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的消费降级是个迷

百酒研究站 2024-07-05 12:16:45

最近能够称得上白酒行业热点的,不仅仅是茅台,还有一款9.9元的光瓶酒。

6月5日,上海主打质价比的平价社区超市奥乐齐上架了一款500毫升包装的光瓶酒。这款酒的酒标上印有“浓香型纯粮”“传统固态法发酵”“52度白酒”等字样,生产商为四川省沁园春酒业有限公司,而最吸引人的是价格,只要——

9.9元。

这款超低价的白酒非常好卖,没多久就全面断货,并且在社交媒体上走红。目前,小红书上关于该酒款的高热度推文已有600余条评论。

谁说年轻人不喝白酒了?

9.9元的白酒能赚钱吗?有媒体跑去问了沁园春酒业的渠道商,得到的回答是,他们采购的同样是沁园春生产的固态法白酒,零售价也在十元左右,且已供不应求,目前正在让厂家紧急加产以满足市场需求。该渠道商还透露,这款酒的利润空间相当可观,达到——

30%以上。

9.9元光瓶酒的脱销和走红,很容易让人想到消费降级。

不久前,彭博社也发了篇文章谈到消费降级,不过它观察的切入点站在了天平的另一端——茅台。文章称前段时间茅台酒价格和股价的跌跌不休是消费降级的体现。

有关茅台价格,这些天有不少的市场分析,供需关系是一个重要因素,简单地说,就是需求少了。

其实也不止是茅台,五粮液普五、国窖1573、茅台1935、青花汾30这些官方指导价千元以上的白酒价格都接连失守,行情价都下跌到千元以下。

但对于“消费降级”,中国白酒行业有各种不同的声音。

在6月28日举行的五粮液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上,五粮液集团董事长曾从钦就表示“不定义目前消费情况为消费降级,短期有下降的趋势,但长期来看还是升级的”。

两个多月前的第十三届中国白酒T9峰会”上,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董事长袁清茂也有类似的表述,“说消费降级不完全对”。

袁清茂首先分析了近几年白酒消费总量整体持续下降趋势的原因,首先需求侧经历了大变局,因为醉驾入刑后,中国人的干杯文化转变为法律强制规范下的节制型饮酒文化。因此,虽然饮酒人口没有下降,但饮酒频次下降、平均饮酒量下降,必然导致饮酒量的持续下降。在供给侧,近三十年中国进入长期不缺酒、长期缺好酒、老酒的时代。

在他看来,注重性价比正在成为主要的消费趋势。如果把产品价格作为横坐标,产品价值作为纵坐标。消费者所期望的,并不是纵坐标的价值向下移动;而是期望横坐标的价格向左移动。也就是说,消费者是期望以较低甚至更低价格,维持过去的高品质生活。

听起来就是,降级了,但好像也没降。

关于消费降级之迷,舆论场上已经变成一种车轱辘话术,一个领域的消费不管是涨了还是降了都可以被人解释成消费降级,降了就是没钱,涨了就是口红效应。出国的人少了是没钱,雅诗兰黛降价了是没钱,罗振宇的演讲没人看了是没钱,反过来餐饮数据涨了是口红效应,票房数据涨了是口红效应,零售数据涨了是口红效应,电车大卖也成了没钱的证据。

事实上,可能是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不同群体对消费的感受均存在一定“温差”。

因为从收入和消费角度来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9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2%;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299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3%。收入和消费并未看出明显的收缩。最新的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11亿元,同比增长3.7%,仍在增长区间。

但由于近年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和难预料性,我国经济增长引擎正从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变,这个大背景下,消费可能就显得乏力了。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陈驰带领团队询问了11930个消费者后,他认为消费降级是存在的。但这种消费降级最明显的因素是数量和频次的降低,至于价格的驱动、物价水平的驱动,这些因素的重要程度不如数量和频次的驱动。也就是说,消费降级的过程中,消费者选择的是消费频次下降,没有在场景和消费频率上增加,但不代表他在同样消费过程中会选择一些平价或者打折的产品。

白酒也是这样吗?高端白酒所受的影响相对较小,中端产品的影响更大。在泸州老窖的股东大会上,总经理林峰则表示,行业面临“十年一遇”的下行周期,并提到“2014年中价位酒的主流价格带大概是200块,到2023年是600块,跨越了三倍,2024年又变成400块”,体现出中端产品的降级趋势。

而9.9光瓶酒的走红,更加说明了消费者们的用脚投票。

消费者对于品质的追求,对于价格的谨慎,共同形成了消费螺旋的多面性。

1 阅读:65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