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巴金最难熬的日子就是夜晚,每到夜晚他总会辗转难眠,只有看着身边妻子的骨灰才能安心睡觉,在他晚年时期每天做的两件事,一件事是陪伴着妻子的骨灰,另外一件则是书写妻子生前的一切故事,谨以怀念她。
他是现代著名文学家,是但丁国际奖的获得者,无数人物在他的笔下生长出灵魂。他与爱妻走过36年婚姻,妻子离去后守着他的骨灰33年,在才子多情的民国时期,巴金与妻子的感情是多么真挚,也是让世人流传的一段佳话!
才子巴金
巴金原名李尧棠,1904年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地主官僚家庭中。生在这样的家庭中他目睹了阶级的重要性,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差距竟有天壤之别,甚至厉害一点的地主会将农民的生命都牢牢地捏在手里。
目睹一切的巴金深感世道的黑暗,他不愿做掌握别人命运的人,更不愿将他人的生命视为粪土。同样是人,为何不能公平的生存在这个世上呢?也正在他充满疑惑的十五岁这年,五四运动的爆发让他豁然开朗。
这场史无前例的爱国运动一经爆发就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中国需要觉醒的人,每个人都需要担当起复兴国家的重任,无数新思想的书籍杂志也都在此时间发行。
一次偶然的机会巴金阅读到了《新青年》杂志,他十分热衷研究其中的进步思想和解放运动,随后他进入到成都外国语学校后便开始发表进步思想等有关的文章和活动,1931年,他第一篇关于“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社会”的文章在《半月》上发行,自此开启了他的文学生涯。
此后巴金的作品频频问世,“巴金”这个名字也活跃在了中国文坛中,他擅长用文字来表达现存的斗争,比如作品《灭亡》;又书写旧社会给不同人带来的影响以及他们自身的变化,比如《雨》;更让大众所熟知的作品《家》,则也是描写了一个庞大家族的封建和腐朽。
巴金的忠实“粉丝”
他富有灵魂的作品吸引了一大堆读者粉丝,而在他事业正上升时期迎来了一位粉丝笔友,这个人也是后来他一生的挚爱——萧珊。
萧珊比巴金足足小了13岁,当时还是正在读高中的年纪,但这并不影响一个年轻女子对文学的喜爱。她从中学的时候就十分热爱表演和戏剧,平时就有阅读和思考的习惯,热爱之下也会自己尝试着撰写一些内容,可思来想去总是对自己写的东西没有信心。
而在她19岁这年她读到了巴金的作品,正是那本《家》,让她阅读过后便再也不能忘怀,一口气买来所有巴金的作品阅读起来。一日夜晚她左思右想,从床上起身拿起纸笔便给《家》的作者书信一封,里面包含了自己对作者的崇拜和阅读过后的感受。
而巴金收到这封信后也给了他无限震撼,他收到过许多读者粉丝的来信,这这份来信中的真诚和信中女孩正能量的热情打动了他,他忍不住回信一封。
两人成为笔友,不管是萧珊的学业再怎么繁重忙碌她都会抽时间保持阅读和写信的好习惯;而巴金也总是忍不住期待这个十几岁姑娘下次又会带给自己怎样的惊喜,当遇到创作瓶颈烦恼之时他便会拿出曾经的信件细细再看几遍。
女孩的存在让他的生活变得鲜活灵动起来,他再也不是曾经一心将自己困在创作里的文学家,曾经他总会将自己困在牢笼中,将自己的情绪带入到那些或悲或惨的角色中无法逃离,而如今更多的他会带着一份女孩的热情活泼来看待这个世界,这给了他很多生活的希望。与其说她是个女孩,不如说是另外一个时空不同的自己,两人有着相同的思想和观念。
萧珊也收到了“偶像”的鼓舞,她勇敢的继续自己的创作之路,还参与到了上海的学生运动当中,在这个过程中她感受到自己的变化,感受到了巴金带给他的精神力量,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不再那么贫瘠。
“巴金先生,您最近有时间吗?我想和您见一面。”萧珊将自己的请求写在书信中,又夹了一张自己的照片。等到巴金收到照片后便被深深吸引,照片里的女孩齐耳短发,嘴角上扬微笑带着遮阳帽,显得青春具有活力。巴金看着对方的学生气想着,这就是一个小妹妹的好奇心,自己便答应了这个请求。
两人相约在新雅饭店见面,当巴金初见自己这位粉丝的时候心情便抑制不住的激动,沉沦三十多年的心脏因为女孩的活泼热情开始狂跳,吃饭的过程中萧珊也忍不住的靠近他的生活。这次的见面都没有双方想象的那么尴尬和不安,这次过后两人也时常约饭见面。
两人的约定
一日萧珊急匆匆将巴金约出来,突然向他告白,这让巴金十分吃惊。惊讶之余看出了女孩的慌张和委屈,便耐心询问其原由,原来是萧父看着女儿到了年纪便想将她嫁出去,可受过新思想的萧珊才不愿意嫁给一个没有感情的人,所以她便找到巴金。
巴金耐心安慰她,可萧珊却正经的表达了自己对巴金的感情,并非是急于依靠的,而是真实发生在她身上对一个男子的爱情。
可没想到的是巴金却拒绝了她的爱意,因为他认为萧珊此刻的心态并不能对她自己的未来负责,他不能趁人之危,况且她年龄尚小还有大好的前途,怎么能因为此刻的昏头断送了自己美好的未来呢?
可萧珊一再否决巴金对自己的看法,她认定了巴金,无奈巴金只能答应他,等到日后她再过些年还是喜欢自己,确定对自己的感情是爱情的话,到那个时候就答应她两人在一起。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萧珊也用时间向巴金证明了自己当时并非是一时兴起,两人跨越了好友的身份正式确定了关系,1944年两人成婚,建立小家的同时巴金也将妻子萧珊照顾的很好,家中的一切事物均是两人轮流替换来做,在萧珊孕期更是对她照顾的无微不至。
婚后的萧珊不光是巴金的妻子,一个母亲,更是完成了她的作家梦想,一直从事着自己热爱的文学行业。
可惜在那个疯狂的年代,巴金遭到批斗,连累妻子也跟着一起下乡农作,可对此萧珊从没有一句怨言,“夫妻总是一体的”每每巴金替她感到委屈的时候她便这样回答。
他们两人遭受到了关押、殴打和游行,期间萧珊一直鼓励照顾巴金,给他活下去的勇气。可惜还未等到清白的来临,萧珊就因为直肠癌去世,在她临终时只是一遍遍喊着爱人的名字,巴金看着妻子痛苦的样子又何尝不伤心难过。
结语
在萧珊去世后巴金整个人沉寂在失去爱妻的痛苦之中,他将妻子的骨灰放置到卧室中,书写了《怀念萧珊》和《一双美丽的眼睛》等作品怀念爱妻,而他在2005年因病去世,享年101岁。他向儿女留下遗嘱,死后将自己的骨灰和妻子的混合,一同撒如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