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中药材似乎总带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有人说它能“包治百病”,有人却对它嗤之以鼻。而最近的一则新闻却让人倍感惊讶:一名男子在掰开某中药材时,竟然发现里面拉出了厚厚的“银丝”。
这看似离奇的一幕,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是药材造假的新手段,还是中药材本身的特殊之处?让我们一探究竟。
银丝的真相:药材还是杂质?在医学上,我们常见到一些药材被掰开后出现“银丝”或类似的物质,这种现象大多与药材的生长环境、加工方式以及存储条件有关。
具体到“黑玉断续育”,它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药材名称,而是民间对某些中药材的俗称,例如断续、续断等。掰开后出现的“银丝”,往往是药材纤维中富含胶质的表现,或者是在储存过程中因潮湿而滋生的霉菌丝。
举个例子,中药中的“续断”是一种传统的补肾、续筋接骨的药材,其质地坚韧,内部纤维丰富。在加工过程中,如果切片未彻底干燥,或者储存环境湿度过高,就可能滋生霉菌。
而这些霉菌的菌丝体恰好会呈现“银丝”状,肉眼看上去像拉丝一样。
而这就引出一个更值得关注的问题:霉变的中药材还能使用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霉变会破坏药材的有效成分,还可能产生毒素,如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已被证实的致癌物质。任何出现异常的中药材,都必须停止使用并进行专业检测。
中药材的储存误区:为什么会“长丝”?接下来,我们要聊一聊为什么中药材容易“长丝”。这背后反映的是中药材储存和加工中的常见问题。
1. 储存环境问题:中药材对储存环境的要求极高,尤其是湿度和温度。不少家庭购买中药材后,习惯将其直接放在厨房或客厅,这等于给霉菌提供了“温床”。
续断这类根茎类中药材,含有一定的糖分和纤维质,在潮湿环境下特别容易吸湿发霉。根据《药典》要求,干燥的根茎类药材需存放在湿度低于60%的环境中,并定期检查。
2. 加工方式不规范:有些药材的加工需要经过晾晒、干燥或烘焙等步骤,但为了追求效率,一些不良商家可能缩短干燥时间,导致药材内部残存水分。这影响了药材质量,还大大增加了霉变的风险。
3. 购买渠道不正规:现在不少人喜欢网购中药材,但网上销售的中药材品质参差不齐,甚至存在掺假行为。一些劣质药材可能本身就已经霉变,却仍然被加入市场流通,最终可能出现在消费者的手中。
霉变中药材的危害:别让“药”成了“毒”霉变的中药材对健康的危害不可小觑。其中最主要的隐患是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物质,具有致癌性,尤其对肝脏的损害最为显著。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明确指出,每年因黄曲霉毒素中毒导致的肝癌病例不在少数。
霉变药材还可能引发急性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长期服用霉变药材甚至可能造成慢性损伤,如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等。
以往有案例显示,一位患者因误服了发霉的“续断”,导致严重的肝功能损伤,最终不得不住院治疗。
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常常提醒患者:中药材并非“万能神药”,质量和来源同样至关重要。如果发现药材有异味、颜色变深、长霉点等情况,一定要及时更换,切勿抱有侥幸心理。
如何正确选择和储存中药材?为了避免买到劣质或霉变的中药材,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技巧:
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建议尽量选择大型中药店或医院药房。这些地方的药材通常经过严格检测,质量更有保障。
2. 学会辨别优劣:优质的中药材色泽自然、质地干燥、没有异味。续断应呈棕黄色或棕褐色,掰开后内部纤维清晰。如果发现药材颜色发黑、质地湿润或散发霉味,就可能是霉变的迹象。
3. 储存时注意干燥:药材买回家后,可用密封袋或密封罐装好,放置在阴凉干燥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直接将药材存放在冰箱,因为冷藏环境中的湿度较高,更容易导致药材吸湿。
4. 定期检查:储存时间较长的药材需要定期检查。如果发现药材表面有霉点或异味,应立即丢弃,不可抱有“煎煮后还能用”的错误想法。
中药材的价值:科学使用才是关键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中药材又经常发霉,又存在掺假问题,那它们真的有必要使用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前提是科学合理地使用。
中药材在中国医学史上已有千年以上的应用历史,其独特的疗效得到了无数临床实践的验证。续断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其提取物对骨折愈合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中药材的疗效建立在正确使用和合理保存的基础上。
如今,在医学界,中药材的研究也逐渐与现代科学接轨。有研究显示,续断中的主要成分续断皂苷A、续断皂苷D具有抗炎和促进骨骼修复的作用。而霉变药材中的有害物质会严重干扰这些有效成分的作用,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医生的建议:中药材虽好,但别迷信作为一名医生,我经常遇到患者对中药材抱有两种极端态度:要么盲目迷信,要么完全排斥。中药材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是否科学使用。以下是几点建议:
· 中药材只是治疗手段的一部分,不是万能“救命稻草”。如果出现严重的疾病症状,应及时就医,不要一味依赖中药材。
· 服用中药前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自行抓药、随意搭配可能导致药效相抵,甚至引发不良反应。
· 关注药材质量。无论从哪里购买中药材,都应仔细检查其外观、气味和质地,确保没有霉变或掺假。
中药材是中华医学的瑰宝,但任何一种药材的使用都需要科学依据。希望每个人在追求健康的路上,都能做到理性选择、不盲目跟风。
健康是一场持久战,只有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医疗手段,才能真正让我们受益终生。
参考资料:
1. 《中国药典》(2020年版)
2.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黄曲霉毒素的研究报告
3. 李时珍《本草纲目》
4. 《现代中药药理与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