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一湖南老太太被告知:儿子已改名叫杨勇,现是兵团司令员

崔以安沧桑史 2024-11-23 13:42:53

世人皆知杨勇是开国上将,却鲜有人知他原名杨世骏,小名"统伢子"。1949年秋天,一位身着军装的侦察科长魏鸣森来到湖南浏阳县文家市镇,找寻一位名叫杨世骏的人的母亲。当地村民们对这个名字摇头不知,直到有位老者问道:"你说的是'统伢子'吧?"这位军人却一脸疑惑。最终,在村民们的指引下,他来到一位姓刘的老太太家中。当军人告知这位母亲:"您的儿子已改名叫杨勇,现在是二野五兵团司令员"时,老太太激动得泪流满面。这位普通的农村老太太,怎么会与一位兵团司令员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她的儿子又是如何从"统伢子"成长为叱咤风云的杨勇上将的呢?

少年立志从军

1927年的秋天,文家市镇上热闹非凡。毛主席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正在这里召开会师大会。当时的杨世骏还是里仁学校的一名学生,他和几个要好的同学早早地来到了学校操场。

"咱们爬上围墙去看!"杨世骏对同学们说。不一会儿,几个小伙伴就骑在围墙上,目不转睛地看着操场上的一切。

操场上,穿着灰布军装的起义部队战士们整齐列队,毛主席站在临时搭建的讲台上发表重要讲话。讲到激动处,毛主席说:"同志们!我们现在虽然只是一块小石头,但是这块小石头一定能砸烂反动派的大水缸!"

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杨世骏和小伙伴们也在围墙上拍起手来。这时,一个身穿军装的人注意到了墙头上的这群孩子,他正是特务连党代表罗荣桓。

大会结束后,杨世骏跑到罗荣桓面前,规规矩矩地敬了个军礼:"长官,我要参军!"罗荣桓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

"报告长官,我叫杨世骏,今年14岁,家住文家市镇中街。我在学校当儿童团团长呢!"杨世骏挺起胸膛。

"儿童团团长?不错啊!"罗荣桓蹲下身子,和杨世骏平视,"可是14岁还是太小了,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好好读书。"

杨世骏不服气地说:"长官,我家支持革命!我两个哥哥都参加了革命工作。您要是不信,可以去我家问问我娘!"说着就要拉着罗荣桓往家里走。

罗荣桓被这个倔强的小男孩逗笑了,就跟着他来到了家里。杨世骏的母亲刘世珍看到儿子领回来一位起义军的长官,连忙张罗着要做饭。

"长官,您尝尝我娘做的菜!"杨世骏说。刘世珍笑着端出一盘刚炒好的湘菜:"我们家开小饭馆,这点手艺还是有的。"

饭后,刘世珍对罗荣桓说:"长官,我们家世代穷苦,盼着能有个好日子。如果统伢子能参军打土豪分田地,那是再好不过了。可是他还小啊..."

罗荣桓听出了话中的担忧,对杨世骏说:"你看,连你娘都说你还小呢!这样吧,你先在学校好好读书,等长大些我一定来接你参军!"

第二天一大早,杨世骏就和几个同学爬上高升岭,看着起义部队向井冈山的方向前进。他们一直目送部队走到看不见为止。

回到学校后,杨世骏更加刻苦学习,还特意跟着老师学习了许多军事知识。每当听说井冈山的消息,他就会跑到高升岭上眺望远方,心里暗暗发誓: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去找罗荣桓同志参军!

三年后,17岁的杨世骏终于如愿以偿。1930年夏天,在当地苏维埃政府的推荐下,他被选派到彭德怀将军领导的红五军随营学校学习。临行前,刘世珍拉着儿子的手说:"统伢子,你要记住,打仗是为了让穷人过上好日子。你要像你爹一样,做个有骨气的人!"

杨世骏重重地点头:"娘,您放心!等革命胜利了,我一定接您去过好日子!"

踏上革命征程

来到红五军随营学校的第一天,杨世骏就遇到了一件难忘的事。教导员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挺直腰杆答道:"报告教导员,我叫杨世骏!"

教导员拿起笔正要登记,突然问:"'世骏'这个名字是谁给你起的?"杨世骏说:"是我爹给起的。他说这名字书香气重,盼着我能读书成才。"

"现在你是红军战士了,要有个响亮的名字!"教导员说着,将登记册放到一边。杨世骏立即说:"报告教导员,我早就想好了,我要叫'杨勇'!"

"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教导员问。杨世骏回答说:"红军战士要文武双全、忠勇兼备。我要做个有勇气的战士!"

从此,杨世骏就改名为杨勇。在随营学校里,他的表现十分出色,很快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时,他被分配到红八军政治部宣传队,担任分队长。

1931年春天的一个傍晚,杨勇带着一名战士回到文家市镇看望母亲。进门时,刘世珍正在院子里纳鞋底。看到儿子穿着崭新的军装回来,刘世珍又惊又喜:"统伢子,你可回来了!"

