和美国第10军,总兵力为26万人。在他们面前,分别是志愿军第13、第9兵团的56万军队。11月24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下令各部发动“圣诞节前凯旋攻势”,试图彻底消灭志愿军、朝鲜联军,占领整个朝鲜半岛。然而,志愿军却随即发起了“第二次战役”,其第13兵团共六个军于11月25日在西线发起了大规模攻势,最终迫使美第8集团军从清川江畔后撤近二百公里,一直退到三八线。但是,在东线,志愿军第9兵团却未与西线的第13兵团同日发起攻势,而是在两天后的11月27日才向美国第10军展开进攻。志愿军第9兵团的攻势为什么推迟了两天呢?这就要从东线战场的自然条件说起。志愿军第9兵团的预定作战区域,是朝鲜东北部盖马高原上的长津湖地区。长津湖是一座发电站蓄水湖,被平均海拔约为1300米的群山环绕,四周地形崎岖。1950年11月中旬,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席卷朝鲜,将长津湖地区的气温由零上降低到零下20—30摄氏度,致使当地被白雪覆盖,寸步难行。志愿军第9兵团在进入朝鲜半岛后,一直遭受着美军的空袭,后勤运输车辆大批被毁。加之长津湖地区人烟稀少,致使该兵团难以筹措给养,行军速度十分缓慢。此外,在严寒的气候下,志愿军第9兵团还未开战就有许多人员因为缺乏防寒服装冻伤,大量伤员的出现也拖慢了该兵团的行军速度。这样,在11月25日志愿军第13兵团发动西线攻势时,志愿军第9兵团尚未完成长津湖地区的集结。(光亭:《冰血长津湖》,《突击》杂志第一期,中国“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中国“军事科学院”编:《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第六章)

志愿军第9兵团为什么一定要在自然条件如此恶劣的长津湖地区作战呢?这又要从美国第10军的兵力部署和作战计划说起。如此前所述,美国第10军的部队于1950年10月26日在朝鲜东海岸中部的港口城市元山登陆。此后,该军便以四个师齐头并进地向北推进。这四个师按照所处的位置从西到东,分别是美陆战1师、美第7师及两个归美第10军指挥的韩国师。1950年11月,美军各部的进展相当顺利,美第7师一部甚至在11月21日进抵鸭绿江畔的城镇惠山,沿途只遇到过小股朝鲜军的抵抗。对于东线的战局,麦克阿瑟和美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都十分乐观,认为胜利指日可待。(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第四十二章《突入险境》)然而,处在最左翼的美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却对战局持非常谨慎的态度。根据11月15日麦克阿瑟及阿尔蒙德下达的命令,美陆战1师的作战任务,是作为美10军最左翼的部队向西北方向穿插,绕到西线志愿军的后方,与第8集团军夹击并消灭志愿军第13兵团。此时,美陆战1师师部正位于元山北侧的港口兴南。而该师如果要从兴南向西北方向前进,执行麦克阿瑟的作战命令,只能沿着仅有的一条简易公路进发,首先经过地形复杂的长津湖地区,然后继续向西北方向推进。

