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掉一个“太阳”的黑洞;帮神经系统进化的远古病毒|一周趣科学

科普博览这世界 2024-02-26 17:09:31

本期导读

1.宇宙中最亮的物体,同时也是“胃口”超好的黑洞

2.不会飞的恐龙为何长出羽毛?做个机器恐龙来研究

3.没有远古病毒,就没有神经系统

4.太阳系中最年轻的海洋,坐标土卫一

5.解析锂硫电池中的催化反应网络,锂电池成本有望降低

01宇宙中最亮的物体,差点被当成错误数据

类星体是宇宙中绝对的庞然大物。每个类星体中都包含一颗非常活跃的超大质量黑洞。类星体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吸引周围的星系物质,形成稠密的吸积盘,而吸积盘中的物质发生摩擦,能够产生极高的温度,从而以无法想象的亮度向外辐射光能。

在类星体的世界里,几亿倍太阳质量是家常便饭,吸引范围达到上亿光年更是小菜一碟。

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Christian Wolf团队近日发现的J0529-4351类星体,被认为是类星体家族中的佼佼者:在迄今发现的类星体中,它的亮度是最亮的,发射功率约为2x1041瓦特,这一数值是太阳功率的一千万亿倍!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计算,这颗类星体每三秒钟就会发射出相当于一颗地球质量的能量,而这颗星体已经在宇宙中存在了120亿年的时间。按常理来说,它应该早就耗尽了能量才对。

于是科学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颗类星体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吸引他周围的星系物质。计算表明,它每天能“吃”下将近一倍太阳质量的星系物质!

这头星际巨兽一边吞噬着海量的物质,一边以极大的功率向外发光,同时在宇宙的边缘地带狂奔,我们却对它所知甚少。

这么亮的类星体,为什么人们一直没有注意到它呢?答案是:它太亮了,以至于看起来像是假的。

截止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上百万颗类星体,这么大的群体数量,用人工审查的方式就太慢了。因此,人们把类星体巡查和发现的工作交给了电脑,并且把当时已知的类星体数据用作机器学习的素材。

结果可想而知,电脑由于从没见过如此明亮的类星体,因此在看到J0529-4351时就把它当成错误数据而自动略过了。幸好研究者从废弃数据里将它及时地挽救了回来。

图1 120亿光年外的类星体J0529-4351(白色亮点)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课代表总结:发光为啥强?一天一太阳!

参考文献:

Wolf, C., Lai, S., Onken, C.A. et al. The accretion of a solar mass per day by a 17-billion solar mass black hole. Nat Astron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50-024-02195-x

02不会飞的恐龙为何长出羽毛?

虽然现代的鸟类是用羽毛来飞翔的,但是羽毛的出现要早于飞翔的鸟类。许多恐龙身上都有羽毛。难道恐龙会“未卜先知”,知道自己的后代将来会飞,所以先长出羽毛不成?

这意味着,羽毛的出现最初肯定是为了某些其他的原因,而不是飞翔。只不过后来恰好有些恐龙发现用羽毛可以飞起来,羽毛才成为后来的鸟类征服天空的助手。

尾羽龙是一种生活在1.24亿年前的、大小如孔雀的恐龙,属于廓羽盗龙类,这类恐龙有着真正的羽状羽毛。

但是尾羽龙的前臂很小,不足以支持它们进行飞行。那么,这么小的前臂,配上这么丰富的羽毛,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来自首尔国立大学的Piotr G. Jablonski与合作者决心解开这个谜题。他们从走鹃(Geococcyx californianus)和小嘲鸫(Mimus polyglottos)的捕食策略中得到了灵感。

这两种鸟类是食虫鸟,在捕食时,它们会扇动翅膀和尾巴上的彩色羽毛,以此来打草惊“虫”,将虫子从隐藏处吓出来,以便进行捕食。这种捕食策略被称为“惊扰捕猎”。

尾羽龙也是一种食虫恐龙,那么它们的原始翅膀会不会也具有类似的赶虫子的功能呢?

