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长江三鲜”之首,28年来没有捕获!我们吃的都是冒牌货?

面包加知识 2024-12-20 17:11:05

——【·前言·】——

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一些美食博主分享鲥鱼怎么做好吃的视频,但大家都不知道的是,曾是“长江三鲜”之首的鲥鱼已经被纳入功能性灭绝的物种行列了。

长江三鲜是指刀鱼、河豚、鲥鱼三种不同的鱼,但相同的是它们都属于洄游的鱼类,需要在特定的季节从下而上前往江中产卵后再游回大海。

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近30年的时间里,一条鲥鱼的踪迹都没有再发现,又何来怎么做好吃这一说呢?难道市场上卖的鲥鱼真的是冒牌货吗?

鲥鱼自古以来就是百姓所喜爱的美食之一,人人吃了都赞不绝口,现在变成这样的局面着实让人心痛。鲥鱼到底又是怎么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的呢?

——【·“大海和长江的旅行者”·】——

鲥[shí]鱼,属鲱科鱼类,它的体扁而长,腹薄如刀,色白如银,身带银光,形态特别漂亮,古代人还把它称之为“银光鱼”。

鲥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在春季的四五月份的时候从大海一路向上游到我国长江、鄱阳湖流域,进入多个支流后在河床里进行产卵,随后再返回到海中。

大概几个月后,幼卵已经长大,就会随着成鱼回到海中继续生长,以此循环往复,繁衍生息。

因为洄游需要很多的耐力和体力,所以就导致鲥鱼的肉质十分紧实鲜美,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物。

其实它早早地就被人们发现,并端上了饭桌。

我们的大文豪苏轼,据历史记载他也是个十足的“吃货”,研究了各种的美食菜谱。

“东坡肉”和烤生蚝就是出自他手,鲥鱼这种美味他自然也不能放过,留下了“芽姜紫醋炙鲥鱼,雪碗擎来二尺余”的诗句供后人参考。

清朝的书画家郑板桥在《题竹石图》中也有提到:“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东风三月初。”告诉我们吃鲥鱼要在三月的时候搭配鲜笋食用。

当代文人作家张爱玲也十分喜欢吃鲥鱼,但又嫌它刺太多,吃起来不方便,属实是又爱又恨了。

现在更不必说了,各大厨师都研制出了它的各种烹饪方法,炸、煮、炖、蒸各式各样,真真是将鲥鱼的制作方式做到了极致多样化。

既然大家都这么喜欢,长江和大海也都还在,那他们是因为什么原因消失的呢?

——【·消失的原因·】——

生态环境、水质以及栖息地是影响生物繁殖的重要因素,加上人类活动的破坏,很难不伤害到它们的繁衍生息。

总的来说,鲥鱼慢慢消失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三点。

一是洄游地区水利工程的影响。因为国家建设,鲥鱼洄游的地方建设了各种大坝装置,阻碍了它们上游到长江里产卵繁殖。

即使是留有了鱼道,它们也不能准确找到位置,毕竟它们不是人,没有分辨能力,很难找到方向。

就算是有极个别的找到了鱼道,顺利游到江中,但也因为水利设施的影响,水流的温度和速度都不再适合鲥鱼产卵繁殖。

第二就是水的质量遭受污染。这一地区的工业发展产生的废水污水都排到河流中,即使是活的水源,也比不上污水长年累月的排放,水质越来越差。

各种废料污水进入鲥鱼体内,引起中毒或病害,最终死亡,数量也越来越少。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人们的过度捕捞。当地渔民依靠鲥鱼产业链生活,大量捕捞鲥鱼销往世界各地。

捕捞过程中完全不考虑鲥鱼的年龄大小,成熟的捕捞,幼鱼也捕捞,甚至连返回大海的种鱼也不放过,前后两面夹击。

再借助渔网的同时他们还使用电网和渔船进行打捞,真就是做到了一条也不放过。

在这三种因素的影响下,鲥鱼数量急剧减少,即使长江采取了“禁渔十年”的政策,也没能让我们再见到鲥鱼的身影,只有一些标本收藏在博物馆里以供参观。

读到这里大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吧?真正的产于我国赣江区域的鲥鱼已经是功能性灭绝了,现在我们平时吃到的鲥鱼其实是原产于美洲的鲥鱼“近亲”—美洲西鲱。

——【·如何拯救鱼类·】——

鲥鱼的消失给了我们很大的警示,哪种物种的消失都是对自然生态循环的系统的破坏,我们应该高度重视。

首先就是要有人工养殖技术,只要能人工养,无论是什么鱼就不怕它消失,我们就还能再继续让它们繁衍。

鲥鱼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又高,人们都不舍得这份美味的消失,再上它又拥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所以国内就给它找了一个“表哥”。

现在我们市场中所见到的鲥鱼大部分上都是来源于美洲的美国西鲱,专家们为了避免未来“鲥鱼”再消失,并能实现自给自足,成立了研究小组,专门研究如何人工养殖美洲西鲱。

21世纪初在专家的不懈努力之下美洲西鲱人工养殖技术取得成功,并向全国多个省份推广实行,实现了“鲥鱼”自由,再一次被端上了各家各户的餐桌。

再就是全面禁渔,改善水质,给鱼留出多条鱼道让它们产卵繁衍。

工业工厂的污水排放严厉打击,禁止再向河流中排放,否则加以惩罚;水利工程建设处修建出多条鱼道,路多了鱼多碰碰多找找也能找到出口了。

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再进行捕捞了,本来就快没有了,还不让它们休养生息,幼鱼哪还能再出生。

——【·结语·】——

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想看到的,这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祸从口入”,任何生物我们都不应肆意迫害,而是要遵循自然规律,保证它们的自然发展。

不知道我们的鲥鱼宝宝还愿不愿意回来,也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能在长江中见到它们的身影。

参考

环球网:长江鲥鱼近30年不见踪影 专家:已功能性消失 2015-06-30

国家地理中文网:你吃的鲥鱼是冒牌货?真正的鲥鱼已在长江绝迹 2024-06-26

江阴纪事:我们吃的到底是什么鲥鱼? 一文给你讲清楚 2024-07-19

澎湃:江南鲜笋趁鲥鱼 2022-02-28

0 阅读: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