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晚清通缉犯,迁徙海外租借土地999年,建起另一个“中国城”

谈谈旧历史 2024-10-14 16:50:51

前言

众所周知,对于人民来说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经济条件,从清朝末年开始我国就一直在走下坡路,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有好转。而在这期间连绵不断的战乱让人们苦不堪言,可有一千多人在一名清政府通缉犯的带领下,却远离了世间的战乱,远渡重洋在一个小岛上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中国”过起了“养成系”的日子。

这个“通缉犯”为何有这么大的本事?这个神秘的地方又在哪里?

传教徒变通缉犯

1900年,一个操着英文的中国人与一位白人在短暂的商议着土地使用的合同权限,随着两个人简单的签订仪式完成,婆罗洲岛被捕的一处荒地,成为了他心中所想的“世外桃源”。

而签订合同的中国人正是黄乃裳。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本来这辈子都不会再有什么出头之日,偶然一次,他接触到了基督教,听着对方口中关于上帝和圣经的解释,不自觉就被吸引住了,而后他经过慎重的考虑和了解后加入了基督教,成为了一名教徒。

对于基督教他的理解则是“苦难的救赎”,这不光救赎了他自己,他相信也能救赎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他跟着牧师努力学习,去往各地进行传教。也正是因为圣经的起源来自于国外,为了能够更好地学习他便自己自学了英文。

母亲去世给了他更大的动力,传教这件事刻不容缓,他需要让更多的人理解并接触到基督教。在传教的过程中,他很快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信奉基督教的人那么多,可有文化的人却没几个,因此自己能理解的东西想要传授给别人就成了一件难事。而除此之外他发现,每次传教被拒之门外的理由则是嫌弃他们是“野路子”,说白了就是没身份,不像外国人一样穿着长袍留着大胡子,也更没有什么能拿的出手的身份。

穿的破破烂烂磕磕巴巴的给人家讲道理讲理想,这不被人接受不是在预料之内的吗!意识到这个问题后,黄乃裳则决定走上仕途——先去科举。要说黄可真是个自律的人,决心下的快执行的也是相当速度,为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先能自学英文,后能科举考试,他先中了秀才后觉得“学历”不高,而后接着又中了举人。这样有毅力的人当然是能成大事业的。

这下能好好的将自己的传教事业做大做强了。可进入了官场后他发现,“让中国人好过”这件事好像并没有那么简单,而在自己弟弟帮着清政府在海上作战牺牲后他也明白了,上帝根本管不了这个事儿。

这可怎么办才好,也就在这个时候他结识到了改变他一生的男人——康有为。

其实康有为的这个人当时的思想很简单,与黄乃裳不谋而合,就是想要“救中国”,这下黄乃裳一听来劲儿了,这不是找对人了嘛,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跟错了人。

也许是英雄生不逢时,也许是黄乃裳在救中国的路上频频看错了人,康联合许多人想要变法,可谁知道这个时候他自己中了举人,在当官和变法两条路上,他显然将同伴给“卖了”。“公车上书”不告而吹。

一直到后来,人们的思想并未得到开化,还是在遭受着封建社会帝制的荼毒,戊戌变法不告而吹,那些世家子弟有志之士或是就义,或是保存实力去往国外深造,向黄乃裳这种没权没钱没势的“三无人员”,在面对清政府的通缉令,只能逃之夭夭东躲西藏了。

寻找“新世界”

可这样藏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于是他听说可以通过“偷渡”去往国外,这样清政府无法管辖,就算是知道他在哪也拿他没有办法了。

在得到这个小道消息后的黄乃裳并未这样做,回到家中他冒出了一个新奇的想法:“如果能光明正大的偷渡,那是不是人人都能避免受到清政府的荼毒了?”

