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部直属中唯二非双一流院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凡尔赛百态 2024-10-18 22:54:36

中国教育部直辖的高校共计76所,其中仅有4所未被列入211工程名单。

这四所学校分别是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

然而,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是双一流。

北京语言大学和国际关系学院,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唯二非双一流院校。

其中,国际关系学院被民间誉为四大官校之一。

总体而言,在教育部直属的76所高校中,

就属北京语言大学的表现最为逊色。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北京语言大学以承担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及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使命,成为“四非”并不出人意料。

北语曾寄希望于双一流建设的语言学领域,专注于汉语及其教学研究,与外国语学部关联不大。

众多鲜为人知的大学纷纷跻身“双一流”行列,而北京语言大学连全国最强的汉教专业都未能入选,这无疑让人费解。

作为教育部直属学校中的尴尬存在,在北京五道口的高校群中更是地位不显。

北语错失211工程,又遗憾地错过“双一流”,尽管拥有高分录取线,却未获得相应的地位和社会认可。

或许,只有在教授外国人汉语方面,尚能勉强支撑起一丝颜面。

外语热潮消退,当前各外语院校普遍面临挑战,并非仅限于北语。

北语原为政策导向型大学,其部分源自北外负责非洲留学生事务的部门,是官方指定的海外学子学习汉语之所,承载着国家在亚非拉、苏联、东欧乃至全球开展广泛文化交流的使命。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一独特优势不复存在。

在最新的双一流评选中,北语最自豪的对外汉语教学未能上榜,而北航的语言学科评级甚至超越了北语。

中文与外语教育日渐式微,北语的其他文科专业前景亦显黯淡,理工科发展又步履维艰。

北语若能回归昔日“小而精”的教学模式,专注于教授外国人汉语、中国人外语及部分优势专业,转型为研究型高校,不失为一条明智之路。

另一可行之策是将部分精华整合进一个研究所,通过与其他院校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另一个原因,现在高校都在拼科研。

北语有什么科研成果?有多少具有影响力的研究人员?就那些不是教外国人汉语就是教中国人外语的人,有几个会做科研的?研究并非教授语言那般简单,语言学亦非仅是学习语言。

本是一所小而精的学校,却非要将计算机、金融、新闻、国关、艺术等专业都开设齐全。

学科评估显示,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被评为B级学科,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则获得C级评定。

一所学校以国际汉语教育为定位,其评估实力本就不易,其中涉及的问题需从更高的视角审视。

这或许也是北语的困境所在:汉教并非一级学科,而是隶属于教育学之下,这使其在与师范类顶尖院校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北京语言大学最具争议的一点在于其双非身份却拥有与部分985、211高校相当的录取分数线。

这种双非背景带来的首个影响是,在某些专业领域内就业时处于不利地位。

一些对求职者要求较高的企业明确表示只考虑985或211高校毕业生,因此双非院校的毕业生在面对这类就业歧视时,可能会遭遇简历筛选的障碍。

然而,这一情况并非绝对,特别是在语言类工作岗位中,由于北语本身就是一所专注于语言教育的院校,其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不会受到歧视,更多地是基于个人能力和技能的竞争。

即便北语因此跻身双一流行列,对汉教专业学生的就业而言,实质性的益处可能并不显著。

对一个地方的回忆,往往与那里的人们紧密相连。

大学之美在于将一群志同道合、充满活力且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

北京语言大学亦不例外。

尽管其学术水平可能并非顶尖,却汇聚了许多怀揣梦想、志同道合的伙伴。

北语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这为学语言的同学提供了与外国朋友交流的绝佳机会,便于练习口语。

这样的环境让学生在未来遇到外国人时能够更加自信、从容地交谈。

此外,成绩优异的同学还有可能获得公费留学的宝贵机会。

这或许是北语最令人羡慕的特质了,诸位对此有何高见?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