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清醒:重用高岗、邓小平,但不让其掌握军队,谁劝都不行

乐蓉评历史 2024-09-08 06:18:39

“我不愿做军事工作,我想做地方工作,我想离开军队工作。”

就这样一句话,曾一度让毛主席焦虑到茶饭不思。

他难以接受的点,不是说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有高级干部“撂挑子”,主动找借口辞职,申请调往后方,而是惊讶说出这番话的人会是彭德怀。

彭德怀是什么人?刚从抗美援朝前线归国的志愿军总司令,集无数军功、荣誉于一身的英雄战将。这样的人,能临危受命,敢横刀立马,又怎么可能会在国家最需要他的时候选择辞职?

但经过数次激烈的长谈后,毛主席也终于明白:这个位置,彭德怀是铁了心的不想干。

一、四位元帅都干不了的岗位

毛主席的本意,是想让彭德怀担任总参谋长,出来主持大局,尽快扛起军队的担子。之所以如此着急,连考虑的时间都不给彭德怀留,一是因为朝鲜战争还未结束,军情紧急;二是因为确实无人可用,整个国家的军事中枢都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总参谋长,即国家军事的最高幕僚长,通俗来说就是军队的大管家,负责全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指挥,位高权重。

但自从建国后,这个职务似乎带着一股魔力,让诸多名将在此折翼,不是主动请辞,就是无法出任,以至于多次出现空缺,甚至成为烫手的山芋。

总而言之,坐上这个位置的人,各有各的苦衷。

据说第一任总参谋长的人选,最开始定的是刘伯承。红军时期,他就曾三次担任总参谋长一职,论能力,论资历,论经验,都没人比他更合适。

但当有人向刘伯承透露上级要调他进京,担任总长时,老帅却不为所动,只是说了一句:

“我年纪大了,跑不动了,还当啥子总参谋长。总参谋长我已经当过几次了,总没有当好嘛!”

说的风轻云淡,但态度却非常坚决。

刘伯承拒绝任命,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常年指挥作战,身体早已拖垮,叶剑英都说他是“遍体弹痕余只眼”;二是一直以来都有办军校的心愿;三是此时的刘伯承,已然有了退隐之意。

自四川解放,18军进藏之后,二野在大西南的战事也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然此时风光无限的刘伯承,却毅然辞去了野战军司令员以及在西南兼任的一切职务。

他厌恶战争,也不喜做官,对总参谋长一职更是“全无好感”。

刘伯承曾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叫“三参总戎幕,一败两罢官”。三次担任总长,两次因故被撤职,因为性情耿直,好范言直谏,还得罪了不少人。

如今要组建总参谋部,必然是各大野战军里选拔强将出任要职,虽说人多好办事,但山头林立,关系也是错综复杂。要当总长,就得周旋各方,甚至与人去争、去吵。以刘伯承的性格,他是既无精力,也无心气,倒不如躲到军校里安安心心为国养士来的自在。

这一点上,毛主席也是能够理解刘伯承的,毕竟挺进大别山,鏖战大西南,把老帅的身体都熬垮了。再强人所难,难免过意不去。

最终,毛主席在反复权衡之后,决定将首任总长一职,任命给了时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的徐向前。

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又并非明智之举,因为此时的徐向前根本应付不了总长的担子,他的身体状况甚至还不如刘伯承。早在太原战役期间,徐向前就因为陈年旧伤导致肋膜两次出水,胸背疼痛,身体虚弱得很,一度无法站立,只能将前线指挥的重任移交给彭德怀。

此时的徐向前正在青岛海滨休养,在得知毛主席让他担任总长后,也是感慨心有余,而力不足,说道:

“总参谋长又要作战,又要建军,又要军管,又要剿匪,又要精简整编,又要参加生产劳动,又要支援新区土改和各项地方工作,事情千头万绪,担子千钧重。”

不过,毛主席也并非胡乱安排,他并未着急让徐向前复出,而把总参的工作交给第一副总长聂荣臻暂时负责。论军事能力,聂荣臻不如自己的老搭档徐向前,但毕竟是政工出身,且当时的总参很多干部都来自华北军区,让他这个老司令兼任代替总长,也利于开展工作。

毛主席的设想是让聂荣臻撑过一段时间,等徐向前康复,两位功勋老帅坐镇总参,这样的配置足以应付一切大事。

只是毛主席没有料到,徐向前的病还没好,聂荣臻又倒下了。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而总参作为最高统帅部,一直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聂荣臻日夜忙碌,有时几天睡不了觉,一度因劳累过度,昏倒在办公室里,被送进医院。

“那是我一生中最繁忙的时期。”

