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在21世纪的青岛,竟然还有人住在抗战时期遗留下来的炮楼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家人还在这里扎根了五代人,整整58年。这栋位于李沧区永安路39号的炮楼,见证了孙家几代人的酸甜苦辣,也浓缩了中国社会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年代的巨大变迁。
他们为何会选择住在炮楼里,这当中究竟有何缘由
战争的阴影与艰难的开端(1938-1962)
1938年日军侵占青岛,这座海滨城市成为了他们重要的战略据点。为了保障军事需求,日军在李沧区修建了一座变电站,为其侵略行径提供能源保障。
为了守护这座至关重要的变电站,一座坚固的炮楼应运而生。这座炮楼并非简单的防御工事,它采用了大量的花岗岩加固,墙体厚度惊人,平均厚度达60厘米,最厚处甚至达到72厘米,足以抵御子弹和炮火的攻击。
墙体上密布着射击孔易守难攻,为日军提供了绝佳的防御位置。这冷冰冰的建筑,从诞生之日起就烙上了战争的印记,预示着它将见证一段不平凡的历史。
时间来到1962年新中国成立已十余年,百废待兴,住房问题尤为突出。孙从孝的父亲当时在电厂工作,一家12口人挤在一个仅20平米的小宿舍里生活空间逼仄,举步维艰。
为了解决孙家的住房难题单位想破脑袋,绞尽脑汁。最后目光落在了那座废弃的日军炮楼上。在那个年代,资源匮乏,任何可利用的资源都不会被轻易放过。
炮楼虽然并非理想的居住场所,但其宽敞的空间对于人口众多的孙家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于是,这栋原本用于战争的建筑,摇身一变,成为了孙家的新居。
这在当时并非个例,许多国有单位都将废弃的炮楼修整后分配给职工居住,这既是无奈之举,也是时代背景下的特殊产物。
搬进炮楼对孙家来说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这座军事堡垒,内部结构简陋,与舒适的住宅相去甚远。
为了让炮楼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孙家开始了艰苦的改造工程。首先要解决的是地面问题,由于年久失修,炮楼内部地面坑洼不平,必须重新填平抹光滑。
其次是那些碍手碍脚的铁栅栏,它们是炮楼军事功能的遗留,对日常生活来说却是累赘,必须拆除。为了方便上下楼,孙家还在楼梯上安装了扶手。
窗户也是个大工程,原本的射击孔和视野窗大小不一,位置也不合理,需要重新规划和改造。最终,孙家只开了三个窗户,因为60厘米厚的墙体实在难以攻克。
他们并非不想多开几个窗户,但炮楼的墙体是用石头堆砌而成,没有承重结构,贸然开凿可能会导致墙体坍塌,危及全家安全。在有限的条件下,孙家只能因陋就简,尽力将炮楼改造成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家。
在炮楼里的生活与时代的变迁(1962-2012)
尽管孙家对炮楼进行了改造,但其居住体验依然难以与普通的住宅相提并论。厚厚的墙体虽然坚固,却也带来了诸多不便。
夏天炮楼内部如同蒸笼一般闷热难耐,即使打开仅有的三个窗户,也难以驱散暑气。冬天,炮楼又变成了冰窖,寒气逼人。
在那个没有空调和暖气的年代,孙家只能依靠简陋的取暖方式来抵御严寒。夏天,他们用蒲扇驱赶暑气,在炮楼外乘凉;冬天他们烧炭取暖,但由于通风不良,屋内常常弥漫着刺鼻的烟味和煤气味,让人呼吸困难。
在这样的环境下孙家十几口人生活得并不舒适,但他们并没有抱怨,反而对能有个容身之所感到庆幸。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够拥有一个三层小楼,已经算是不错的待遇了。一家人围坐在一楼的圆桌旁吃饭,小小的空间里充满了家的温暖,也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家在炮楼里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1975年爷爷奶奶相继离世,孙从孝成家立业,从父亲手中接过了这座炮楼的“接力棒”。
年轻的孙从孝不像老一辈人那样“将就”他决心对炮楼进行更彻底的改造。他将三楼改造成了一室一厅,并将楼下的公厕改造成了家用卫生间,极大地提升了居住的舒适度。
随着孩子的出生,孙从孝更加意识到改善居住环境的重要性。他发现炮楼外墙上的弹孔虽然不大,却可以用来穿电线和水管。
于是他巧妙地利用这些弹孔,将水电设施引入了炮楼的各个楼层,解决了用水用电的难题。这小小的举动,不仅改善了生活质量,也体现了孙从孝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
尽管孙从孝在改造炮楼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但有一个难题始终困扰着他,那就是冬季取暖。在那个年代,北方地区的冬季寒冷而漫长,没有暖气的生活异常艰辛。
