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孝武(二九)扑朔迷离的应州大捷,是朱厚照改变明朝国运之战

惊心探索古今 2024-10-23 05:34:43

众所周知,明武宗朱厚照之所以用“武”为谥号,就是因为他在武功方面有着被世人认可的成就。即便是对朱厚照各种抹黑攻击的文官集团,也不得不承认他在武功方面的成绩。应州大捷是朱厚照武功的巅峰之作,是明朝中期对蒙古军队罕见的大胜,也是朱厚照奠定历史地位的战争。然而这场让朱厚照引以为傲的大战,却在史书上显得扑朔迷离。这场战争在史书上记载非常简略,数十个字的记载却矛盾重重,引起了很多历史学者的争论。下面对这场在网上存在广泛争议的战役进行分析,拨开遮蔽应州大捷的历史迷雾。

应州之战发生在明武宗正德十二年,这年秋天重新完成蒙古统一的达延汗率领五万蒙古骑兵进犯明朝边境。为了应对蒙古军队的入侵,明武宗朱厚照不顾朝臣三番五次的阻止,秘密潜出到大同、宣府一线的长城边境,率领明朝边军与对方进行了一场举世罕见的大战。这场战争中体现了朱厚照卓越的军事天赋,他全盘指挥了这场大战,并且身先士卒杀入重围,最终取得了应州之战的大胜。战后朱厚照又率领追敌至平卢、朔州等地,因遭遇沙尘暴天气而不得不回师。此战之后蒙古军队再也不敢肆意入关侵略,明朝边境安全形势逆转。

这场大战之所以存在争议,是因为史书上记载的与民间流传的说法大相径庭,存在各种矛盾之处。明朝史书上对这场大战记载非常简略,只有短短的四十一个字,甚至可以说是一笔带过。《明史》对这场大战是如此记载的,“冬十月癸卯,驻跸顺圣川。甲辰,小王子犯阳和,掠应州。丁未,亲督诸军御之,战五日。辛亥,寇引去,驻跸大同。”作为一场皇帝御驾亲征的战争,如此惜字如金的记录,实在是令人不解。而《明实录》上记载明军战果令人生疑,“是役也,斩虏首十六级,而我军死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

只要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感到难以置信,一场明军和蒙古军各出五万人,总规模达到十万人的大战,打了五天后竟然是这么个战损比,简直不可思议。正常情况下别说是万人规模的大战,就是乡村几百人的械斗,也不至于才死这么点人。因为围绕着这个不合情理的历史文献,后世学者展开了广泛的争论。他们从线下争论到线上,从官方争论到民间,一直没有确切的定论。一部分官方历史学者支持古代士大夫的说法,认为这场战争就是明武宗朱厚照自导自演的闹剧,目的就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武功而作秀。

但是也有很多历史学者表示出不同的看法,从各种历史文献中找出官方史书的疏漏,以此来驳斥明武宗朱厚照借用应州之战作秀的说法。于是对于应州大捷是真是假的争论甚嚣尘上,网络上流传出了各种不同的文章。其实不论是认为朱厚照作秀的,还是认为应州大捷是朱厚照最巅峰功绩的,但都有一点是无法否认的。应州之战中明军是最大的胜利者,不管官方史书的战损记录如何,达延汗带着五万蒙古骑兵败逃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而这一战后不久,达延汗便在草原逝世,年仅四十三岁,而统一的蒙古汗国各部重新陷入分裂之中。

蒙古汗国出现如此大的变数,明朝毫无成了最大的受益者。达延汗去世后刚刚统一不久的蒙古汗国再次分裂,各部落之中陷入内战的局面,自成化年以来对明朝不断侵略的历史被迫中断。因为此战的失败,蒙古军队不敢再深入明朝边境作战,尤其是避免深入到长城内线作战。这种情况彻底扭转了自成化末年以来明朝边军对上蒙古军队时难逢一胜的尴尬境地。可以说不论应州大捷是否是明武宗朱厚照的政治秀,但其结果都是改变明朝国运的之战。经此一战后,明朝边境的战略形势大变,迎来了自永乐后少有的和平时期。

