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别二十三载,再见已是天涯
2000年11月14日晚上十点三十分,北京人艺的"台柱子"李婉芬悄然离世。这一天,整个演艺圈都安静了。
一周后的11月21日清晨,数千名观众顶着寒风,来到八宝山殡仪馆,送这位"平民艺术家"最后一程。殡仪馆外挂着的两幅挽联格外醒目:"五十年艺术表演千锤百炼,七十年人品艺品有口皆碑","高艺常留众口颂美德堪作后人师"。
短短两句话,道尽了观众对她的不舍与敬意。
谁能想到,这位让观众又恨又爱的"大赤包",在现实生活中竟是个温柔善良的人呢?1983年,已经51岁的李婉芬接到了《四世同堂》的试镜邀请。
剧中"大赤包"这个角色,是个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出卖同胞的女汉奸。
但李婉芬就是这么一个较真的人,为了这个角色,她几乎走遍了北京城的大街小巷,观察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
她说:"演坏人更难,得让观众恨得牙痒痒,又能看出人物的真实。
功夫不负有心人,《四世同堂》播出后,李婉芬把"大赤包"演活了!这个角色太真实了,以至于很多观众在路上遇到她,都会忍不住骂她"汉奸"。
但正是这份"讨人嫌",让她摘得了第四届金鹰奖最佳女配角的桂冠。
1986年,春晚舞台上,李婉芬和周国治合作的小品《送礼》,又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时的她,早已是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了。
只可惜,这位给观众带来无数欢笑与感动的艺术家,最终还是没能逃过病魔的纠缠。多年的操劳,加上糖尿病、高血压的困扰,李婉芬的身体每况愈下。
现在,距离李婉芬离世已经整整23年了。但每当《四世同堂》重播时,观众们还是会被她的演技所折服。有人说,好的演员是用生命在演戏,李婉芬,她就是这样一位用生命在演戏的人。
从舞台到荧幕,她塑造了太多让人难忘的角色。这些角色背后,是她对艺术的追求,对表演的热爱,更是她对生活的热情。
这份热情,让她在69岁的生命里,活出了远超69年的精彩。
二、一个北京女孩的艺术追梦之路
说起李婉芬的成长,还得从1932年的北京说起。
在一个七个孩子的普通家庭里,李婉芬的父亲是个中学老师。虽说家里孩子多,但父母从来没有厚此薄彼,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满满的爱。
这份温暖,也让小李婉芬从小就活泼开朗,爱笑爱闹。
要说北京胡同里的故事,那可太多了!小时候的李婉芬,成天跟着小伙伴和兄弟姐妹在胡同里穿梭,听着街头巷尾的故事,看着来来往往的市井百态。
这些年少时光,不知不觉间在她心里埋下了一颗文艺的种子。
1949年,对李婉芬来说是个转折点。这一年,新中国成立了,这一年,她也考进了华北大学戏剧系。
在华北大学的日子,李婉芬可是一点都没闲着。1950年,她就在《红旗歌》中饰演了"大梅"这个角色,一出场就圈了不少粉。
三年后,李婉芬考进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但在北京人艺,新人想要出头可不容易。刚进剧院的时候,她几乎没什么登台的机会。
但李婉芬是个有心人,台上没她的戏,她就在台下认真观摩学习,跟着老艺术家们偷师。
功夫不负有心人,1957年,她等来了自己的春天。在北京人艺的经典话剧《骆驼祥子》中,李婉芬饰演了"虎妞"这个角色。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天天往街边跑,就为了体验角色的生活。这份认真,让她把"虎妞"演活了,也让观众记住了这个叫李婉芬的姑娘。
但是谁能想到,正当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1966年的那场风暴来了。文革期间,李婉芬被下放到农村,每天干着繁重的农活。
但她从来没有抱怨过,反而说这段经历让她更懂得了生活。
那时候的她,腰都直不起来,手上磨出了茧子,但她心里的那团文艺之火,却从来没有熄灭过。农闲时候,她还会给村里人讲戏,教大家唱歌,用艺术点亮着乡村的夜晚。
这就是李婉芬,一个倔强的北京姑娘。无论生活多难,她都用自己的方式坚持着对艺术的热爱。或许正是这份执着,让她后来能在演艺圈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如今回看她的成长历程,从华北大学的青涩学生,到北京人艺的台柱子,每一步都写满了艺术的追求。这个来自北京胡同的姑娘,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做"梦想"。