这是聂荣臻的原话。

心中忧虑工作,身体又实在扛不住,无奈的聂荣臻也只能请辞,希望找人来接替自己。毛主席同意了,因为他等到回国的彭德怀。

但出乎意料的是,彭德怀却坚决不肯接任总长。

二、邓小平是抽不开身,高岗是“不能用”

1952年4月,彭德怀从朝鲜前线回国养病,他的左额长出的一颗肿瘤,已经拖了很长时间,再不治身体就会出大问题。

彭德怀回来,让毛主席也有了新的筹划。此时抗美援朝已经进入边打边谈的相持阶段,毛主席有意培养邓华、杨得志等一批中生代将领,让他们去指挥志愿军得到历练,这样也正好可以让彭德怀留在国内主持大局。

7月初,任命正式提上议程:

“彭德怀不回朝鲜前线,留在北京,以兼任总参谋长,同时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但彭德怀在第一时间,就打了“退堂鼓”,包括在回忆录里,他也直言不讳地记了一笔:

“我1952年夏回北京,有人提议我当总参谋长,我很不愿意,当时就拒绝了。”

彭德怀的想法和刘伯承很相似,都是有了退隐之意。他自己也承认,想要回大西北主持全面工作,去搞农垦事业。

为了说明心意,彭德怀主动去找毛主席辞职。但因为考虑到总长空缺,军事上这一摊子事无人能管,所以彭德怀也没有完全撂挑子,而是“想推举一个身体强健的人来顶住这个繁重的任务”。

彭德怀提到了两个名字。

其一是高岗。

彭德怀极其欣赏高岗,特别是在抗美援朝这几年,他与高岗无论是工作关系,还是个人关系,都处于一种相当融洽的状态。

当时,彭德怀在朝鲜前线指挥打仗,而高岗坐镇东北大后方,全力搞好各种保障。若不是高岗,这一仗不可能打得下来。所以在提到抗美援朝所做的贡献时,彭德怀特别提到了两个“麻子”,一个是洪(学智)麻子,另一个便是高(岗)麻子。

也正因如此,彭德怀相信高岗既然能够当好志愿军的大管家,就能当好全军的大管家,总参谋长一职他是能够胜任的。

其二是邓小平。

彭德怀和邓小平算是老熟人,两人在红军时期就打过交道,后来到了抗日战争,一个八路军副总指挥,一个129师政委,电报往来,开会交流更是常态。

邓小平的优势,是他身经百战,有文化,能打仗,这让彭德怀很是佩服。就连毛主席也说:

“邓小平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论文论武,都是一把好手。”

彭德怀推荐的这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已经脱离军队,长期在地方工作。此时抗美援朝还未结束,东南沿海也有战事,部队也缺人,从政工干部中从挑一个军事能力出众的来扛大旗,也是一招妙手。

两个人都合适,但毛主席却又都拒绝了。不过对于高、邓的态度,毛主席也有明显的区别。

彭德怀提到邓小平时,毛主席说的是:

“小平同志倒确实是个人选,但是他刚从西南到北京,目前的工作也脱不开身。”

但彭德怀提到的高岗,说了很多优点,而毛主席当时反问了一句:

“难道高岗就没有缺点吗?”

这一问,意味深长。

很显然,毛主席认同邓小平,但不认同高岗。

论资历,高岗和邓小平不相上下。他是1928年协助谢子长、刘志丹等人组织陕西渭华起义,参与创建陕北革命根据地,而邓小平是1929年组织百色起义,开辟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后来邓小平跟随部队到达江西苏区,很快就崭露头角,而此时的高岗,则稍显沉寂。直到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高岗才迎来人生的转折点。

当时毛主席感激陕北红军的接纳,有意起用了一批陕北系的干部,其中对高岗更是评价颇高:

“外来干部肯定不如当地干部对情况熟悉,也不如当地干部与群众的关系那样密切。拿我来说吧,虽然来陕北已五六年了,无论是了解这儿的情况方面,还是在与这个地区的群众关系方面,我都不能与像高岗这样的同志相比。”

之后,高岗的人生便开始顺风顺水。后来其离开延安到达东北,出任东北人民自治军北满军区司令员,同时协助林、罗主持大局。这一时期,毛泽东致电东北时,总喜欢强调“林罗高收”、“林罗收并告高”,甚至“林高收”。

后来东北野战军入关,高岗代理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影响力与日俱增。比起四处转战的邓小平,高岗专心于一域,能力更能得到稳定发挥,以至于大有后来者居上的迹象。

