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初入东北,表现到底如何?辽西鏖战直接送掉一个东北军

博惠评历史 2023-12-05 10:17:05

辽西地区即将燃起战火。这里是东总发动秋季攻势第一阶段的主战场。

这一年的九月初,蒋介石并不担心东北战场的局势。他可能太相信陈参谋总长的能力,一溜烟儿跑到庐山避暑去了。

庐山消遣的日子里,一向喜欢在日记中谩骂阵前将领的他,没有写下惊人的蒋氏语录,倒是一反常态的称赞起了庐山的美景。

昨晚二时起床祷告后,在阳台上领略夜景,月光皎澈,风和气清,四无人声之景象,实非他处所能有也,此乃人生最乐之境地也。

沈阳城内,陈诚的案桌上已经摆放了两份东北战场作战腹案。

第一套方案是,抽调关内部队,配合东北国军主动出击。

第二套方案是,缩短防线,守北宁、营口,保护好生命通道。

希望在东北战场上大有作为的陈诚,理所应当的选择了第一套方案。

只是,陈诚的主动出击水分很大,他将首战之地选在了连接关内外交通的辽西地区。

辽西地境,共有两条交通线。

一条从北平出发,贯通到辽宁省会沈阳,它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北宁铁路。

(北宁线地贯辽西走廊,西起北京,东至沈阳,全长800多公里,沿线有天津、塘沽、昌黎、秦皇岛、山海关、锦西、锦州等重要城镇,是连接关内外的重要陆路通道。)

另一条铁路线,从承德贯通锦州,叫做锦承铁路。这条铁路线在今天仍旧是重要的煤炭运输线,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锦州向北经义县向西到朝阳,经北票、喀左、建平、凌源、平泉到承德)

如果这两条铁路断了,东北就是真正的绝命之地。

在国军和我军的战史资料中,这两条铁路都是绕不开的两组名词。其中,地处辽西走廊的北宁铁路,更是高频词。

自东北战事兴起,称呼这条铁路的专有名词有“唯一之生命通道”、“重要的补给通道”、“唯一之陆路交通”等等。

在东北民主联军发动夏季攻势时,冀察热辽部队一路向东,展开大面积破路运动,抢占凌源,切断了锦承铁路,还时不时的威胁着北宁铁路。

所以,陈诚制定了“确保北宁,打通锦承,维护中长,保护海口”的基本理念。

陈诚的这个作战理念好不好呢?好自然是好,谁都知道东北战场中北宁铁路和海口的重要性,但问题是陈诚能不能真正的做到?

关于如何挽救东北战局,陈诚在回忆录中有一句极为精妙的评价:

叫做卑之无甚高论。

这六字真言,显然不符合陈诚初到东北的状态。

那时候,陈诚信心满满,他一心想让东北的将士们看一看,他们到底是一群怎样的酒囊饭袋。

他要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大师级操作。

他要向大家证明蒋介石派他来东北到底有多明智。

陈诚首战辽西的方案成型时,辽西我军的八纵和九纵刚刚组建完成,两个纵队主力尚在凌源、迁安地区整训。

这两支野战纵队的战斗力并不强。至少在当时的东北战场中,属于不入流的野战纵队。

所以,陈诚也极其轻视这两支纵队。

一年前的冀热辽战场,拼了几下,解放区被直接打穿,部队无奈北撤,毛主席多次发电指示为了保存现有实力,改为游击战法作战。

仗打到这种地步,还被训示打游击,这对冀热辽的战士们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后来,毛主席还是心疼这群战士们。为了冀热辽部队的生存,甚至划分了一块地盘给他们,冀热辽解放区也扩大为冀察热辽解放区,程子华任军区司令员。

自夏季攻势开始,这支蛰伏了一年多的部队,从林西、冀东出击,截断了北宁铁路,终于将解放区活动范围扩大到了凌源地区。(找以前视频素材)

