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了我国第一型通用机枪的356厂,也曾设计风靡云南的“春花”牌自行车

世界的多重视角 2025-01-15 16:28:11

356是该厂建国之后的代号,实际上该厂的历史很悠久,可以追溯到民国初期。

1914年,滇军的创始人之一唐继尧,在昆明海口镇创建一座兵工厂,称为海口兵工厂。在之后的20多年时间里,该厂的发展很不错,能制造步枪、轻重机枪、迫击炮等武器,子弹的日产量能达到30万发。在龙云执政时期,从法国和捷克购买了大量武器。再加上海口兵工厂的生产,滇军的火力配置在国内属于比较高的。比如主力60军,可以做到每个步兵连有捷克式轻机枪6挺、掷弹筒3个,每营有哈奇开斯重机枪1连6挺,团迫击炮连有81毫米迫击炮4门。

据说是海口兵工厂自行设计、制造的高射机枪

抗战爆发后,东南沿海沦陷,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迁入云南。为坚持抗战,国民政府制定了《西南西北工业计划》,确立了以西南为中心的大后方经济战略。在这个计划指导指导,西南地区的军工被统一整编。1939年1月1日,昆明军事光学器材工厂正式成立。该厂也称为第22兵工厂,是当时我国唯一的光学仪器厂,可以生产各类望远镜、炮队镜等光学产品。1939年4月,经龙云政府同意,兵工署将海口兵工厂正式更名为第51兵工厂。1940年10月,为躲避敌机轰炸,第22兵工厂将全部人员器材撤往昆阳海口镇。1942年1月,为节约经费和统筹管理,相距不远的第22兵工厂和第51兵工厂合并,改称第53兵工厂。第53兵工厂算是民国时期最大兵工厂之一,至1945年抗战胜利,该厂先后生产机枪15000余挺,修理火炮970余门、轻重机枪8000余挺、步枪2200余支,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巨大贡献。

兵工厂的很多车间都在山洞里

1949年12月9日,卢汉宣布起义,第53厂响应起义。随后3个月,第53厂赶制轻机枪200挺,指南针500具,于1950年2月20日献给入驻昆明的解放军第四兵团,机枪上刻有“献给伟大的人民解放军字样”。

1950年3月8日,第53兵工厂由昆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1950年10月1日,第53工厂被拆分:原来的第22兵工厂改名为国营298厂(对外通信地址昆明海口300号),还是负责光学仪器的生产;原来的第51兵工厂改名为国营356厂(对外通信地址昆明海口200号),继续负责枪支的生产。国营298厂的另外一个名字是“云南光学仪器厂”,356厂的另外一个名字是“云南西南仪器厂”。1965年,按照国家“三线”建设安排,云南国营356厂部分设备和职工迁至重庆关坝镇兴隆村的一条山沟里,组建国营兴无机械厂。建国之后,356厂继续研发了多款轻武器,很多都是中国轻兵器发展史的“第一”。1960年,该厂开始设计我国第一型7.62毫米通用机枪,代号“608项目”。1967年,枪支定型,命名为67式轻重两用机枪。67式(包括后来的改进型67-1式和67-2式)大量装备了解放军陆军,并参加了80年代的对越战争。

后来的88式5.8毫米通用机枪,02式14.5mm单管高射机枪,都出自356厂。

改革开放之后,在军队订单大量缩减的情况下,356厂也开始军转民,生产了很多民用品。

80年代风靡云南的“春花”牌自行车,就出自该厂。

另外,还研发生产了部分民用步枪、狩猎步枪,出口到北美、欧洲等地。

2002年3月,356厂整体改制为云南西仪工业有限公司。

2005年3月,又变更设立云南西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000265.SZ),上市后成为目前A股市场唯一的枪支生产企业。

原356厂在西南山洞里的旧厂址,已经被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为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

0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