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加入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二十年前,一个普通的年轻人毅然选择走进大山深处,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他让大山深处的孩子们看到知识的曙光,也点燃了无数人心中的希望之火。
20年后,这位年轻人已从当年的支教老师,走上了更大的舞台,承担起更重要的社会责任,他是谁?又是什么让他从默默无闻到广受认可,成为无数人心中的榜样?
支教之路
2003年夏,徐本禹刚于华中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他以高分考取本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这使他成为全家人的骄傲。
面对鲜红的录取通知书,他却没有选择读研,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一片贫瘠的大山,那个名叫贵州狗吊岩的小村庄,没有电,也没有像样的学校。
只有一个简陋的岩洞作为教室,勉强容纳着几十个对知识充满渴望的孩子,正是这样一则报纸上的故事,让他做出了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重大选择,义务支教。
狗吊岩村位于贵州省的深山,距离最近的镇上有18公里路程,村里的条件异常艰苦,不仅没有通电,甚至连像样的道路都没有。
徐本禹第一次来到这里时,乘坐农用车在颠簸的泥泞小道上颤抖了整整7个小时才到达村子。
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沉:低矮破旧的石板房散落在山脚下,许多房子年久失修,几乎快要塌陷,可这些房子已经算是村里条件最好的建筑,而绝大部分家庭只能住在茅草屋里。
徐本禹的生活也完全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他住在一间由村长腾出的房间里,房间里的床只是一张用木板搭成的架子,被子上满是跳蚤。
他每天晚上都被咬得彻夜难眠,而光是烧水洗澡,甚至也需要走几公里山路去挑水,村里没有煤气,也没有厨房,生火做饭成了最基本的挑战。
第一次吃饭时,村长端上来的竟是混着虫子的玉米饭和一碗酸菜汤,看着满脸歉意的村长,他强忍泪水,故作轻松地吃下了这顿饭。
真正打动徐本禹的是这里的孩子们,一大早,当他第一次走进岩洞教室时,146名学生早已整齐地站成两排迎接他。
他们的衣服破旧,鞋子磨烂,有些孩子甚至赤着脚站在泥地上,但每双眼睛都透着渴望,那种对知识的向往,仿佛比任何物资的匮乏更为深切。
徐本禹走进教室,孩子们自发地鼓起掌来,他没有说什么,只是微微点头,然后将课本放在了讲台上。
那一刻,他知道这是一个能够让他们走出大山的机会,可教书并没有那么顺利,大部分孩子只会说方言,听不懂普通话。
徐本禹每讲一句话,都要重复五六遍,有时还需要借助粉笔在黑板上画图才能勉强让孩子们明白。
而对于村里的家长来说,教育并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许多孩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常常被迫辍学去干农活或外出打工。
为了让这些辍学的孩子重返课堂,徐本禹每天放学后挨家挨户地走访村民,用耐心和诚意一点点地说服他们。
支教的两年时间里,狗吊岩村的学生人数从140多人增加到了250多人,他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孩子们的学习态度,也让村民们开始逐渐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从那时起,知识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不再遥不可及,而是变成了他们生活中真实的一部分,这片大山虽然依然贫瘠,但孩子们的眼神中已经多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光亮。
荣誉加身
徐本禹的支教事迹在两年间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04年,随着他故事的传播,各地媒体相继报道他的选择与经历。
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支教老师,成为了一时间家喻户晓的“平凡英雄”,当年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选择支教并不多见,更何况是放弃读研、走进条件极为恶劣的大山。
徐本禹因此被央视评为“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这个奖项承载着无数观众的敬意,他的形象也在全国范围内被树立为年轻一代的榜样。
无数人因他的故事而感动,甚至加入了支教队伍,巨大的荣誉也伴随着质疑的声音,一些人认为,徐本禹选择支教不过是为了博取关注,甚至有人质疑他是在“包装自己”。
面对这些声音,徐本禹并没有急于辩解,而是以一句幽默的话回应道:“我只是一不小心感动了中国。”
他的态度平和,但话语里透露出的坦然和真诚,让那些怀疑他的人也开始重新审视他做出的努力。
媒体的过度曝光无疑给徐本禹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他原本只想安静地在大山里教书,却因为报道而被迫接受采访、面对镜头。
学校里的孩子们因为不断有记者来拍摄而难以安心上课,这让徐本禹感到非常矛盾,他理解公众的好奇,但更希望能将注意力从他个人身上转移到山区教育本身。
于是,他开始谢绝大部分采访,将时间更多地留给教学和学生,可荣誉并不是徐本禹追求的终点,而只是他公益道路上的一个阶段。
支教结束后,他毅然决定回到母校攻读研究生,并在此期间继续参与志愿服务,甚至远赴非洲参加国际援助活动。
他的努力和坚持逐渐赢得了更多人的信任,质疑的声音也逐渐消散,那在荣誉与争议并存的情况下,是什么让徐本禹始终保持初心,甚至从容地迈向更高的平台?
