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学?放养?小学阶段究竟该怎样教育?

萌妈小教室啊 2024-03-29 01:28:41

极端的培养只会适得其反

千言万语,凝成一句话:别!走!极!端!

1

我家小萌,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考试只拿了70分,而全班平均分是95分——这就是我们放养了一年的结果。

小萌上小学的第一年,也是我回归职场的第一年;不是不想陪,而是完全没时间陪。

作为双职工家庭,我们每天关注的都是,孩子有没有吃好、睡好、长得好、坐姿好;在学习方面,我们就放掉了--更何况,我家小萌从小就爱看书,所以我们总觉得事。

结果,这可不就出事了!

暑假期间,我开始陪他写作业,才发现了几点自己完全忽略的事。

首先,是他不愿意写字。

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不是难事,难的是,习惯了[只用眼睛看书很快]的孩子,不愿意[费劲地动手写字]。

无独有偶,我有个专注做识字启蒙的朋友,她家孩子也是这样:识字多,但不愿意写字,一写字就哭,从一年级一直哭到三年级。

其次,是他总写错字。

一年级的孩子大多处于对汉字的整体识记阶段。

比如他们经常把[直]写成两横,都说明他就是记了个大概的轮廓,没有记住具体的一笔一画。要想让他们记住正确的写法,还得让他们亲手写一遍才知道。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虽然识字量大,但是写字的正确性却不高。

第三,是他握笔姿势错了。

这事儿说来挺魔幻的,但事实是,小萌一直在用[握毛笔]的姿势来[握铅笔]!

所以他写字是真的费劲,手疼,所以写字难受,一难受,就更不想写字!

回看视频的时候,我惊了

一年级期末考试的试卷发下来了,对照着一看,他之所以考70多分,就是因为试卷有一整面都没写--理由是没时间写了,其实就是写字太慢。

那时候,小萌已经开始对语文失去信心了;甚至有几天早上他说:

妈妈,我肚子疼,我不想去学校了。

然而一到社区医院,他的肚子就神奇地不疼了!!

如果我依然放养,估计他会开始变得厌学和偏科;所以我觉得,放养也好、陪学也罢,关键是看孩子的状态,千万:

别!走!极!端!

如果一路放养下去,孩子会越来越丧失信心;而如果由此开始就一路猛抓起来,开始疯狂鸡娃,各科作业百花齐放,孩子也很可能因此厌学,甚至和家人的关系逐渐疏远。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过犹不及]--纯放养和全陪学,可能会导致相当类似的结果。

我家从没给孩子提前报过什么[培优]班,但在[陪学]和[放养]之间,我们的原则是:

先放,遇到问题就陪,再放,遇到问题再陪.....

那个暑假,我们带小萌去报名写字班的时候,老师一直向我们推荐毛笔和国画;我拒绝了:[我给他报班,不是为了培养什么特长,考什么证书;只是他遇到问题了,我们希望和老师一起帮助他迈过这个坎。]

老师愣了片刻说: [这样也不错,遇到问题,就去解决问题。]

我自己在学习上,其实一直是被放养的状态。

据我妈回忆,作为四川孩子,而且从没上过学前班,当初我学拼音的时候,回家整整哭了两个月;但也是一边哭一边写,最后自己熬过来了。

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熬过来。

在学习和考试的筛选器里,很多孩子都是因为迈不过某些坎,因而被漏了下去;而我们都不希望自家孩子是被漏下去的那些。

上面的例子,只是我家的个案。下面我们从更高的维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孩子小学阶段到底应该陪学还是放养?

随着家庭教育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意识到了早教启蒙的重要。不是提前学知识,而是鼓励孩子通过[唱、读、玩、说]四大方式,去发展学习和探索的技能。

在美国,早教启蒙最早是由zf出资的Head-start Program(启智项目)所推动的:这个项目是为了消除贫富差距对不同孩子所带来的影响,让家教的理念走入社区、走入家庭。

我家在亚利桑那州的时候,也参与过这样的课堂。

Head Start 项目始于 1964 年,截至 2005 年底,有超过 2200 万学龄前儿童参加了该项目。

根据总结31项研究的Datta (Datta, 1976& Lee et al.,1990)的说法,该计划显示,早期参与的儿童,智商得分立即提高,尽管在开始上学后,非参与者能够缩小差异。而且,与没有参加项目的同龄人相比,参加项目的孩子更有可能完成高中、上大学,并且可能在20多岁时获得更高的收入。同时,Head Start与孩子的考试成绩的巨大而显着的提高有关,并且显著降低了孩子留级的可能性。

然而,也有批评的声音出现。

Freakonomics(《怪胎经济学》)的作者Steven D.Levitt和Stephen J.Dubner研究认为,根据对幼儿纵向研究数据的回归分析,Head Start对学校早期的考试成绩没有持久影响。

许多研究都发现,Head Start在早期产生优势,但这些好处大概在二年级和三年级时,优势就开始消退,甚至开始落后于未参加该项目的同龄人。

其实也不难理解:加强家庭教育,孩子学习就不错;停下来以后,孩子的表现也会归于平淡。

换句话来说,如果孩子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来自父母的陪学,那么父母就得一直陪学;尽管这样强于哪些无法陪学、全靠个人学习能力的孩子,但家长是累的,且这些孩子脱离家长的陪伴以后,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叛逆、缺乏自信等)。

我越来越觉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真的需要成为他们的脚手架。

没错,就是下面这样的,修建房屋过程中的外层支架:

搭建大楼的时候,孩子需要站在脚手架上面,往上爬(遇到问题,我们一起解决);但当大楼修好的时候,脚手架就需要被拆掉,让大楼自成一道风景。

现在陪,是为了放手;现在帮,是为了让他独立。

脚手架可以帮助刚接触学校环境的幼儿,在学习时建立信心。

例如,一旦孩子认识了某个汉字,我们就可以教给他们同音字,或者形近字,从而帮助他们拓展知识面。

从熟悉的知识,到不熟悉的知识;是因为老师和父母选择的连接,能让孩子更好地过度--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也不是只让他们自己一人去面对。

我们带小萌练字的时候,也是这样循序渐进的。

一开始是书空,也就是以手为笔,让他对着空气写笔划;

然后是拆解字,也就是说出字,让他念出每个笔划的名字(旅途中,这个方法特别好用);接下来是拆部首,说出字,让他说出由哪些部首和部分组成;

最后才配合具体的写字练习。

当孩子通过早期的书空、拆笔划、拆部首,对要写的字了若指掌以后,写字的速度自然就加快了——而不是单纯为了让他加快写字速度,就只做重复的练习。

我知道有的家长,一看到孩子成绩落后就心急;如果说孩子考90分,家长给布置1份作业,当孩子考到70分,家长恨不得能布置100份作业,好让孩子加油追赶上来。

但孩子面对海量的作业,真的心里会崩溃。

就像我们期末考试面对1篇论文,还是面对10篇论文,其工作强度不是简单地乘以10倍一样。

在练字的时候,一定要慢慢上强度:先练一遍,再练一遍....这样一遍一遍练下来,孩子自然也就有了信心。

二年级的小萌,已经可以15分钟搞定一篇作文了

前天早上出门前,我问他:[小萌,听说你昨天听写全对,拿了优!]

小萌瞟了我一眼,回答到:[听说啥听说,事实就是这样。]

然后,他拎起饭盒,背上书包,一溜烟跑出门,跟着他爸上学去了。

互动话题

你还有哪些育儿小困扰呢?

一起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END

我是萌妈Cecilia,一个学术型的二胎妈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