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雪,历书云“十一月大雪,无雪是荒年”,有道理吗?

青丝评文化 2023-12-08 08:54:00

“大雪”这一节气的名称来源于其特点——雪盛(即多雪)。这一命名体现了自然现象对古人日常生活的影响。《三礼义宗》中记载:“十一月大雪为节者,形于小雪为大雪。时雪转甚,故以大雪名节。”同样,《孝经纬》也提到:“小雪后斗指壬日大雪,十一月节也。积阴为雪,至此日栗烈而大。”这些文献都强调了大雪节气因雪量增多而得名。

在古时的黄河流域,大雪节气期间的季候现象包括消时不鸣、虎始交、荔挺出,如《汲冢周书·时训解》所记载。这些现象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对季节变化的直观认识。

一,瑞雪的来历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每年的农历十月上句”,即公历的十二月七日前后,当太阳光到达黄经225°。在农历平年,每月有两个节气,月初的称为“节气”,月中以后的称为“中气”。由于大雪大多出现在十一月初,因此也被称为“十一月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此有所描述:“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瑞雪兆丰年”的积极看法源于对雪在农业上的多重益处的认识。古人意识到,雪能够杀虫、保护和培养土壤、并且有助于解除春季的旱情,从而为来年的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故而一直将冬季降雪视为喜事,并将其称为“瑞雪”。这种称谓不仅表达了对雪的欢迎,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尊重和感激。

二,时雪为瑞、无雪为灾

在后世,逐渐形成了将时雪为瑞、无雪为灾的观念。这种观念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对农业的重视。古代文献中有类似的表述,如“水潦败国,时雪不降,天灾也;冰冻消释,地灾也”,这反映了对冬季降雪重要性的认识。

这种对冬雪积极作用的认识在先秦时期已经存在。《诗·小雅·信南山》中描述:“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毛传解释称:“雰雰,雪貌。丰年之冬,必有积雪。”类似地,《吕氏春秋》亦提到:“雪霜雨露时,则万物育矣。”这些文献记录揭示了先秦时期民众对冬雪对作物生长有益的深刻理解。

三,宿麦的普及

宿麦即冬小麦,在西汉中期之前,劝民种植宿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粟、稷等其他作物在生长周期中的空缺期,即“接绝续乏”,并作为备灾时的粮食来源。这一策略旨在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灾荒。

这种对宿麦种植的推广始于《夏小正》等时令书,这些书籍中含有关于种植麦子的指导意见。这一时期的时令书反映了古代农业生产的实践知识和经验。

然而,尽管存在劝种的记录,宿麦等越冬作物在西汉中期之前并未得到广泛种植。这主要是由于水利设施、农耕技术和地域条件的限制,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越冬作物种植的范围和效率。

从古代文本记录的目的与根源来看,宿麦生长的状况直接体现了古人对冬雪的重视程度。多数情况下,“冬无雪”被记录是因为宿麦出现了旱情,这种情况突显了冬季降雪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四,“接绝续乏”

因此,担负着“接绝续乏”重要使命的冬雪显得至关重要,无雪、少雪或时雪不降均会对宿麦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这一点在古代的诸多文本中都有非常明显的记录,反映了古人对冬季降雪在农业上重要性的深刻认识。而冬季缺雪被视为来年春季干旱的前兆,并因此成为影响越冬作物生长的一个重要的“灾异”现象。文献中常见的说法“冬无宿雪,春节未雨……诚致旱之征也”正是这种观念的体现。

这种对冬雪重要性的认识,随着宿麦等越冬作物的推广而逐渐增强。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农民和农业决策者开始更加重视冬季降雪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总而言之,随着宿麦等越冬作物的广泛种植,冬季降雪的重要性逐渐被提升,从而影响了整个农业生产的过程和思维方式,而农耕为生的古代,使得这些俗语的流传成为了必然。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