研究者们制作了一个机器人,名叫Robopteryx,它的体型、外观、运动能力都仿照尾羽龙制成。机器人上安装了类似尾羽龙的原始翅膀,并且能够做出惊扰捕猎的一系列动作,例如张开翅膀、竖立尾巴、伸展停顿、收回等动作。

然后,科学家把这一机器人的动作展示给蚱蜢看,并观察蚱蜢对这些展示行为的反应。用蚱蜢是因为它们对惊扰捕猎行为有反应,而且据推断尾羽龙和蚱蜢曾共存于同一时期。

结果发现,机器人使用雏形翅膀展示惊扰行为,与蚱蜢逃走的可能性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使用雏形翅膀时有93%的测试蚱蜢逃离,不用则是47%)。他们还发现,翅膀上有白斑以及尾部有羽毛,与蚱蜢逃离可能性显著相关。

Robopteryx得出的结果支持了惊扰捕猎假说,为有羽毛的翅膀和尾部最初在恐龙中的演化提供了新视角。

视频加载中...

视频 机器恐龙用翅膀吓跑蚱蜢(12倍慢放)

(视频来源:参考文献)

课代表总结:道理我都懂,但这鸟(恐龙?)为啥这么大?

参考文献:

Park, J., Son, M., Park, J. et al. Escape behaviors in prey and the evolution of pennaceous plumage in dinosaurs. Sci Rep 14, 549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3-50225-x

03远古病毒帮助神经系统进化

在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中,有一种被称为髓磷脂的重要物质,这种物质包裹着神经,就像是电缆线外包着的绝缘皮一样,可以保护并隔离神经,使得神经可以长得更长,并且信号传输更加快速。

并不是所有的脊椎动物都有髓磷脂,例如比较原始的无颌类就没有。于是,科学家们试图揭秘髓磷脂的起源问题。

近日,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Robin Franklin与合作者在《细胞》杂志上发表文章,报告了他们关于这一问题的发现:脊椎动物体内的髓磷脂,与一种远古病毒(被称为retromyelin病毒)有关。

retromyelin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它们的看家本领是:把自身的RNA翻转成DNA并插到宿主细胞的细胞核里,从而跟着宿主同生共死。

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有一些逆转录病毒的信息会被遗传到下一代,于是这些病毒就成为了人体基因组的一部分。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这些随机插进动物基因组里的病毒,不伤害动物就已经不错了,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正面作用。

但是研究人员发现,如果用遗传学手段将人类神经细胞中的这段病毒除掉,那么髓磷脂的产生会被极大抑制,也就是说,如果没有retromyelin,人类根本不可能产生髓磷脂,更不可能拥有发达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了。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发现,retromyelin是一段非编码RNA,本身不生产任何蛋白质,但它能够与细胞中一种称作SOX10的蛋白质结合,从而开启髓磷脂合成的相关基因。

更有趣的是,经过比对发现,不同种类生物体内的retromyelin病毒,有着不同的版本,并非是来自同一个祖先。

这就说明,现代脊椎动物体内的这段病毒,并不是从祖先那里遗传来的,而是在进化历程中各自捕获的。这种现象被称为趋同进化。

这篇文章为人们提供了认识病毒的新视角,也能为基因组学带来新的启发:人类基因组的“垃圾堆”中,也许埋藏着重要的宝藏。

图2 抑制该段病毒基因后,细胞中髓磷脂合成受阻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课代表总结:在你的基因里,到处都有病毒来过的痕迹啊!

参考文献:

T. Ghosh et al. A retroviral link to vertebrate myelination through retrotransposon-RNA-mediated control of myelin gene expression. Cell.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15, 2024. doi: 10.1016/j.cell.2024.01.011.

