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第27次参加高考,高考钉子户,不值得被立为中年人榜样

悦木Ivy陪娃成长 2023-06-07 10:19:41

随着高考热度的发酵,四川“考王”梁实、广西高考“钉子户”唐尚珺再一次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为了一个梦想,并且为之奋斗不惜,简直是教科书似的振奋人心。

但是,追梦也是有门槛的,追梦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56岁的梁实,在上个世纪末就已经做起了自己的生意,实现了年入百万的“小目标”。上个世纪的100w,是个什么概念?早就财务自由的人,不炫富不挥霍,把个高考当爱好,当然人家可以随意。

还记得前几年也上了热搜的50多岁泥瓦匠高考故事吗,不同的是他家庭贫困,他在家里又充当经济顶梁柱。他瞒着妻子考上了大学,虽是专科,但是他已经心满意足了。

在他喜气洋洋的入校的那一天。妻子苦苦哀求,“儿子正在读大二,每月光生活费就得750元;女儿正在备考研究生;父母年事已高,重的农活还得有人承担”。

那个新闻,在当时也是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如今他毕业了,在如此的大环境下,拿着个专科文凭找不到工作,依然回到了建筑队。他说他不后悔,他说值得。但我想问问他的家人怎么想?身为风光的励志故事的主角,如果承担代价的人不光是你自己,那么你没有完全的资格去评判值得还是不值得。

50多岁,如果经济条件可以支撑,家里人也支持,那么考大学,读大学是自己的自由,甚至这种精神值得被颂赞。

但是如果上有老下有小,条件窘迫,自己又是家庭的经济支柱,那么即使是在工作的空闲时间备考,考上之后,脱产就读的四年时间,学费从哪儿来?家庭的经济收入如何维系?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的情况、经济条件、家人的意见、以及大学毕业之后的就业风险。和家人充分的商议,取得家人的支持,并且筹划好经济方面的解决方案之后,才能去追梦。

这就是我所说的追梦门槛。每个年龄有每个年龄的责任,超额完成了,才有资格去追梦。一句话,经济自由才能浪。

这种个例,在当下大环境下,不值得被立为榜样,至少,不值得被立为中年人的榜样。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的时代已然过去了。在古代,无论你多大年纪,只要读书考取功名,后面就是一片坦途。但是在现代社会,年龄本身就是硬伤。

35岁的人被裁员,是因为不够努力吗?50岁的人找不到工作,是因为没有坚持吗?中年人都快把袖子撸到咯吱窝了,“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的精神头都拿出来了,可是,机会在哪里?

大环境如此,在想卷不动,想躺躺不平的尴尬情景,再对中年人讲努力、讲奋斗,太过残忍。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