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提倡四书五经,“经”是什么?是规则、规律,是事物运行的大原则。“四书”讲什么?讲怎样把握和体认“经”。这恰恰是我们今人所忽视的东西,我们在技术的帮助下,更多的是注重了变化和表象,但是没有人能够有足够的定力来寻求内心的“本性”,也没有人能够在纷繁复杂变化的环境里寻找到规律。
春暖花开
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学习的经历,给了我很独特的帮助,让我有机会更深入去理解一些东西。为了对中国哲学有一些理性的认识,后来又到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了一段时间,倾听哲学大师们独到的见解,展读文本所散发出的美妙,也慢慢丰富了自己的心。
中国的哲学思想,要谈起来需要阅读很多的书籍。因为哲学这个名词不是中国土生土长起来的,而是随着日本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从而流入中国的舶来品,因此中国古代没有专门一本书是谈“哲学”的。但是,这种西方所谓的“哲学”——也即对事物的运行规律和引起这规律的形而上本体的研究——却在古代的很多书中体现出来,就如中国古代不谈“逻辑学”,但逻辑已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每一个人的言行之中。
拿个例子来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诗句,你说这其中有没有“哲学”?有没有“逻辑”?它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哲学思想呢?人世沧桑,日月更迁;就如《周易》所表述的事物迁流不息,永远变易的思想一样;它所表达的逻辑:由前到后,由古到今,由天地到人物,由触景到生情,这正是逻辑。
因此,要仔细地研究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必须博览群书,如果不能如此,想求得一得,最基本的要求也要研究各个时代的代表作。我不能够做出专业的判断,但是下面这些书籍是很多专业人士给我的书单:
四书、五经,老子、庄子,以及以后随佛教的传入而带来的一些典籍,《楞严经》、《金刚经》、《法华经》、《华严经》,以及各个时代代表人物的著作,佛教传入之前的诸子百家,汉代的司马迁、班固、董仲舒等人的作品,佛教传入后的唐宋八大家、明代李贽,五夫三、清代顾关武、曾国藩,以及道家张伯瑞、翻译家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明代四大高僧等人的作品都应该好好地研究。
因此说来,要研究中国的哲学思想的确不易。虽然我也很花了一些时间阅读这些书籍,曾有一段时间,每一天都泡在北师大的图书馆里,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但是发现自己依然不能够了解到中国哲学的精髓,研读《易经》时,似乎有了一些感觉,到北大哲学系学习,倾听余敦康老先生讲解《易经》,渐渐地帮助我开始理解中国哲学所关注的命题。
研究中国的哲学思想,理解儒、道及诸子百家等,先要理解《易经》,尤其是孔子作的《系辞》及他对《易经》的注解之文,因为《易经》的哲学思想正是通过孔子的泛释而发扬光大的,也正是孔子的这几篇论文,导致了以后的思想发展。可以说,《易经》包括孔子的注解是中国土生土长思想的源头,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主干。
那么,《易经》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呢?《易经》所表达的是形而上的本体和形而下的运行规律,而且偏重于后者。这形而上的本体可说是“不易”,形而下的运行规律可说是“简易”。规律虽是“简易”,而现象却是“变易”,即永远在流动、在改变。
先说这“不易”的本体。它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它能引发各种功能,而它本身却是不被这些功能所转的。
拿个比喻,它象一面镜子,它能随所面对的不同物体而显现不同的影子,而作为镜子本身却是不被这些影像所改变的,它是“不易”的。就我们人来说,它能导致我们的七情六欲,我们的所有行动和思想可说是它的功能,它的“影像”。
因此,我们的语言也可说是它的功能,而对这本体却很难表达清楚,正所谓禅家所讲的“离心意识”。所以,儒、道、释都提倡静坐,在静坐中进入一种“状态”,而这个“状态”就是对本体有所“体认”,也就是所谓的“神秘体验”。
那么,这个本体是不是我们身体的结构所导致的一种状态呢?这也是导致唯物主义者对唯心主义者的批判所在。本体是古代所说的“本性”。那么,用什么办法来“体认”它呢?只有“静坐”,反求内心的方法,这就包括儒、道、释的一些方法,因为能力所限,无法述及。
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确这样,有些东西不是靠人的思维和想象所能验证的,只有亲身到了那个地步,才能真正体会到它是什么味道,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唯有人自身的不断求证,不断反求自身,或许可以理解本性所求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形而下的运行规律称之为“简易”呢?随着时间的移,任何事物都在变化,人类历史的车轮不断翻滚。但当你阅读一些历史书时,是否觉得历史有重演的味道。这种重演没有“1=1”完全吻合的意思,只是在某种相似情况下,发生的结果也大都相似,可以说,有着某种规律。究其原因,皆因“人”历史的主体。
虽然时代不同,但人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尤其是人的性情没有什么大的改变。这种“情”是指人的各种欲望,佛学将它归纳为“贪、痴”,的确,如果将人类的历史用这些来审视一番的话,都是一些人为达到某种目的,满足某种望而已。只是所用的手段略有差异,甚至完全相同。这或许是“简易”的规律吧!