杨勇笑着说:"娘,您别叫我统伢子了,我现在叫杨勇!"刘世珍连忙让儿子进屋,又赶紧煮了一锅米饭。

饭桌上,刘世珍问道:"怎么改名字了?"杨勇解释说:"红军要有红军的样子。我这个名字朗朗上口,和'勇敢'的'勇'字一样!"

母子俩正说着话,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同来的战士一下子站了起来:"不好,是敌人来了!"杨勇立刻拉着那名战士往后门跑去。

敌人的子弹在身后呼啸。杨勇看准了前面的一条水沟,一个箭步跳了过去。可是身后的战友却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倒在了地上。

这是杨勇最后一次见到母亲。从那以后,他踏上了漫长的革命征程。在井冈山时期,他听一个同乡战友说,父亲已经去世,母亲在外帮人洗衣做工维持生计。

长征路上,杨勇随部队转战南北。有一次,部队在贵州某地宿营,当地百姓送来了自家种的青菜。杨勇抱着一捆青菜,对战友说:"这菜和我娘种的一样,又嫩又绿。"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杨勇跟随部队转战华北。一次战斗间隙,他抽空给母亲写了封信,托战友带回湖南。信中写道:"娘,儿子在外平安,您不要挂念。等打跑了日本鬼子,我就回来看您!"

这封信最终没能送到刘世珍手中。直到1949年,母子俩才有了第一次联系。当时,杨勇已经是二野五兵团的司令员,正准备率部南下进军大西南。

临行前,他派侦察科长魏鸣森回湖南打探母亲的消息。为了不惊动地方,他特意叮嘱魏鸣森:"你到了文家市,就说找杨世骏。那是我的本名,乡亲们都知道。"

从入伍那天算起,杨勇已经整整离家二十年。这二十年里,他从一名普通的红军战士,成长为叱咤风云的兵团司令员。而在家乡,人们依然记得那个叫"统伢子"的年轻人,和他那位含辛茹苦的母亲。

战场上的感人故事

1942年的一个寒冬,杨勇正带领部队在太行山区作战。一天晚上,通讯员递来一封信,是家乡浏阳一位老乡托人转来的。信中说,母亲刘世珍身体不太好,但还在坚持做工谋生。

杨勇立即抽出一张纸,写下一封家书:"娘,儿子杨勇在前线一切安好。这是我的一个月军饷,请乡亲捎给您买些补品..."信中夹着他积攒的二十块钱。

可是这封信在漫长的战乱中辗转了半年,才终于到达文家市镇。当地的地下党员找到刘世珍,将信和钱交给她。刘世珍拿着儿子的来信,却没有收下那二十块钱,而是说:"这钱留着给伤病员买药吧!"

1943年冬天,杨勇的一位战友李大勇在战斗中身受重伤。临终前,李大勇拉着杨勇的手说:"杨司令,我的家在陕北,有个年迈的母亲。这是我写给她的信,还请你帮我寄回去。"

杨勇将这封信贴身保管。一个月后,部队转移到陕北时,他专门派人绕道几十里,将信送到李大勇母亲手中。信中除了李大勇的遗言,还附上了杨勇留给这位老人的一个月军饷。

1945年抗战胜利后,部队驻扎在河南某地。当地百姓生活困难,杨勇带头捐出自己的津贴,还动员部队官兵捐献军饷,帮助当地贫苦农民渡过难关。

有位老乡感动地说:"杨司令,您自己都不容易,还帮助我们。"杨勇回答说:"我也是农民的儿子,深知老百姓的苦处。我的母亲现在还在湖南老家帮人洗衣做工呢!"

1947年,部队在山东某地遭遇敌人突袭。战斗中,一位姓张的战士为掩护杨勇,不幸牺牲。事后整理张战士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封还没来得及寄出的家书,信中写着想给家里寄钱买年货的愿望。

杨勇立即召集部队领导开会,决定从部队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连同张战士的遗物一起寄给他的家人。随信附上的钱,正好是张战士想给家里的数额。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一天,杨勇从战俘口中得知,敌军中有个叫王德山的士兵,竟是文家市镇的乡亲。杨勇马上派人将王德山找来,得知他是被国民党抓壮丁来的。

王德山告诉杨勇,临走时曾见过刘世珍,老人身体还好,就是总念叨着要儿子平安。杨勇让通讯员取来纸笔,写下一封信,让投诚的王德山带回家乡。信上写着:"娘,再等等,等我们打到南京,儿子就回来看您!"

这些年来,无数战友的鲜血洒在了革命的道路上。每当看到战友们写给家人的信件,杨勇就会想起远在湖南的母亲。他常对战友们说:"咱们是人民的子弟兵,要时刻记着为人民打江山。我们的亲人,就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

将军归家省亲

1949年深秋,杨勇带着几名警卫员从江西慈化镇出发,踏上了回乡探亲的路。路过高升岭时,他让部队停了下来。

"看,那棵大树,"杨勇指着远处说,"就在那棵树下面,我家的老房子还在那儿。"说着,他带头往山下走,专挑着小路走。

一名警卫员不解地问:"司令员,咱们为什么不走大路?"杨勇笑着解释:"在我们这儿有个规矩,当官的回家要放鞭炮迎接。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不搞这一套,走小路悄悄回去就好。"

走进文家市镇,街道两旁的房子还是老样子。杨勇轻车熟路地拐进一条小巷,来到家门前。他推开吱呀作响的老门,看见母亲刘世珍正在院子里晾晒衣服。

"娘!"杨勇喊了一声。刘世珍转过身来,看见一群穿军装的人站在院子里,吓了一跳。杨勇快步上前:"娘,我是统伢子啊!"