在分析这场大战首先要确定的是,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战争,而是明朝与蒙古的战略决战。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战争之前,双方的主帅都经过了充分的准备,而不是某些人谣传的,小规模边境冲突,或者是朱厚照瞎猫碰到死耗子。蒙古一方的主帅是达延汗,他在蒙古汗国中的地位无可比拟。达延汗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后人,他在蒙古历史上的影响力很大,被认为是蒙古汗国的“中兴之主”。在他崛起之前,蒙古汗国是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哪怕是将明英宗朱祁镇俘虏的蒙古太师也先,也只是蒙古瓦剌部的首领,而不是蒙古大汗。

当时的蒙古大汗脱脱不花却不能统率整个国家,只能是也先的傀儡。蒙古各部也不服也先的调遣,在蒙古与明军的战争中处于观望态势。所以明英宗朱祁镇的御驾亲征,实际上是明朝与蒙古瓦剌部的战争,而非整个蒙古汗国的战争。但达延汗则不同,他是统一蒙古各部的中兴之主。达延汗崛起后,他率兵征服瓦剌,先后清除亦思马因、火筛等权臣,大败亦不剌、满都赉阿固勒呼等割据势力。经过一番战争后,达延汗完成了蒙古各部的统一,重建了蒙古各部族之间的政治架构,将四分五裂的蒙古各部统一在自己的帐下。

达延汗还在蒙古实行了政治改革,划定了蒙古各部的地位和领域,这也为现代蒙古各部的结构奠定了基础。因为达延汗的励精图治,蒙古的力量步步提升,到了弘治末年已经压得明朝边境喘不过气来。再加上明朝边境军队的严重腐败,所以出现了明军面对蒙古军队难逢一胜的场面。面对孱弱而腐败的明朝边军,如果只是打草谷,达延汗根本没必要帶这么多骑兵,有个两三千都已经足以让明朝边境疲于奔命了。他带着五万蒙古骑兵进入明朝腹地,显然不只是为了抢点钱粮、人口、牲畜那么简单,而是有更大的战略目的。

骑兵在古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便是以骑射著称的蒙古人,凑出五万骑兵也是不容易的。五万骑兵对于达延汗而言不是轻装部队,而是战略决战的力量。蒙古方面如此大规模的入侵,明朝的边境军队不可能一无所知,更不可能隐瞒不报。从明武宗朱厚照的反应来看,他是早就得知了达延汗的动向,并且在战争发生的半年前就开始作准备了。实际上从朱厚照即位开始,几乎每一两年达延汗都会南下劫掠打草谷,但绝不可能帶如此重兵。而之前朱厚照也没有像这次这么重视,不顾内阁反对潜入大同、宣府一线,亲自组织明军防御作战。

战争发生在十月,朱厚照的战略布置从六月就开始了。他屡次潜入到战争一线,调集重兵部署边境防御。除了大同本地的军队将领外,在同一战线上的宣府、辽东、延绥等各地的军队都投入了防御作战。朱厚照还调动了山东、河南等地的战争储备到大同、宣府等地,为战争全面开打作准备。为了应对冬天严寒,朱厚照还让户部和兵部调集冬装支援辽东、延绥的军队,各种战备物资非常充足。从他的这些行为看,显然是已经做好了大干一场的准备。如果只是小规模的打草谷和遭遇战,或者是瞎猫碰到死耗子,朱厚照有必要如此大动干戈么?

