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及其下辖各县,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拥有不同的名称,这些名称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廊坊市(古称侍郎房、廊房)
廊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祖先们早已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五代时,安次人吕琦(北宋宰相吕端之父)任后晋兵部侍郎,其家乡宅第院大房高,远近闻名,被当地人称为“侍郎房”,久之成为村名。村址在今廊坊市区的小廊坊一带。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日常讲话祛繁就简,逐渐把村名叫成了“郎房”。
清·乾隆十四年《东安县志》有“郎房,离城三十里,属东北路”的记载。至光绪年间,随着京山铁路的修建和通车,廊坊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业集散地。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京山铁路修通,在村西设站,写站牌为“廊房站”。铁路通车后,车站附近商贾云集,人口渐增,形成了以车站为中心的大村落,亦称“廊房”,并改称原来的“郎房”为“小廊房”。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在此地抗击八国联军,取得廊房大捷,使“廊房”名扬中外。
此后,“廊房”一名逐渐被广泛使用,并最终演变为今天的“廊坊”。中华民国三年《安次县志》有“廊房,距城三十里。三、八大集,五、十小集”的记载。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已载为“廊坊镇”。
安次区(古称安墟、安城县、东安县)
安次区历史悠久,古称安墟,据传黄帝曾经到过这里。安次之含义,史无定论,但据历代郡、县多以吉祥嘉言命名的规律,可以解释为“安定、平安”之处所、驻留之地,取“地方安定,人民安居”之意。
西汉高祖时期,安次正式设县。北魏时期改名为安城县,隋大业初年又复名安次县。元中统四年(1263年),安次升为东安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东安州降为东安县。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清代。
广阳区(古称与安次相关)
广阳区因地处广阔的燕山之南而得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境域在战国、秦、东汉时期均属广阳郡管辖。以广阳为区名,既符合其历史渊源,也与国内其他县、市以上名称没有重名,符合国务院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中关于地名命名的规定。
在历史上,广阳区与安次区有着密切的联系。唐武则天如意元年(692年),析安次、固安二县地设置武隆县,县治即今永清县城。后改名会昌县、永清县。这一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多次变更,但广阳作为其文化符号和历史记忆一直得以保留。
三河市(古称临泃县、蓟宝三、平三密)
三河市历史悠久,西汉至隋均为潞(路)县辖地。唐武德二年(619年),析潞县地置临泃县,因县治濒临泃河得名。贞观元年(627年)省入潞县。开元四年(716年)又析潞县地置三河县,治临泃故城。以泃河、洳河、鲍邱河三水流经县域而得名。
在历史上,三河市曾多次与其他地区组成联合县或抗日政权。如1938年三河县分别与蓟县、宝坻县和平谷县、密云县组成蓟宝三和平三密两个联合县,并建立了抗日政权。这些历史事件见证了三河市人民的英勇抗争和革命精神。
香河县(古称雍奴县、清化县、香河县)
香河县西汉至隋均为雍奴县地。唐天宝元年(742年)雍奴县易名武清县,此后今香河县地即为武清县辖域。五代时武清县入契丹。辽会同元年(938年),析武清、三河、潞县地置香河县。
香河县名的由来与城东的一条小河有关。这条小河俗名长沟,沟中多栽芰荷,夏秋之间香气馥郁,沁人心脾,故称之为香河。香河县由此而得名。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为宋收复后,宋徽宗赐名清化县,但不久又复名香河县。
大厂回族自治县(古称大场、城关)
大厂回族自治县历史悠久,明初朝廷在此设置马场,俗称“大场”。最早来这里居住的是孙姓和王姓家族,沿用“大场”之名。明嘉靖年间海姓先祖海南悉从沧州迁居此地。因海南悉在朝为官,随之而来的人逐渐增多,形成以海姓家族为主的小村落。
随着土地的开垦和农作物的收获,为区分麦收的打场,“大场”逐步演化成“大厂”。在历史上,大厂地区曾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和名称。如曾名城关等。但“大厂”这一名称最终得以保留并成为该地区的正式名称。
固安县(古称方城、固安)
固安县历史悠久,东汉至隋主要为安次、方城(隋改为固安县)两县辖地。据《太平寰宇记》记载:“隋开皇九年自今易州涞水县移固安县于此属幽州。取汉固安县以为名。”其含义以字义释为:“固”者稳固也,“安”者平安、安全也,取“江山稳固、人民平安”之意。
在历史上,固安县曾多次更名和变更行政区划。但“固安”这一名称始终得以保留并成为该地区的标志性名称。它象征着该地区人民的坚韧不拔和追求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永清县(古称会昌县、永清)
永清县历史悠久,唐武则天如意元年(692年)析安次、固安二县地设置武隆县,县治即今永清县城。后改名会昌县、永清县。因境内桑干河(今永定河)水流湍急、浑浊多沙、时常为患,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上请取沙漠永清(即永绝水患)之意为名。
在历史上,永清县曾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和名称。但“永清”这一名称始终得以保留并成为该地区的正式名称。它寓意着该地区人民希望永远摆脱水患、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霸州市(古称淤口砦、信安县、益津县)
霸州市历史悠久,西汉永光三年(公元前41年)在今境域东北部置益昌侯国,东汉初废并入安次县。东汉至隋主要为安次、方城(隋改为固安县)两县辖地。唐主要为永清县(含文安县地)辖地。
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在淤口砦置破虏军,景德初年改为信安军。金大定七年(1167年)信安军降为信安县。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在益津关置益津县。信安、益津二县此时均属中都路霸州。元初省信安县入益津县,中统四年(1263年)废益津县并入霸州。
在历史上,霸州市曾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和名称。但“霸州”这一名称在明清时期逐渐成为该地区的正式名称,并一直沿用至今。它象征着该地区人民的英勇善战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文安县(古称丰利县、文安县)
文安县历史悠久,西汉置县时取“崇尚文礼、治国安邦”之意命名为文安县。隋大业末年析文安、平舒(今大城)地置丰利县。唐贞观元年(627年)废丰利县并入文安县,并徙文安县治于丰利城(今县城)。此后文安县名一直沿用至今。
在历史上,文安县曾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和名称。但“文安”这一名称始终得以保留并成为该地区的标志性名称。它寓意着该地区人民崇尚文化、追求安定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