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时期,根据当时国防战备的需要,解放军总后勤部分别在河北、山西、湖北、四川和贵州五省,部署建设了五大军需生产片区(基地),以确保我国西北、华北、中南和西南地区驻军的后勤保障。
其中在贵州省贵定县沿山镇、盘江镇和毗邻的龙里县三元镇周围数十平方公里范围内,由总后勤部部署建设了“四厂一院一库”,即3326厂、3535厂、3537厂和3610厂四家三线军需工厂,以及总后勤部2307军需仓库(总后勤部第七仓库)和总后勤部2394职工医院(总后第八职工医院)。
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盘江镇,有一片被岁月铭记的土地,那里曾经座落着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军工厂——3535厂。这个工厂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更寄托着无数人的青春与梦想。
1966年,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第二生产管理局根据中央军委和总后勤部首长的指示,着手筹建3535工厂。同年10月,这片土地迎来了它的新生,3535厂正式在这里扎根,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生产管理部的一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生产解放军及武警部队的制式服装,同时也承担着地方行业服装的生产任务。
建厂初期,按照上级提出的“靠山、分散、隐蔽”的“大三线”基本方针,3535厂的主厂房被建设在牛角冲、梨木冲、笋子冲、跑马冲这些山沟内。这里远离城市,交通不便,但正因为如此,它成为了一个相对封闭而独立的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企业不仅要负责生产,还要负责职工的生活。医院、学校、商店、家具、煤球厂、招待所、托儿所……所有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全靠企业一手担当解决。
对于那些跟随家人来到贵州,支援三线建设的人来说,3535厂不仅仅是一个工厂,更是一个家。他们怀揣着简单的梦想,希望能够在这里成为一名普通的工人,捧上一个当时令许多人羡慕的国家铁饭碗。在那个年代,能够拥有一个稳定的国家工作是多少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大事啊!
清晨,当高音大喇叭播放出起床号、歌曲《东方红》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与报纸摘要》时,整个厂区、生活区都被这些声音所唤醒。职工们听着这些熟悉的广播声开始起床,洗漱完毕后在家简单吃完早饭,然后或步行或骑着二八自行车沿着家属区通往厂区的马路走向厂区大门。这样的生活节奏虽然简单却充满了规律性和秩序感。
在3535厂这个小社会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厂工会组织了篮球队、乒乓球队和兄弟单位打友谊赛,每场比赛都能吸引数百名观众前来观看。厂放映队每周都会放映一场露天电影,放映前大人小孩都会搬着凳子去占位置,那场面比现在看春节晚会还要热闹。而厂图书馆和阅览室则每晚向职工开放,图书室里的近万册图书基本能满足职工的阅读需求。那些喜欢钻研技术的同志还可以在厂资料室借阅相关技术资料和图书。
随着时间的推移,3535厂逐渐发展壮大,并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1982年,它曾受总后生产管理部的委托成功地举办了一期全军毛料服培训班。而在1984年、1989年和1999年人民警察三次换装时,该厂都承担了贵州、广西、云南、湖南、重庆、深圳等省市的警服制作任务。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3535厂的专业实力,也让它成为了行业内的一面旗帜。
然而,时代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2000年9月,3535厂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它由总后转隶到了新兴铸管集团公司,并更名为贵州三五三五服装总厂。2009年8月,它又进行了改制,成为了贵州际华三五三五服装有限公司。这些变革不仅让3535厂焕发了新的生机,也让它更好地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
1999年,3535厂整体搬迁至贵阳,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一个新的挑战。然而,无论身在何处,3535厂的精神和传承始终不变。2013年,根据发展的需要,际华3535公司回迁到了贵定县盘江镇老厂。这里依然是它的根,它的魂。
如今,当我们再次走进这片土地时,或许已经看不到那些曾经的厂房和设备了。但是那些关于3535厂的记忆和故事却永远镌刻在了我们的心中。这里曾经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地方,是一个让无数人挥洒汗水和青春的地方。它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者,也是一个历史的创造者。无论岁月如何流转,3535厂都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一段永恒的历史传奇。
我脚上穿的解放鞋,现在好像叫作训鞋。
35做衣服,37做鞋子,26修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