04太阳系中最年轻的海洋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但是海洋并非是地球的专属,在太阳系中,木卫二和土卫二等卫星上也拥有地下海洋。这些海洋被封印在冰层以下,但很有可能并非完全冰冷,所以这些海洋中也有存在生命的理论可能。

海洋活动会把这些卫星的表面抹平,擦除它们身上的撞击坑痕迹,因此人们通常会在表面比较光滑的卫星上寻找海洋。

因此,从来没人关注过土卫一这颗又“小”又“丑”的卫星。土卫一的直径仅有400公里,不到月球的八分之一;它的表面布满了撞击坑和峡谷,基本没有平地。

因此,没人会认为土卫一的外壳下会有海洋。

法国里尔大学的V. Lainey与合作者在整理卡西尼号发回的关于土卫一的轨道资料时,关注到土卫一的近心点漂移问题。

如果卫星是一个实心球,那么它受到的土星引力应该是均匀的,轨道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但是土卫一的轨道近心点却一直在漂移,这说明其内部应该有一层液态海洋。

经过数据计算与模型分析,研究者确认,土卫一的外壳下,藏着一个深度为20-30公里的液态海洋。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土卫一上的海洋没有像木卫二那样,把自己的表面抹平呢?答案是:这片海洋非常年轻,年龄不超过1500万年,还没有恐龙古老,因此还没来得及擦除土卫一表面的撞击坑。

由此看来,不能再以“表面平整”作为地下海洋的标志物了,土卫一海洋的发现,证明了表面不平整的小卫星也是可能拥有地下海洋的。

海洋在太阳系中这么普遍,不由得让人突发奇想,或许生命的出现也不是地球特有的现象呢?也许进一步的宇宙探索,会为我们揭开生命起源的奥秘。

图3 表面布满撞击坑的土卫一,内心暗流涌动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课代表总结:土卫一最明显的特征是图中右侧的赫谢尔环形山,这也让它看起来特别像《星球大战》中的死星。

参考文献:

Lainey, V., Rambaux, N., Tobie, G. et al. A recently formed ocean inside Saturn’s moon Mimas. Nature 626, 280–282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975-9

05解析锂硫电池中的催化反应网络

目前的锂离子电池使用氧化钴作为阴极,这是一种昂贵的矿物,其开采方式对人类和环境有害。如果用廉价的硫代替氧化钴,容量会提升数倍,成本也会降低不少。

但有一个问题:硫的还原反应非常复杂,会同时发生很多副反应,使得电池的寿命变短。

想要攻克锂硫电池难题,就必须梳理清楚这一电池中,硫元素到底是如何反应的。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段镶锋和Philippe Sautet领导的团队破译了这一反应的关键途径。这一发现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将有助于提高电池容量和寿命。

锂硫电池中的硫还原反应涉及一个八原子的环状硫分子,共有 16 个电子参与反应。在经历一系列反应交织成的网络后,硫环分子最终转化为硫化锂。

该反应网络具有许多的分支、中间产物和副产物,科学家的目标是,厘清每一个步骤节点到底发生了什么,并找出哪些反应可以提升电池性能。

团队先用理论计算来推断所有可能的反应途径,然后通过电化学和光谱分析来验证计算结果。经过不懈努力,整个反应网络浮出水面。

数据表明,电池性能主要由反应中间体Li2S4决定,将Li2S4完全转化为最终产物Li2S至关重要。掺杂硫和氮的碳基电极可以有效促进这种转化。接下来,科学家将探索性能更好的催化剂,进一步提升该反应的效率。

研究还发现,中间体Li2S6不直接参与电化学过程,而是副反应的主要产物,它能穿梭到锂金属阳极并与其反应,消耗硫和锂,导致能量损失和存储容量迅速降低。因此,如何抑制Li2S6的生成,将是锂硫电池研究的方向。

电池技术和催化科学的结合,将为快速、高容量的能量转换设备开辟新途径。

图4 锂硫电池原理示意图及应用场景 (图片来源: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

课代表总结:锂硫锂硫,你牛你牛!(扣钱)

参考文献:

Liu, R., Wei, Z., Peng, L. et al. Establishing reaction networks in the 16-electron sulfur reduction reaction. Nature 626, 98–104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918-4

作者:牧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