仕途成长
支教结束后的2005年,徐本禹回到华中农业大学,继续攻读研究生,对于他来说,读研并不仅仅是完成自己的学业梦想,更是一个提升自身能力、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机会。
在研究生期间,他并没有因为功成名就而停下脚步,反而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新的挑战中,这一年,他申请成为中国援助非洲的志愿者,并被派往津巴布韦开展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
津巴布韦的环境比他在贵州山区的支教条件更为艰苦:炎热的天气、随处肆虐的病毒,以及匮乏的生活物资都成为摆在面前的难题。
刚到非洲不久,他身上便出现了奇痒难耐的红疙瘩,后来发现竟是芒果蝇幼虫寄生体内,他忍着疼痛,把幼虫从身体里一颗颗挤出,满身的创口几乎用光了一整年的创可贴。
面对这些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从未退缩,而是继续坚守在志愿岗位上,用行动展现了对信念的坚持。
在这一年中,他完成了预定的工作,还向当地传播了中国志愿精神,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同时徐本禹成为了中共十七大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成为全场瞩目的青年代表之一。
作为一名普通农民家庭出身的年轻人,他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努力与坚持,而他的组织能力与领导才干,也在这期间得到了充分体现。
2008年,研究生毕业前夕,他被任命为华中农业大学团委副书记,年仅26岁便走上了副科级干部的岗位。
此后的仕途中,徐本禹一路稳扎稳打,他被调到共青团湖北省委工作,出任学校部副部长,开始从事更为广泛的青年志愿服务管理工作。
从27岁升任副处级干部,到30岁成为正处级干部,他始终保持着务实低调的态度,在这些年里,他的主要任务是指导青年志愿者活动,参与诸如世博会志愿者选拔等重要项目。
他不再是亲力亲为的志愿者,但在背后为更多人的成长与行动提供了支持,为了丰富阅历、锻炼能力,组织还安排他到恩施经济开发区挂职锻炼、
在这一路的成长中,徐本禹的脚步没有停歇,他逐渐从一个有着单纯志愿精神的青年,转变为肩负更大责任的领导者。
但即便职位变换,他始终没有丢掉当年的初心,走向更高的平台后,他又是如何将这份初心延续到更广阔的社会中去的?
不忘初心
尽管徐本禹的仕途一路平稳,职位不断提升,但他始终将那段支教经历视为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也将初心延续到了每一个工作岗位。
他并未因离开贵州山区而与公益事业脱节,相反他用自己的影响力和实际行动,带动了更多的人加入到支教和社会服务中。
2006年,徐本禹创立了“红杜鹃爱心社”,并担任第一任社长,这是一个以帮助贫困地区为主的公益组织,致力于动员更多大学生走进大山深处,延续他在贵州的支教精神。
这个社团不仅让爱心在校园中传递,更成为了学校志愿服务的标志性力量。
截至目前,已经有180多名华中农业大学的学生,追随着徐本禹的脚步,走进贵州毕节和湖北恩施的山区,成为一名又一名支教志愿者。
除了持续推动支教活动,他还将公益事业扩展到了更广泛的领域,在任职共青团湖北省委期间,他多次策划并推动扶贫项目。
例如,他利用自己的资源和知名度,与湖北多个贫困县建立了联系,通过电商平台推广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如秭归的脐橙和丝绵茶。
这些项目帮助农民打开了销售渠道,也带来了切实的经济收益,成为了一个良性循环的案例,他长期坚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多年来累计献血量超过12000毫升。
他甚至开通了网络账号,记录每一位帮助过别人的人和每一个被帮助的故事,通过这些真实而温暖的内容,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公益事业。
正是这份持之以恒的坚持,让徐本禹的形象从一名支教老师转变为一个引领公益风尚的社会领袖。
如今身为湖北省共青团副书记的徐本禹,身份与责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他依旧怀着对公益的热爱与执着。
结语:
从一名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到感动中国的支教榜样,再到如今的副厅级干部,徐本禹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什么是初心和坚持。
即使在最平凡的岗位,也能闪耀出耀眼的光芒,善良、责任与行动,可以点燃自己,也温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