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以色列在29日对也门西部荷台达省发动空袭,此次空袭造成至少 4 人死亡、49 人受伤。
以色列的这一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方面,国际社会对也门局势的恶化表示担忧。也门本就长期处于战火之中,此次空袭更是让当地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给当地民众带来了更大的生存压力。
另一方面,此次空袭也加剧了以色列与胡塞武装之间的紧张关系。
胡塞武装在也门内战中逐渐壮大,背后还得到伊朗的支持。
他们的导弹打击能力不容小觑,此次以色列的空袭无疑是对胡塞武装的挑衅,胡塞武装也迅速发出强硬声明,警告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和阿什杜德的居民赶紧撤离港口地区,暗示接下来的报复性攻击已经在路上。
而且自去年 10 月 7 日以来,贝鲁特城区也在近日首次遭到空袭,这也是自 2006 年黎巴嫩战争以来,以色列首次对黎首都中心发动袭击。
据外媒报道,此次空袭造成至少 2 人死亡,而黎巴嫩公共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以色列当天对黎巴嫩东部和南部多个地区的袭击已造成至少 57 人死亡、105 人受伤。
此次空袭引发了各方的强烈反应,黎巴嫩总理米卡提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由于以色列袭击,黎巴嫩流离失所的人数可能达到 100 万。
国际社会也对以色列的行动表示谴责,认为以色列的空袭加剧了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在以色列的空袭中丧生,更是让局势陡然紧张。
纳斯鲁拉之死让人们清楚地意识到,近几个月来是内塔尼亚胡一直在左右中东事务,而美国总统拜登政府似乎无力影响事态发展。
在加沙地带,以色列与哈马斯的战斗仍未停止。
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据统计,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军事行动致死人数逼近 4 万。
以色列的空袭和军事行动给加沙地带的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许多受害者仍被困废墟下,救护车和民防人员无法接近。
以色列在三个战场上的袭击加剧,引发了人们对该地区可能爆发更大规模战争的担忧,届时很有可能将伊朗牵入其中。
事实上,类似的“多线爆发冲突”情况在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已有出现。
以色列前国防部长去年就曾指出以色列正陷入多线战争:
主要焦点是加沙,但我们在北部和其他地区进行防御和进攻。
如今以色列的坦克出现在黎以边境具有重大的意义。这表明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之间的冲突可能进一步扩大,以色列可能即将对黎巴嫩真主党发动地面攻击,继而让整个中东陷入全面战争中。
需要注意的是,以色列上次对黎巴嫩发动地面攻击还是在 2006 年。如果以色列对黎巴嫩发动地面攻击,很可能引发第三次黎以战争。
美国的反应美国一直以来都是以色列的坚定盟友,在此次冲突中也不例外。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批准向以色列出售价值超过 200 亿美元的军事装备,包括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空地弹、155 毫米榴弹炮弹等,为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
此外,美国总统拜登声称“完全支持以色列自卫行动”,并拨款 87 亿美元进行支持,其中 35 亿美元用于购买关键装备,为以色列对黎巴嫩的空袭和可能的地面作战行动奠定基础。
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引发了国际争议,一些国家和地区认为美国这是在偏袒以色列,影响了地区和平与稳定,加剧中东地区的军备竞赛,甚至可能导致冲突升级。
其实美国对中东局势的进一步恶化,也是充满担忧的。
一方面,美国担心伊朗的袭击。
伊朗外交馆舍遇袭后,整个中东地区剑拔弩张,美国情报机构警告称伊朗对以色列的报复行动“迫在眉睫”。
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发布安全警告,限制其外交工作人员在以色列的行动。
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埃里克·库里拉提前访问以色列,与以国防军领导层就“该地区当前的安全威胁”进行会谈。
另一方面,美国调整军事部署以应对可能的危机。
美国国防部表示,美军已准备好增强针对中东地区的军力部署,将维持当前的海上打击力量并可能增强空中打击力量。
如“亚伯拉罕·林肯”号航母打击群继续停留在美国中央司令部所辖战区,“黄蜂”号两栖攻击舰和海军陆战队第 24 远征部队继续停留在相关水域,同时派遣战斗机中队为海上打击力量提供空中支援,并命令更多美军部队做好向中东地区部署的准备。
美国的这些举措反映出其对中东局势可能失控的担忧,以及在维护自身利益和地区稳定之间的艰难平衡。
“失控”的内塔尼亚胡内塔尼亚胡在中东地区的一系列行动,让他在中东事务中的主导地位愈发凸显。
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之死,以及以色列对黎巴嫩、也门和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都清楚地表明内塔尼亚胡正牢牢掌控着中东局势的走向。
在这一过程中,美国总统拜登政府显得颇为无奈,因为塔尼亚胡已经“失控”了。
拜登政府官员对纳斯鲁拉之死感到措手不及,他们原本试图促成以色列和真主党暂时停火 21 天的协议,但黎巴嫩升起的浓烟打破了西方的期望。
美国官员表示,拜登本人及美国政府乃至五角大楼,都对以色列没有通知美国就动手,感到愤怒。
在加沙,美国官员也曾多次呼吁以色列改变战略并达成停火协议,然而以色列并不为所动。
在过去的一年里,拜登对内塔尼亚胡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西方官员和分析人士认为,拜登无力改变内塔尼亚胡的态度,一方面是因为以色列有与美国不同的目标,另一方面是内塔尼亚胡无法承受疏远执政联盟中极右翼的后果。
美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亚伦·戴维·米勒认为:
未来能决定中东下一步局势的人是内塔尼亚胡、伊朗领导人、哈马斯领导人和未来的真主党领导人,而不是拜登了!
内塔尼亚胡的强势行动不仅改变了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也让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面临挑战。
拜登政府在中东事务中的话语权被削弱,而内塔尼亚胡则凭借其强硬的军事行动和政治手段,成为了中东地区的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