三、事业与爱情的跷跷板
说起李婉芬的感情经历,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情感史。她这一生,经历了三段婚姻,虽说有遗憾,但每一段都是她人生不可或缺的篇章。
1955年,正当李婉芬在北京人艺站稳脚跟的时候,她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王道中。这个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工作的作家兼编辑,不仅长得俊朗,才华也是一等一的。
面对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男人,李婉芬一见钟情,很快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他们生下一双儿女,儿子叫王朔,女儿叫王靖。按理说,有了美满的家庭,该收心相夫教子了吧?但李婉芬偏不,她觉得自己的艺术梦想才刚刚起步。
可惜,事业越红火,家庭矛盾就越多。她每天起早贪黑泡在剧院里排练,王道中心疼她,常劝她多休息、多陪陪孩子。
但在李婉芬看来,这是丈夫不够支持自己的事业。就这样,两人因为理念不合,在1962年结束了这段婚姻。
离婚后,儿子跟了她,女儿跟了王道中。谁知没过多久,王道中就因癌症离世,女儿又回到了她身边。
1977年,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李婉芬经人介绍认识了第二任丈夫。这位姓袁的工程师,条件不错,最重要的是,一开始还把她和前夫的孩子当亲生的疼。
婚后,他们又生下了小儿子袁健。
但好景不长,二婚丈夫在有了亲生儿子后,对继子女的态度渐渐变了。加上两人一个学理工一个搞艺术,思维方式差异太大,这段婚姻最终还是以离婚告终。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已经年过花甲的李婉芬,遇到了她的第三任丈夫毛燕华。这回,她总算遇到了知音。毛燕华不仅是演员,还是话剧导演,两人有着共同的艺术追求,总有说不完的戏剧话题。
只可惜,这段来之不易的幸福没能持续太久。疾病的困扰,让李婉芬不得不提前离开了这个世界。
回望李婉芬的三段婚姻,虽然都没能白头偕老,但每一段都给她留下了独特的人生记忆。或许正是这些情感经历,让她在舞台上能更深刻地演绎各种角色,也让她的艺术生涯更加丰富多彩。
这就是李婉芬的情感故事,有遗憾,但更多的是对爱情的勇敢追求。在她看来,无论是艺术还是爱情,都值得认真对待,都该活得精彩。
四、三个孩子各自的人生答卷
作为一个经历过三段婚姻的母亲,李婉芬最牵挂的,莫过于她的三个孩子。如今,时光荏苒,他们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大儿子王朔,可能是最让李婉芬放心的一个。虽说从小跟着妈妈,但他并没有继承母亲的艺术基因,反而选择了一条稳定的人生道路。
大学毕业后,他一头扎进了财务工作,收入稳定,生活规律。
在感情上,王朔也是个顺心的。他和一位普通女子组建了家庭,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这个小家庭,和和美美的,让李婉芬看了特别欣慰。
女儿王靖的人生轨迹,倒是有点像年轻时的母亲。小时候跟着父亲生活,后来因为父亲的离世才回到母亲身边。但王靖的婚姻比母亲幸福得多,她找了个疼爱她的丈夫,婚后既照顾家庭又发展事业,活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样子。
小儿子袁健,虽然是李婉芬和二婚丈夫的孩子,但在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孝顺了。或许在他心里,这既是对母亲的告慰,也是对父亲的补偿。
李婉芬生前常说:"我这一辈子,演了那么多角色,最难演的就是当妈妈这个角色。"确实,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她难免要为了工作疏忽了对孩子的照顾。
但现在看来,三个孩子都过得不错,这大概就是给李婉芬最好的安慰了。
他们都没有走上艺术这条路,但都过上了平凡而幸福的生活。这或许就是李婉芬最想看到的:孩子们能按照自己的心意,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这三份人生答卷,或许不够轰轰烈烈,但却都写满了幸福。这,大概就是一个母亲最大的欣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