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拉大车的悲惨结局二——友鹤事件

钢铁咆哮俱往昔 2024-03-14 15:28:37

20世纪20年代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轰轰烈烈的结束后,世界各大海上列强们发现,战争中为了追求胜利而建造的各种重火力、厚装甲、高航速的大舰巨炮们保养维护起来简直是个恐怖的噩梦。这种极其高昂的维护费用无不时时刻刻的消耗着他们的从战后重建费用里抠出的那一点点军费,战争的主角们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伦敦海军军备限定会议日方主要代表

于是,1922年美国华盛顿,由美、英、法、意和列强里最为弱小的日本五国代表联合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我们熟知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华盛顿会议期间议定日本主力舰吨位只能为美英的2/3,这一结果传回日本举国哗然,如平地惊雷般的引起了上至官宦、下至国民所有人的愤怒。

刚下水时的【千鸟】,可见前后巨大炮塔和舯部两座鱼雷发射器

在条约执行期间,1927年进行了第一次伦敦海军会议,这是《华盛顿海军条约》的增补会议,会议结束后签订协议并未对600吨以下小型艇做限制。鉴于此,日本舰政本部鬼才藤本喜久雄领导设计了千鸟型鱼雷艇,其特点就是小舰装上了史无前例的重武备,1门单管127mm舰炮在舰艏、1门双联装127mm舰炮在舰尾、1挺13mm防空机枪、2座可再装填的533mm鱼雷发射管、九四式深水炸弹发射器等,这些武备占总排水量22.7%。加上高大的舰桥,千鸟在试航时就发现重心太高,且超重92吨,于是其它同级舰只能在舰体中部加装了横向突起部以改善航行稳定性,然而,事实证明这是不够的。

改造前后的“千鸟”型,可见武备和舰型舰体都做了较大调整

1934年3月12日凌晨,在佐世保警备战队旗舰轻巡【龙田】的指挥下连续6天的演习即将结束,【友鹤】【千鸟】【真鹤】三艘“千鸟”级鱼雷艇一起进行将进行在高海况下对【龙田】的模拟攻击。然而由于天气过于恶劣,演习决定终止,全队返回佐世保镇守府。

横摇示意图,与不倒翁原理相似

【龙田】是服役最长最为老型的舰只,在这样的18m/s风速的海况下仍能以15度倾斜克服巨浪,而千鸟们这些新舰的倾斜却达到了30度。【龙田】的命令是编队以单纵队列归航,但是由于编队航行十分困难,千鸟们左右摇晃根本无法直线航行,各舰就一边闪着航海灯,一边追着前前舰尝试编队返航。

由于【友鹤】无线电设备损坏无法使用,又在凌晨4点15分航海灯突然熄灭了,这样【千鸟】无论如何在大浪中也找不到【友鹤】,4点28分【千鸟】向旗舰报告了【友鹤】失联。而【千鸟】【真鹤】因为自身难保只能艰难的回航佐世保,旗舰【龙田】则开始了搜救行动。

在这样的高海况下一夜无果,清晨7点40分,待天气有所好转后仍无法找到【友鹤】的【龙田】向佐世保发出支援请求。直到当天下午14时左右【龙田】终于发现了已经倒扣过来的【友鹤】。经过敲击船底收到了被困舱底舰员的反馈后,【龙田】在当时无法解救的情况下只能拖着【友鹤】以1-2节的速度拖回佐世保。

虽然中途佐世保的救援拖船赶到,但速度也只能勉强到4节,直至回到基地已经是13日7点。

入坞后经过排水【友鹤】终于浮了起来,通过敲击船底确认还有人员存活后,救援队在船底开洞灌气尝试救人,最终在113名船员中,加上在南部庵崎港口自行脱困的3人后只有13人被救出,经过修复改造后【友鹤】再度服役。

中间为千鸟级改造前后,上边为初春级改造前后,最下是鸿型

事件发生后经过深入调查,倾覆的主要原因终究还是舰体缺乏复原力,“千鸟”级的复原力还未达到设计指标的一半,当舰体倾斜接近40度时整舰就会发生倾覆。原因自不必多说,IJN为600吨小艇装备了上述如此之多的重装备,显然是要牺牲一定的复原力。如今,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发现在事发海域按当时天气状况会产生由南至北的三角浪,其波长正好与“千鸟”级固有频率吻合,再加上其他一些设计上的种种因素,最终造成了这次意外事件。

改造后的【友鹤】

这场灾难迫使日本帝国海军重新检查新建,施工中和设计中的每艘船的稳定性。千鸟级因此减少其武器装备,舰桥结构被减去一层。去掉了舰舷突出部,但加上60-90吨压舱物,排水量增加至815长吨(828公吨) ,而最高速度降至28节。且计划中的其他16艘同级艇被取消,重新设计后的新舰即鸿型鱼雷艇。

然而几经翻新改造,【友鹤】还是没能逃过最终沉没的命运。

1945年3月24日在奄美大岛以西被空袭击沉

前有【早蕨】的沉没,后将发生“第四舰队事件”,接连发生的事件使得日本海军小型舰艇的发展始终在无尽黑暗的隧道中痛苦挣扎。

3 阅读: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