可以说那些将应州之战看作小规模冲突,或者是朱厚照瞎猫碰到死耗子的,根本没有仔细的研读史料,更没有意识到达延汗如此大规模入侵的危险性。而朱厚照的提前半年就开始的布置,明显是针对对方大规模进行军事调动的部署。朱厚照改革军制后非常重视锦衣卫和边军的建设,他身边两个宠臣钱宁和江彬就是作为这方面的代言人存在。很多人认为锦衣卫只是皇帝的特务组织,实际上锦衣卫也是明朝军队最大的情报组织。如果没有得到锦衣卫的确切情报,朱厚照根本不可能如此大规模调动军队在大同、宣府一线守株待兔。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战略决战,为啥战损比这么奇葩呢?从战争的过程,和明朝的历史背景来看,应该是战争记录方面的偏差。达延汗率军进入明朝境内后,很快就被边境防御的明军所发觉。达延汗准备绕过大同深入,大同总兵王勋率先出兵拦截,同时朱厚照调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记时春两部军队前往支援。然后其他边军各部顺势而动,朱厚照准备了一个口袋阵,想把达延汗的五万骑兵一口吃掉。双方在绣女村初次接触,王勋边打边走,将达延汗的军队引向了应州方向。从史料分析,这里王勋应该是采取了诱敌深入的策略。

既然是诱敌深入的,那么王勋很可能是边打边退,甚至又佯败来吸引对方军队,明军死伤多一点也就可以理解了。到了应州城下后,明军各部按照朱厚照的指示合围蒙古军,准备以口袋阵吃饺子。朱厚照心气很高,率领自己亲手训练的京营作为总预备队,身先士卒猛攻达延汗的军队。史书上说朱厚照在此战中“乘舆几陷”,朱厚照也说自己亲手砍了一个,可见当时战况的激烈。而朱厚照敢于亲自上阵砍人,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守成之军中是非常罕见的。朱厚照在一线奋战两天,第二天傍晚达延汗率军突围,朱厚照率军追击。

此战明军表现得非常勇猛,完全没有成华、弘治时期面对蒙古军队一触即溃的情况。综合各方面分析,明军之所以如此能打,主要是两方面原因决定的。一方面是朱厚照亲临一线,由不得边军各部退缩,否则就是第二个土木堡之变。第二方面是明军准备充分,早已在应州城下选定了决战地点。朱厚照这招显然吸取了于谦在北京保卫战的经验,继续搞倚城而战的策略。这种策略抵消了蒙古骑兵的激动优势,让以步兵为主的明军占据有利的地势。熟悉骑兵的朋友都知道,只要让骑兵跑不起来,那骑兵还不如步兵能打。

应州之战不是标准的野战,也不是城防战,而是类似于北京保卫战的城下战。这里的地形不是蒙古骑兵擅长的草原和平原地形,而是有着城市作战的各种复杂地形。再加上提前准备好的各路大军四面包围,限制了骑兵机动性的发挥,可以说朱厚照是搞了个瓮中捉鳖。从达延汗全帶骑兵的行为来分析,他也不是为了攻城掠地,而是引入明军打野战,消灭边境军队的有生力量,为攻城创造条件的。只要他的骑兵全部跑起来,以明军机动性只有挨打的份。可他被朱厚照引到了应州城下,这就让他有些进退维谷了。

最终达延汗还是靠着骑兵的优势突围而去,但此战结束后显然受到了重创。战争发生在十月,不到十二月达延汗就去世了。当时达延汗才四十三岁,正是春秋鼎盛的时刻,怎么可能突然去世?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但稗官野史中推测的很多。有的说法是达延汗在战争中落马受了重伤,也有的说是被流矢所伤。也有很多学者否定这些说法,认为没有确切的证据。但从朱厚照率军追到平卢、朔方等地,蒙古军队在大部分战力存在的情况下,竟然没有利用骑兵机动优势进行反扑,而是慌忙逃出长城防线,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应州城下规模超过十万人的战争,史料中战损比数字如此奇葩,主要是在与明朝荒唐的论功制度。这种制度有两个缺陷,第一个只算人,头不算杀伤,第二个必须有朝廷指派的文官记功。这场战争的初期,王勋带领军队诱敌深入,就算杀死了蒙古骑兵,也没时间割脑袋,自然不算战功。而且蒙古骑兵机动很快,就算死了战马也会带着尸体跑掉,这也给明军割头带来很大的难度。而且蒙古骑兵也有带回战友尸体的传统,所以很多明军没办法靠人头攒军功。实际上这种记功方式在整个明朝期间都被诟病,武将勋贵反对尤其严重。