在从兴南到长津湖地区间超过100公里的路段中,有近80公里的路段是崎岖的山间公路,一面是陡峭的山体、一面则是悬崖与深渊。更为危险的,则是美陆战1师作为美第10军最左翼的部队,在其西侧没有任何友军能够提供掩护。对此,生性谨慎的史密斯师长曾致信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凯兹上将说:“我们是第10军的左翼,而我们的左翼却没有任何保护,我们的左翼至少八十英里内没有任何友军的存在……我十分担忧在冬季向山地中的部队提供补给的能力。”(光亭:《冰血长津湖》,《突击》杂志第一期)尽管史密斯师长曾试图与麦克阿瑟进行协商,希望调整陆战1师的作战任务。然而此时,乐观的麦克阿瑟却仍然要求陆战1师继续按命令推进。与麦克阿瑟同样乐观的阿尔蒙德军长更是认为,陆战1师在接下来的作战中将不会有值得一提的伤亡。由于无法违抗军令,史密斯师长只得谨慎用兵,下令部队缓慢前进,且每占领一地便留下部分兵力进行留守。11月24日,也就是麦克阿瑟下令发动“圣诞节前凯旋攻势”的同一天,陆战队占领了长津湖西岸的村庄柳潭里。三天后,他们将在这里陷入一场血战。1950年10月24日至1951年1月8日的朝鲜战争战线。在美国军事历史上,美陆战1师是一支拥有着光辉历史的精锐部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该师曾参加过残酷的瓜岛战役,并在太平洋战争中屡建功勋。在1950年9月的仁川登陆中,该师也出色地完成了作战任务。该师总兵力约2.5万人,拥有第1、第5、第7三个陆战团,每个团又各自拥有三个陆战营。此外,该师也配属了炮兵营、坦克营、工兵营等支援部队。1950年11月27日,也就是志愿军第9兵团在东线发动攻势的这天,在师长史密斯缓慢推进、沿途不断分兵留守的情况下,美陆战1师各部从北向南大致的部署情形是:由陆战5团和陆战7团组成的师主力位于长津湖西岸的村庄柳潭里,陆战1团第3营及大部分支援部队位于长津湖南岸的小镇下碣隅里,陆战1团第2及第1营位于更南侧的城镇古土里及真兴里,师部则位于海边的兴南。除此之外,在长津湖东岸,则驻扎着美第7师最左翼的三个营。将各部连接起来的,则是那条从兴南通往长津湖地区的狭窄简易公路。由于陆战1师有限的兵力分散在超过100公里长的路段上,该师甚至难以确保各部之间路段的安全。因此一旦志愿军第9兵团以绝对优势兵力展开进攻,美陆战1师各部之间的公路将被志愿军轻易控制,各部则将在重围之下各自为战。11月27日夜,随着志愿军第9兵团到达长津湖畔并发动攻势,这一切果然给史密斯料中了。根据我们最高层的设想,志愿军第9兵团的作战目标,是在东线集中优势兵力,将齐头并进的美韩军队四个师依次消灭。1950年10月31日,最高层在致第9兵团司令宋时轮的电报中,就将消灭四个美韩师的任务交给了该兵团。在此前后十余日,最高层还曾连续四次致电彭德怀、宋时轮等人,要求将第9兵团火速调入朝鲜半岛。为了达成作战任务,第9兵团的兵力也得到了增强,该兵团赴朝鲜作战的第20、第26、第27三个军各自拥有四个师,而不是通常的每个军只有三个师。军令如山,战机稍纵即逝,此前驻扎在华东一带的第9兵团甚至来不及更换在高寒地带使用的冬装,就匆匆进入寒冷的朝鲜境内。当运送第9兵团的列车短暂停靠在沈阳火车站时,目睹此景的志愿军东北军区副司令贺晋年曾大为震惊,说“你们这样入朝,别说打仗了,冻都把你们坏了!”到11月中旬,在仓促之间,志愿军第9兵团各部中能够较快抵达前线的,也只有第20、第27两个军的主力。11月19日,最高层致电彭德怀,要求“集中第二十、第二十七两军主力,先求歼击美陆一师两个团”。这样,志愿军第9兵团的攻击目标,便成为了美第10军中战略位置最危险、战斗力也最强的美陆战1师。11月27日夜,随着志愿军第20、27军到达长津湖周围,并对位于柳潭里的美陆战1师主力发起猛攻,惨烈的长津湖战役便打响了。而我们在本讲开头所说的那惨烈一幕,就是这样发生的。1950年11月27日夜晚到第二天早上,美军陆战一师顶住了志愿军对柳潭里的攻击。志愿军打扫战场后,暂时停止了进攻。然而,这仅仅只是长津湖之战的第一个夜晚。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志愿军将士将在地狱般的环境中迎接一次又一次的考验,用勇气与智慧迎接一次又一次残酷的挑战。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