他不光想着自己,也想着自己的父老乡亲。抱着这个想法他辗转各地,专门寻找可以供他们生存的地方,专门寻找那些洋人不要的荒地,这样更有谈判的筹码,也是在此时当初学习的英文派上了用场。

多次的寻找下他打听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诗巫,这个地方曾经也有中国人在此生活过一段时间,但由于天然灾害便不了了之,但这也恰好说明了这是块能生存的地方。这里曾经是一个小村庄,离国内大陆也算是比较近,身为福州人的他们也能够实现来往的愿望。

有了看中的地方,黄乃裳则和洋人展开了谈判,不同于以往的移民,黄展现了自己强大的政治认知,他们商议,移民过来的中国人一定有自己的自由,包括人民权利,和大陆的来往以及信仰等等,更让人为之惊叹的则是他合同中那条“享有999年的使用权”。

这个999看起来是一个年限,但实际是遥不可及,毕竟当时全世界都在打仗,明天都不知道会发生升,更何况999年后呢?

带着这份“合同”黄乃裳回到家乡,大肆宣扬了自己“移民”的想法,跟着他走的一共不到一百人,而在赶路的过程中就有二十多个人中途放弃,为此最早的这一批只有七十二个人。第一批这些人可以说是一个微形社会,什么职业的人都有,所以建设起来也比他想象当中要顺利的多。

而在往后陆陆续续的人都移民过来,共计有1118人,黄乃裳带着这些人开始经营这个“新世界”,他们过上了远离国内纷争的日子,开荒种地建造农舍,学校、医院、商店一个都不能少,在他们共同的努力下,小日子过得十分悠然自得。

热血青年难改初心

清政府倒台的消息传来,黄乃裳的那颗心又一次躁动了起来,他不是通缉犯了,他可以再次回报祖国了,于是他不在贪恋这里悠然的小日子,选择回到国内参加革命战争。

回到国内他立刻寻找当年认识的三五好友,告知他们自己的想法,一定要结识一下大名鼎鼎的孙中山先生,和他促膝长谈一番。而回到国内的他也明白了当年害他变成通缉犯的康有为如今却成了阻碍国家发展的害虫,他加入了同盟会,揭开了当年康的骗局,为革命事业到处奔走宣传。

除此之外,他还提议了一些对国家有利的好建议和提案,他深知现在的农业发展是个大问题,多少人因为战争吃不起饭饿死,但他绝对不赞同用种鸦片来换取苟活的机会!这不是自己人害人,自食恶果的行为吗?!他亲自去往一线了解情况,同时也置身于教育行业培养国家的下一代。

然而这样的一位忠心为国的有志之士却因太过劳累身体不堪重负,他辞去了自己的职务选择告老还乡,可这样伟大的革命家,那些反革命人士不会放过他,随着袁世凯上位,黄乃裳也和大多数革命家被囚禁。

身体的操劳加上囚禁的折磨,黄乃裳不堪重负,最终病逝。

从荒地走向辉煌

黄乃裳在国内为革命奋斗的日子里,诗巫也逐渐发展的十分有样子,走向了繁华。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不断的尝试最适合的农作物,发现橡胶树是最适合生存下来的植物,橡胶无论在哪个行业是被需要的产物,产出来的橡胶可以出口给各个国家,所以便想着出口之计。

四面临海的他们则开始发展船业,从刚开始的小渔船,到后来的大木船,随后引进了造船技术一直到建造铁船和货轮。而他们虽未参与过国内的战争,但身为中国人的他们并未忘记祖国,在黄乃裳的带领下他们将这片荒地建设的生机勃勃,一派繁荣景象。

而赚取的钱财,除了他们向当年签订合同的洋人还的贷款以外,留下生活费后他们将剩下的钱全都邮寄给了国内,当时国内还属于漫漫无期的战争时期,这些钱自然也都用到了建造部队中。

结语

如今的诗巫属于马来西亚砂拉越州的省会,其发展建设也十分繁华,这里面还居住了许多当年移居过来的华人后代,这些后代也会学习汉语,这里也被他们称作“新福州”,在当地也有关于黄乃裳的纪念馆,以供人们缅怀这位爱国英雄。

当年移居人的勇气属实令我们敬佩,黄乃裳以及他们身上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致敬!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