冀察热辽部队正式整编为八九两个野战纵队后,战士们都想着一雪前耻。

东总秋季攻势作战计划也于九月下发各纵队,程子华的八纵和九纵将要承担起第一阶段的进攻任务。

两纵队需要突袭至北宁铁路段,对这条连接着华北和东北的生命走廊,展开大面积的破路运动。

然而,程子华的两个纵队还没来得及动手,陈诚却率先出手了。

9月6日。陈诚派遣93军暂22师、秦葫港口司令部所辖暂50师分别从锦州、绥中方向伸出,扑向了锦承铁路。

敌我两支部队,一方想着从锦承铁路扩展至北宁铁路。一方想着从北宁铁路推进至锦承铁路。

陈诚这场扩展北宁铁路侧翼安全空间的好戏,仅用了两个暂编师出场,足以见得陈诚有多瞧不上辽西的八纵和九纵。

自东北战事兴起,两个暂编师冒头的进攻战法,这还是头一回。

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员程子华收到侦察情报,命令八纵、九纵立马从现地出发,阻止国军向锦承铁路推进。

两支尚在休整中的部队,需要沿着山路,长途奔袭350公里。

9月8日。黄永胜率领八纵(配置独1师)从凌源、天义出发。10日,詹才芳率领九纵(欠27师)从迁安出发。

4天后,两纵队相继进抵建昌、绥中地区。

巧的是,在这四天的时间里,奉命伸出的国军也并不积极。敌暂22师、暂50师分别在新台边门和梨树沟门晃悠。

两个暂编师相隔30公里,秉持着你不动,我也不动的龟缩战法,默契地挖掘着工事。

黄永胜决定以八纵首先向梨树沟门地区的敌暂50师发起进攻,独1师在新台边门地区佯攻暂22师,九纵25和26两师则在绥中地区开展破路运动,配合8纵的攻坚行动。

黄永胜预计总攻时间为9月14日下午17点。

黄永胜想不到的是,这俩乌龟壳跑的太快,部队抵达梨树沟门,暂50师便溜了。

再进三道沟,暂50师又溜了。百里转进,来回扑空。

14日。两支部队又在梨树沟门遭遇,暂50师果断撤出战场,逃至绥中。

八纵首战并未有较大的收获。

黄永胜又命在新台边门佯攻的独立师尽量减少佯攻力度,自己轻率主力转攻暂22师。

但是,此次出击又是同样的结果。在暂55师受到攻击的同时,暂22师急退到杨家杖子,果断开溜。

八纵来回奔波,啥也没捞到的黄永胜,心里面憋了一肚子火。

他又命令部队,昼夜不停奔向杨家杖子,一定要吃掉暂22师。

杨家杖子理论上来说并不好打。这是一片矿区,当年东北王张作霖的拜把子兄弟张作相曾费心经营,凭借矿产优势,将杨家杖子开发为辽西地区的模范经济特区。

东北沦陷后,日本人又大规模扩大杨家杖子矿区,广建厂房,修筑工事,巅峰时期单奴役工人数就高达一万多。

暂22师凭借当年的日本人修筑的工事,想着坚守此地不成问题。 他们在抵达杨家杖子地区后,同时给陈诚发出了增援电报。

陈诚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只要暂22师能够缠住敌人,援军一到,必定能包了饺子。

这一次,奉命增援杨家杖子战场的是刚刚调入东北战场的王铁汉的第49军。

这支部队曾是张学良麾下的东北军。

它和另一支东北军53军曾亲眼目睹过东北战场的沉沦,又将亲眼目睹自己沉沦在东北战场。

王铁汉的49军给粟裕的“七战七捷”刷过战绩,虽是美械,战斗力不算太强。

陈诚想派这支部队去救。

在沈阳召开的军事会议上,陈诚决定由49军军长王铁汉率领第79师、第105师(各两个团)增援杨家杖子。

陈诚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

只有郑洞国提出了意见:原先的两个师刚被打击,咱们再派两个师那不还是端着上菜?