刘世珍定睛一看,这个高大的军官虽然和记忆中的小伢子差别很大,但那双眼睛却是那么熟悉。她颤抖着说:"统伢子,真的是你?"

母子相认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文家市镇。街坊邻居纷纷赶来看望。一位老人说:"统伢子,你娘这些年过得很苦啊!"另一位邻居接着说:"是啊,她一直靠帮人洗衣做工过活。"

杨勇转身对警卫员说:"你们去买些肉菜回来,今天我要亲自下厨,给娘做顿饭!"

刘世珍连忙阻拦:"使不得,使不得!你是当官的,怎么能做这些事?"杨勇笑着说:"娘,我就是您的统伢子,您看我这手艺可有长进!"

灶台上很快热气腾腾。杨勇一边炒菜一边说:"娘,记得小时候您总说我只会添乱,现在您看,我能给您做一桌好菜了!"

饭桌上,刘世珍问起这些年的情况。杨勇说:"打仗的事就不说了,我给您讲讲我成家的事吧。我爱人叫林彬,是山东人,现在已经有两个孩子了..."

听到儿子已经成家立业,刘世珍笑得合不拢嘴。她说:"你爹要是在天有灵,看到你现在这样,一定很欣慰。"

杨勇在家住了五天。这五天里,他白天陪母亲说话,晚上就和母亲一起做些家务。有时还带着母亲在镇子上走走,给母亲买些新衣服。

邻居们看到这个当大官的儿子如此孝顺,都交口称赞。但杨勇总是说:"我这些年没能尽孝,现在做这些都是应该的。"

五天很快过去,部队要南下了。临别时,刘世珍拉着儿子的手说:"统伢子,家里的事你不用操心,你要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记住你爹的话,要做个有骨气的人!"

杨勇答应着,转身走出了家门。他没有走大路,依然带着警卫员走小路离开了文家市镇。直到翻过高升岭,他才回头望了一眼家的方向。

晚年至孝故事

1959年春天,从朝鲜战场归来的杨勇被任命为北京军区司令员。安顿下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妻子林彬去湖南接母亲来北京。

林彬第一次见到婆婆刘世珍,老人还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手上满是劳动的痕迹。林彬搀扶着婆婆上火车时,老人一直说:"使不得,使不得,我这样会给你们丢人。"

火车到达北京站时,杨勇早已带着孩子们在站台等候。三岁的小女儿好奇地打量着眼前这位陌生的老人,问道:"妈妈,这是谁啊?"

林彬说:"这是婆婆,是你爸爸的妈妈。"小女儿睁大眼睛:"啊,爸爸也有妈妈啊?我还以为只有小孩子才有妈妈呢!"这话逗得大家都笑了。

回到家里,刘世珍看见屋里的陈设,连连摆手:"太铺张了,太铺张了!"她坚持住在最小的房间里,还要自己动手收拾屋子。

杨勇买了几大捆麻,让母亲在闲暇时搓麻绳。刘世珍高兴地说:"这个我在行,我这双手就没闲着的时候。"每天傍晚,她都要坐在院子里搓麻绳,直到天黑才肯休息。

有一天,林彬发现婆婆总是很早起床。原来,老人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扫院子、擦地板。林彬劝说:"妈,您年纪大了,这些活让保姆来做就行。"

刘世珍却说:"我这一辈子都是自己的事自己做,闲不住啊!再说,你们当官的人家要讲究节约,多一个用人就多一份开支。"

一次,有位首长来杨勇家做客。看见刘世珍在院子里劳动,便说:"老人家,您就安享清福吧,让年轻人来做。"刘世珍连忙回答:"我这一辈子就是靠这双手过活的,现在还能动,就不能闲着。"

虽然儿子当了大官,但刘世珍始终保持着节俭的作风。她常对孙子孙女说:"你们爷爷就是因为参加革命才牺牲的,你们要记住,要像你们父亲一样,为人民服务。"

1962年,刘世珍坚持要回湖南老家。她说:"城里生活我实在不习惯,还是回乡下自在。"杨勇知道拗不过母亲,只好亲自送她回去。

临别时,杨勇说:"娘,您要保重身体,我一有空就回来看您。"刘世珍笑着说:"你要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不用想着我。"

1964年,刘世珍在老家病逝。当时杨勇正在处理重要军务,无法回乡料理丧事。亲戚们给杨勇发电报,说要办得隆重些,还说要请戏班子唱三天戏。

杨勇立即回电:"丧事一切从简,按照母亲生前的作风办。"他只寄去200元钱买棺木,并嘱咐:"老人入土为安就好,不要铺张浪费。"

这位一生节俭、坚韧的母亲,用她的言传身教,培养出了一位人民的好将军。她的一生,正如她常说的那句话:"要做个有骨气的人!"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