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以托物寄情怀的诗歌作品总是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这类作品有点像古诗里的咏物之作,由于揉和了现代诗的各种技巧与古咏物之作呈现出迥然不同的内容形式和风格。比如本期为诗友们分享她的一首近作《云》。
《云》
诗 / 余秀华
天上之物,也是远方之物
易逝的,都恶狠狠地存在过,存在着
喜欢天空的人和它都有过交情:倾慕一颗善变之心
它是个孩子,是开花的树
是噗噗落下的果。是敞开的坟墓
是它本身,长长的尾音被风吹散
是一个望着天空的人丢进去的
是谜
是自动放弃的闭合
与一个在地上流浪的人相比
它多出的是
好端端的白
-------把自己也瞒过去的白
女诗人余秀华喜欢写云。作为她诗歌中的意象,云被她赋予了很多意义和内涵。比如在《九月的云》她这么写:“下午,我被这几朵云摁住呼吸 / 满场的稻子沉默 / 悬在屋檐的丝瓜不语”。云朵竟然变得沉重有力起来——其实是诗人的心在仰望云朵时忽然被打动了,自己要是能像云朵一样该多好,这是诗人对天空和远方的深切向往。
余秀华这首作品算是一首短诗,总共十三行。这首诗可以分成三节来读。前三行当一节,后四行为第三节,中间的六行为第二节。
诗一开头就为主题意象定下无限的想象之境:天上之物,也是远方之物。
一个诗人如果只有丰富的语言技巧而缺乏丰富的想象力,那么诗人的作品将缺乏灵动感和形象性。正如美国诗人卡尔.桑德堡所说的,诗歌是盛放着满满幻想的一个盒子,这个盒子被事实的皮带扣得紧紧的,却总在蠢蠢欲动。更确切地说,诗就仿佛一个充满故事能在时空中随意来回穿梭的月光宝盒一样。
当你读到“天上之物”时,想到的不止是云,还有鸟,星辰,等等,自然赋予它们以人心向往的自来自去的自由自在,让人们称羡不已。余秀华的诗句不以华丽的辞藻为能事,而以根源于现实阅历过的沧桑生活为写照,为真情,并化之为自然质朴的新诗作品。
天上的事物是高高在上的,不轻易卷入人间,常常让人感动、羡慕、憧憬。因此,诗人以为云朵也是人们的诗与远方。第二行诗涵盖了云朵的生涯特点,并赋予它以人的个性:“易逝的,都恶狠狠地存在过,存在着”。
云朵确实是易变易消逝的事物之一,但在女诗人眼中它们显然具有一种努力生存的姿态,而不像从前的她自己那样巴巴地活着,卑微地活着。这云是女诗人眼中的自己的映像——不管活多久,至少应该轰轰烈烈地变换着姿态来好好活上一回。这里的“恶狠狠”是对一种努力拼搏、奋力而为的狠劲的形容,并非贬义。
从这前两行的用词择字风格来看,女诗人是一贯于使用那些铿锵有力的字眼来表达自己厚重的情感的。这个择词习惯不止于使用各种形容词,比如这首《云》里的“恶狠狠”三字,而在动词的选择上也同样有力度,比如“我被这几朵云摁住了呼吸”中的“摁”字,多次出现在她的诗句中。通常,在一首作品里多用动词比用形容词和其它虚词更能准确、形象地传情达意。
一个喜欢天空的人是期盼自由飞翔的人。还记得余秀华在其作品《向天空挥手的人》中这样写道:“突然,她举起了手,向天空挥动 /一直挥动。直到一棵树把她挡住”。这个“她”就是女诗人余秀华自己——一个向往天空的人。第三行写出了云与女诗人自己的亲密之情,相近相仿之意:“喜欢天空的人和它都有过交情:倾慕一颗善变之心”。
是的,诗人寓情于云,寄心于云,全在于她对云朵的倾慕。由此,在第二节里女诗人用了大量笔墨,倾情地思考云朵的各种象征意义。于是,就有了她连续使用几个比喻句来突出云朵作为一个生命历程中的各种形象的排比句式。
在第二节的六行里女诗人如痴似醉地抒发着自己对云朵的感觉。前四个比喻按生命的轨迹来写云的生涯:“它是个孩子,是开花的树 / 是噗噗落下的果。是敞开的坟墓”。
在云朵的这四个形象里,孩子和开花的树会让人想起他们的天性,而他们的天性也正是诗人心中云朵的天性。儿童的天真、顽皮,花树的鲜妍夺目,都透露着生命的朝气勃勃和活力无限。这些无疑叫人流连忘返。
成熟也是消逝或死亡的开始,比如盛开的花,成熟的果,老去的人。一朵云有消逝的时候,总是在不经意间,或者一刹那间。女诗人以果子的噗噗落下来增加云朵消逝的力度之强,是她心中的不舍和沉重至极的主观感觉,而实际上云的消失是无声无响的,这里有夸张的手法,正是诗歌语言艺术化的特征之一。
有灵性的生命总是对死亡有一种预感。至于惧或不惧,是对生命的看淡或看透。女诗人是无惧的,看得透的。因此,云朵的诱惑是敞开的坟墓,被诗人平静地写入诗中,是对生何忧、死何惧的清醒感悟。
这两行里的三个动词于平静的记述中令诗句有着内敛的节奏和张力,读起来意味厚重,和接下来的四行里的每一行相照应:“是它本身,长长的尾音被风吹散 / 是一个望着天空的人丢进去的 / 是谜 / 是自动放弃的闭合”。
云无踪时本无声,自生自灭,它只是它本身。诗人写它消失的时候还带着尾音,是诗人感觉的变异,无论是欢快还是痛苦都代表着它的生命情感性特征的结束,是女诗人的微微惋惜的心声。
一个人怎么可能把一朵云丢进天空呢?现实是不可能的,但是在诗歌里,在幻思里,诗人完全可以心随云动,同随风吹,这是仰望云端的余秀华的特别感觉。。正如英国诗人所写的:“当我仰望天上的彩虹 / 我的心就砰砰跳个不停”。
如果对万事万物都不了解,它们都会是一个谜。如果不能感受到云朵的生命和情感的诗性特征,比如它像个孩子,像花树,等等,那么一朵云就是一个谜,像一个陌生人。
生命本来就是一个闭合的过程,你干不干涉它,它都会自动地关上、放弃,婉拒干涉。
第三节是女诗人对自己和云的真实比照。在地上流浪的人是个饱受人间烟火熏陶的人,需要接受世俗的洗礼和打磨,而云彩的白只是一种理想和美好,让人不知不觉里为它痴迷,以至于忘记自己还在人间,瞒得自己也飘飘然,如天上之物,远方之物。
关于余秀华这首《云》,诗友们感觉写得怎么样?欢迎一块交流讨论。欢迎关注白马侃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