孙从孝也曾尝试安装暖气,但由于炮楼墙体厚实结构特殊,普通的暖气安装方法根本行不通。暖气管道比水管粗得多,无法穿过狭小的弹孔。
而直接在墙上开孔又存在巨大的风险,可能会破坏炮楼的结构,甚至导致坍塌。无奈之下,孙从孝一家只能继续忍受冬季的寒冷。
直到90年代青岛市开始普及暖气,孙从孝看到了希望。然而施工队在勘察了炮楼的结构后,也束手无策。
他们无法找到一种既能保证建筑安全,又能顺利安装暖气管道的方法。就这样孙家在没有暖气的炮楼里又生活了20多年。
时间来到2012年在当地政府和供暖公司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随着技术的进步,施工队可以利用先进的设备,在不破坏墙体结构的前提下,对弹孔进行扩展,将暖气管道引入炮楼。
这一困扰孙家多年的难题终于得到了解决,也标志着时代进步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改变。
情感的传承与时代的记忆(2012-至今)
2004年青岛市进行房改,孙从孝获得了炮楼的产权证。这栋见证了五代人生活点滴的炮楼,正式成为了孙家的私有财产。
在此之前单位曾分配给孙家一套小房子,但孙从孝并没有搬走,因为他对炮楼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里不仅是他的家,更是几代人共同的回忆。
炮楼里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家族的记忆,见证了他们的成长、欢笑和泪水。即使后来因为拆迁获得了一笔补偿款,孙从孝也没有放弃炮楼,而是选择将其买下,作为家族历史的见证。
2015年在妻子的强烈要求下,孙从孝一家终于搬进了新房。新房宽敞明亮,设施齐全,与老炮楼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妻子嫁到孙家后一直住在炮楼里,深知其中的不便。如今住进新房,她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然而即使搬进了新房,孙从孝夫妇对老炮楼的情感依然难以割舍。
他们经常回到老炮楼看看,回忆过去的生活,与老邻居们聊聊天。老炮楼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精神寄托,一种情感的延续。
如今这座饱经沧桑的老炮楼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处小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它不再是单纯的军事堡垒,而是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化符号。
它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也见证了和平年代的繁荣发展。它记录了一个家庭的变迁,也反映了时代的变革。
老炮楼的故事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也让人们对历史和未来有了更深刻的思考。2020年老炮楼因年久失修,出现雨水渗漏的情况。
孙从孝夫妇拿出自己的退休金,对炮楼进行修缮。附近的居民也纷纷慷慨解囊,共同守护这栋承载着集体记忆的老建筑。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家园的热爱。
结语:
孙家五代人与炮楼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时代变迁、家庭传承和情感归属的故事。这座历经风雨的老炮楼,见证了中国社会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年代的巨大转变,也见证了普通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一个时代的印记。它承载着孙家几代人的回忆,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老炮楼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家永远是心灵的港湾,历史的记忆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
信息来源:
环球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5004324758333058&wfr=spider&for=pc
老人住日军炮楼55年 借弹孔钻出暖气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