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UKPDS,二甲双胍早期强化控糖的遗留效应可持续终生

星弘康康 2024-08-19 17:08:40

编者按

刚刚结束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次内分泌学学术会议(CSE2024)上,本年度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科学年会Banting奖得主——牛津大学拉德克利夫医学院糖尿病试验中心Rury Holman教授受邀作大会报告,面向众多中国内分泌同行分享了其“糖尿病科学和试验的一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占据了Holman教授此次大会报告的重要篇幅。

UKPDS历时长达44年,共分3个阶段——为期20年(1977-1997)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期[1]、10年(1997-2007)的RCT后随访期[2]以及14年(2007-2021)的英国国家卫生服务(NHS)监管的延长RCT后随访期[3](图1)。在此期间,研究成果不断产出,今年发表在Lancet杂志的UKPDS 91研究[3]结果证实,超重或肥胖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早期强化血糖控制,可产生接近终生的遗留效应。借此契机,我们一起了解UKPDS最新研究成果。

图1. UKPDS 44年研究历程[4]

UKPDS随访10年后,

为何又继续随访14年?

UKPDS RCT阶段主要结果显示,与常规血糖控制相比,二甲双胍强化血糖控制可使任何糖尿病相关终点、全因死亡和心肌梗死的相对风险分别显著降低32%(P=0.0023)、36%(P=0.01)和39%(P=0.01)[5]。

1997年RCT结束并停止随机治疗方案后,所有存活的参与者进入为期10年的RCT后随访,并根据其临床需求返回社区或医院进行糖尿病治疗。RCT后10年随访首次发现了血糖和二甲双胍的遗留效应[2]。尽管并未尝试维持患者先前随机分配的治疗策略,二甲双胍强化降糖仍然使参与者的任何糖尿病相关终点、全因死亡和心肌梗死的总体相对风险分别显著降低21%(P=0.01)、27%(P=0.002)和33%(P=0.005)。

为了确定血糖和二甲双胍的遗留效应随时间推移而减弱的程度,使用常规收集的NHS管理数据,将RCT后随访时间又延长14年,评估7个预设综合临床结局:任何糖尿病相关终点、糖尿病相关死亡、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周围血管疾病、微血管疾病[3]。因此,UKPDS在为期20年的RCT结束后,随访时间共计24年。

UKPDS长达44年研究历程证实,血糖和

二甲双胍的遗留效应并未减弱,持续存在

截至2021年9月30日,有66.7%的参与者死亡,仍存活者的平均年龄为79.9岁,总体随访从66972人年增至80724人年。

最新UKPDS 91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血糖控制组相比,RCT后最初10年随访发现的血糖和二甲双胍的遗留效应在之后延长随访14年期间并未减弱。随着时间推移,7个预设综合临床结局的Kaplan-Meier曲线的分离程度并未减小,累积风险比(HR)似乎保持不变(图2和图3)。

图2. 二甲双胍强化血糖控制组和常规血糖控制组4个预设综合临床结局(任何糖尿病相关终点、心肌梗死、微血管疾病、全因死亡)的Kaplan-Meier曲线和HR

图3. 二甲双胍强化血糖控制组和常规血糖控制组3个预设综合临床结局(糖尿病相关死亡、卒中、周围血管疾病)的Kaplan-Meier曲线和HR

具体来说,与常规血糖控制组相比,二甲双胍强化血糖控制组的全因死亡、心肌梗死、任何糖尿病相关终点、糖尿病相关死亡的总体相对风险分别显著降低20%(P=0.010)、31%(P=0.003)、18%(P=0.025)和25%(P=0.016)(表1)。在随访期间未观察到卒中、外周血管疾病或微血管疾病风险的显著降低。

表1. 参与者RCT后随访24年相较基线的临床结局变化

应如何解释这一遗留效应呢?Holman教授在报告中提到,UKPDS首次在T2DM患者中描述的遗留效应与DCCT/EDIC研究[6,7]首次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描述的代谢记忆相似,并且可能具有相似机制。这种遗留效应可能由早期暴露于高血糖所驱动,有多种机制介导,包括氧化应激、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蛋白生成、增强促炎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学变化等[8,9]。Holman教授表示针对前两种机制的干预不太可能带来20多年持续获益,他更倾向认同表观遗传学变化,并认为值得进一步研究。二甲双胍遗留效应的幅度更大,表明可能存在额外的二甲双胍相关保护机制。

临床启示:T2DM确诊后尽早控糖达标,

能够最大限度降低相关并发症终生风险

Holman教授指出,早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引起不可逆的病理生理变化,从而永久增加糖尿病并发症和过早死亡的风险。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早期强化血糖控制,其遗留效应在UKPDS干预试验结束后24年随访期间几乎保持不变。UKPDS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强调了T2DM患者确诊后尽快将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水平并长期维持的重要性,从而最大限度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终生风险。

参考文献

1. UKPDS Study Group. Lancet. 1998; 352(9131): 837-853. UKPDS 33

2. Holman RR, et al. N Engl J Med. 2008; 359(15): 1577-1589. UKPDS 80

3. Adler AI, et al. Lancet. 2024 Jul 13;404(10448):145-155. UKPDS 91

4. Holman RR. The Science of Diabetes and A Life of Trials. Presented at Special Lectures and Addresses - Outstanding Scientific Achievement Award Lecture and Banting Medal for Scientific Achievement Award Lecture. 2024 ADA Scientific Sessions in Orlando, FL, USA. June 24, 2024.

5. UKPDS Study Group. Lancet. 1998; 352(9131): 854-865. UKPDS 34

6. DCCT Research Group, et al. N Engl J Med. 1993; 329(14): 977-986.

7. Nathan DM, et al. N Engl J Med. 2005; 353(25): 2643-2653.

8. Haythorne E, et al. Nat Commun. 2022; 13(1): 6754.

9. Reddy MA, et al. Diabetologia. 2015; 58(3): 443-455.

1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