最要命的是,这场战争是明武宗朱厚照背着朝廷的文官集团打的。内阁为了组织朱厚照御驾亲征,用各种方式把他堵在居庸关以内。而朱厚照为了亲自战,用尽办法潜出居庸关,并派心腹太监谷大用在居庸关堵住了内阁和京城跟出来的大臣。结果就是战争开打了,朝廷记录战事和战功的官员还在关内,所有战况并不在文官集团的监督之下。因此文官集团对于武将们私自报的功并不认可,只草草记录一些战后还存在的数据,比如人头数和受伤数。如此一来,应州之战的大部分数据缺失和不被认可,自然战绩就显得荒诞不经。

很多学者认为这是文官集团故意黑朱厚照,所以在明朝史书中掩盖了应州之战对于明朝的重大意义,也就没办法体现朱厚照指挥这一战的功绩。这种说法是有苗头的,但关键还是在于朱厚照自己的选择。应州之战严格来说不是明朝和蒙古的战争,而是朱厚照和达延汗的战争。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没有经过明朝内阁讨论,而是朱厚照利用皇帝的特殊身份,绕过内阁和朝廷私自派兵打的。既然朱厚照甩掉了内阁大臣和朝廷尚书们单干,朝廷的重臣自然不会给他记功。因为没有朝廷的批准,这种功绩根本没法往朝廷论功行赏的程序上搞。

比较重要的一点是,朱厚照破坏了朝廷的规制,破坏了于谦以来以文御武的政治制度,对于文官集团是重大的打击。如果文官集团给朱厚照记功了,就表明他们对于这种破坏制度的承认,也就事实上承认了武将和勋贵在朝廷的话语权。这种事情开了先河,不但有损于明朝的制度,也给既得利益的文官集团造成极大的打击。为了维护自己的集团利益,内阁大臣们说什么都不可能承认朱厚照绕过他们干的事情,只能想办法把影响压到最低。说白了文官们不承认此战的功绩,自然武将们就没有功劳,更不可能论功行赏。

这种事情可一不可二,如果不论功行赏,武将们打仗的积极性也会遭到极大的打击,以后朱厚照说话也就不太好使了。从史书上看,最终论功行赏和大宴庆功都是朱厚照从宫廷的开支的支付的,而不是走的朝廷流程。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文官集团为了维护自己的集团利益,不但不顾国家整体利益,甚至要牺牲掉为国效力的英雄们。朱厚照之所以甩掉文官集团单干,自然也是为了不被文官集团利益所绑架,确保国家利益不受损。总的来说应州大捷是一场被文官集团有意识掩盖和削弱的,对明朝国运造成重大影响的战争。

面对重新统一的蒙古草原的中兴之主,年轻的威武大将军不顾朝臣的阻碍,用自己的个人能力和威信调动国家资源,最终将蒙古人再度崛起的气运打断,这场战争堪称史诗级的存在。一个从小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在国家遭受外来侵略时,能够亲临战争一线,用尽自己所有的力量对抗侵略者,这是年轻人独有的军事浪漫主义的故事。与朱厚照这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相比,以杨廷和为首的内阁可以说是昏庸老迈。他们早已失去了为国为民的精神,沉迷于花花世界的蝇营狗苟之中。这样状态的明朝朝廷不被彻底改革,即便再来几个朱厚照这样有冲劲的君主,也无法扭转明朝江河日下的国运。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