陈诚听了,算是同意了郑洞国的意见。但是在9月17日这天,陈诚还是让王铁汉带领两个师朝着杨家杖子方向出发了。

关于陈诚的这一行为,郑洞国在回忆录里说:

“岂知会后,不知是谁又向他耳朵里灌了什么风,他竟仍令第49军军长王铁汉将军率军向杨家杖子防线出击。”

反正陈诚很自信的让王铁汉出手了。

在杨家杖子战场,受到包围的暂22师只坚守了两天,到了9月16日(王铁汉出发前一天)黄昏,暂22师已经被打废。

最终1000多人被毙伤,2500多人被俘虏,余部侥幸逃回了绥中。

即便如此,王铁汉还是选择坚定不移的执行陈诚的命令,朝杨家杖子方向挺进。

黄永胜没有被这场小胜冲昏头脑,得知49军又扑过来后,他又下达了作战命令。

八纵22师、23师并独1师埋伏在杨家杖子环圈高地。

八纵24师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加入战场。

詹才芳九纵25(郭家镇、旧门)和26(蜂蜜沟、孙家沟)两师则在外围设防,阻击敌人救援。

黄永胜用三个师崩王铁汉49军的两个缺额师,显然有轻视王铁汉的意思。

而且这场战斗即将打响时,黄永胜作为前线指挥员和军区司令员程子华爆发了一波冲突。

后方的军区司令员程子华心疼部队连轴转太累,想让部队休整。而前线的黄永胜一直想着抓住难得的机会,再干他一场,为冀热辽部队出一口恶气!

这场围歼战就这样打响了。黄永胜的三个师埋伏在杨家杖子战场耐心的等待着49军。

17日,王铁汉的49军兵分两路推进,79师和105师相继推进至江家屯、杨家杖子。

这天,敏锐的王铁汉已经觉得有点问题。因为据前线侦察,陆陆续续又几支解放军出现在他们周围。王铁汉赶紧命令第105师转进至杨家杖子地区会合。

19日,两支部队在杨家杖子地区成功完成会师。

在杨家杖子战场埋伏的黄永胜,制定总攻时间为9月22日早晨。

这一次,他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49军属于正规军,与暂编师不同,阵地防守能力实在惊人。

总攻战斗打响后,49军不仅能够守住防线,刚刚丢掉的外围阵地,还能拼命夺回来。

这场杨家杖子围歼战,黄永胜发现部队根本啃不动49军。

不仅如此,陈诚又打包了7个团,差不多是两个师的兵力又扑向了杨家杖子战场。

程子华也不停地给黄永胜发报,命他立即撤出战场,再寻战机。黄永胜不听。

在郭家镇、蜂蜜沟外围阻击的九纵两个师,已经和陈诚的救援大军交火。

本来就不愿意打这一仗的程子华,又在电话里命令其撤退,两人在电话中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仍旧没能让黄永胜决心撤退。

杨家杖子旁边的一座小山包,八纵司令员黄永胜正观望着杨家杖子战场。他看着冲上敌军阵地又被反扑下来的战士们,一咬牙,一跺脚,扔掉了手中的香烟,无奈下达了撤退命令。

几乎是一瞬间,一发炮弹落在了黄永胜所在的小山包旁,敏锐的黄永胜立马判断这是敌军外围侦查炮击行为,他反问式的说了一句:敌人要撤???

黄永胜冲下山包,朝着司令部跑去,派出了司令部的大批工作人员,给前线进攻部队传达命令,各后撤部队立马掉头,重新组织进攻。

当天下午四点,49军开始全面溃败。

但即便如此,刚猛的49军还是冲出了包围圈。九纵25师从阻击阵地回头一击,总算彻底击垮了49军。

仅有王铁汉带领两百人逃回绥中。

这场战役,黄永胜一战干掉了一万多国军,扬名辽西,林彪对黄永胜更是大加称赞。

八九两纵趁着大好时机,一路南下,开始了破路运动。

坐镇沈阳的陈诚终于惊了,电令廖耀湘率领两个师南下增援锦州。

9月26日。蒋介石又急忙给华北傅作义发电:

锦榆间情势危急,须抽调关内部队增防,务望兄立派有力部队三个师,向平津集中,巩固华北。

陈诚第一次鏖战辽西,落了一个“两面求援”的尴尬局面。

西面傅作义的暂3军,侯镜如的92军如期出关,与廖耀湘的新6军承担起了守卫北宁铁路的任务。

而东总的秋季攻势还在继续,因廖耀湘两个师抽调,中长铁路两翼又出现了战机。

辽东前指所辖三四两纵队将同时对国军东翼突出带发起进攻。

这是对陈诚的挑战。

陈诚纵有天大的理想,关于他的理想,我们也只能祝他一句理想万岁。

0 阅读: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