1952年,主政地方的邓小平、习仲勋、邓子恢、高岗、饶漱石被调往北京工作,时人称之为“五马进京”。五人中又以高岗最为位高权重,也因此有了“一马当先”之名。

然毛主席虽器重高岗,也看得清高岗的为人。

高岗能力出众,是个大才,但其个性锋芒毕露,过于计较得失,顺利时骄傲自满,不如意时,又患得患失,泄气动摇。更为关键的,是此人心高气傲,容不得批评。

总参谋长是最容易被人“盯住”的一个重要岗位,其言行往往容易被放大,稍不注意便容易出现闪失。把这个岗位交给高岗,迟早要出问题。

这一点,毛主席比彭德怀更为清醒。

为此,毛主席接连驳回了彭德怀三项人事建议,推辞总长不同意,推荐高岗不同意,推荐邓小平也不同意。其实主席的意图也很明显,那就是这件事情没有商量的余地。

三、钦点粟裕

当然,虽说毛主席坚持留下彭德怀,但他还是选择了一个稍微折中的办法。让彭德怀先主持军委工作,总参谋长一职仍由聂荣臻代理。

很显然,这是权宜之计。

直到1954年,毛主席才进行了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成立国防部,将总参隶属于国防部下属部门。国防部长兼顾主持军委日常,总参谋长则负责军队的全面工作。两个部门紧密联系,甚至连办公地点都紧挨着,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减轻了总参的压力。

彭德怀就任国防部长,而总参也终于迎来了第一位完全正式的总参谋长—粟裕。

抗美援朝期间,粟裕大病了一场,只能去苏联接受治疗,不久之后回国,调任副总参谋长。

在总参,粟裕的表现非常亮眼,他刚进入统帅部时,就呈送了一份“建议首先确定国家整个战略方针”的书面报告,一鸣惊人。并且粟裕曾亲自参与了海空两军的组建,在华东和肖劲光、刘亚楼都打过交道,在后来的国防军队建设工作上,又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以说,粟裕完全符合毛主席对于总参谋长的四大期望:

其一,有高超的指挥艺术。

其二,有大兵团作战经验。

其三,敢打硬仗恶仗。

其四,在军事领域有超于常人的战略眼光。

在这四点上,粟裕胜过高岗,也胜过邓小平,甚至于全军之中也罕有能与其比肩者。

就拿粟裕和高岗作比较。

朝鲜战争打响后,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国防危机,毛主席曾下令组建东北边防军,由粟裕担任司令员。但当时粟裕因病未能到职,所以由东北军区司令员高岗暂时代理其工作。

高岗原来主持一个大军区的工作,还算是游刃有余,但东北边防军随时准备入朝参战,其中涉及了大量的军事任务,这一下高岗就完全应付不来,以至于他一直急得不行,一再催促粟裕赶紧赴任,称自己实在有些吃不消。

由此可见,高岗组织、后勤的能力堪称顶尖,指挥小规模部队也凑合,但兵团或是大兵团,他的能力远远不如粟裕。而总参谋长,可是要指挥全国的军队。

让粟裕担任总长,是毛主席亲自提名的,命令下达前,他还单独找粟裕谈过一次:

“根据我的了解,你可以胜任!不过牡丹虽好,还需绿叶扶持。你努力干吧!”

粟裕理解了这句话,也把这句话落到了实处,

担任总参谋长后,粟裕非常谦逊,从不乾坤独断,有事就和张爱萍、陈赓、李克农几位副总长一起讨论,虽然也常有争论,但都是谁有理就听谁的,从不伤及友谊,下班了还一起下馆子,轮流坐庄。

张爱萍就曾说过:

“粟裕同志任总长的时期,是总参最好的时期,也是我心情最愉快的时期,他对我们很信任,很放手,也很讲原则。”

此外,粟裕还提出了大量开创性的建议,例如原子战争、机械化部队的建设。他的想法往往超越时代局限,不被常人所能理解,但历史又无数次证明,粟裕的眼光不仅超前,而且独到,正确。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粟裕曾建议组建战略预备队,认为应该从各大军区抽调出几个军,配置在便于机动的地区,一旦发生战争,国家可以不通过军区,直接指挥这些部队,进行最快速的战争反应。

但粟裕这个意见提上去后,却被人误会,甚至有人说他是有“争夺这几个军的想法”。

但若干年后,国家又从战略层面考虑,成立了粟裕所说的战略预备部队,一直沿用至今。

粟裕领衔总参的这段时期,也是新中国军队建设的黄金时期。在粟裕之后,虽然继任者中不乏有黄克诚、罗瑞卿、杨成武这样的名将,但他们任期内所达到的高度,都远不及粟裕。

397 阅读:62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