“情”,也即人们的欲望,它给人们带来幸福和烦恼。幸福是追求得到后的短暂满足,而烦恼则是追求不到的苦闷和追求得到后又怕失去的忧郁。作为追求,永无止境,作为人的欲望,不可能得到满足,因为一种被满足了,另一种欲望又出现了。
孔子说“饮食足而思淫欲。”倘若为满足欲望而无止境地努力,则永远不会安宁,安宁只是短暂的。那么,怎么办呢?儒家要求人们把欲望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道家要求不要管欲望,“退一步海阔天空”,释家则要求认清欲望的面目,从而达到“止于所当止,发于所当发”。而三家的基本措施都是“清规”、“戒律”。
儒家讲“仁义礼智信”作为做人的标准,道、释两家都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的五戒。这两种规定的含义区别不大,儒家从正面讲,道、释从反面讲。这五条不仅能给自己带来身心的健康,还能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从而使自己也生活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因此,儒家提出“大同”思想以及人的最高标准——君子,他“温良恭俭认”、“忠孝仁义”。这都是从“仁义礼智信”的基础上建立的。
人生活在社会上,就象一张张网,人是网上的结点,网上的线是各种社会关系。因此处理好各种关系非常重要。毕竟作为一种交往,有所施就有所报。儒家说“忠孝仁义”、只要能把握好,“忠孝仁义”是一个很好的准则。只是这“度”的把握比较难,孔子说“智者过之,愚者不及”,而“过犹不及”。
但是我发现,在古人的认识里面,他们一再强调“不易”和“简易”,为什么?因为社会是不断地变化的,怎样把握住它,从而能处乱不惊呢?并能很好地做一些事情呢?这就是古人的方法和目的。
古人提倡四书五经,“经”是什么?是规则、规律,是事物运行的大原则。“四书”讲什么?讲怎样把握和体认“经”。这恰恰是我们今人所忽视的东西,我们在技术的帮助下,更多的是注重了变化和表象,但是没有人能够有足够的定力来寻求内心的“本性”,也没有人能够在纷繁复杂变化的环境里寻找到规律,人们不断的调整自己的价值观以适合环境的变化,表面上看好像没有什么错误,但是一旦离开了“本性”的追求,就会出现盲目和非理性。
如果让我简单的概括学习中国哲学的心得,可以说中国哲学的一个特点是首先“得之于已”这也是中国哲学的出发点和着眼点。这个“得”就是对“性”的“体认”,从而达到“天人合一”,与时“情”的“合理控制”,从而达到“发而皆中节”。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古人的生活能够充实、快乐,“无为而无不为”。
回顾学习哲学的点滴,是想与大家分享学习的心得,知识如何转化为自己内在的认知,这是学习本身解决的问题,我只是想知道我的学生们是否也如此这般去转化知识。
墨经上说:知,接也。人的知觉,是和外面世界接触而生。钱穆则说:“心的知觉,却渐渐脱离了物质界之所予而独立了”。
这份独立的知觉,正是依赖于语言与文字,依赖于概念与知识。我们是否可以知觉,感受这个世界,是否能够拥有独立的心智,独立认知这个世界,是要有赖于我们对于知识的把握程度。
常常被唐诗宋词所感染,“梧桐夜雨”,一种夜晚雨打梧桐叶所发出的的声响就会在耳畔响起。“念天地悠悠”,一份空旷广垠的气势就会在胸中填满。我羡慕这些作者内化文字的力量,让隔着几世几代的人们,依然清晰可感,心动不已。一样的文字,在唐诗宋词那里,会给你永恒的生命力。
看《蒋勋说宋词》中写到:“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唐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张爱玲说她最喜欢“心长焰短”这四个字,因为她觉得“心长焰短”是一个生命的状态,它不是在讲蜡烛,是在讲一种极大的热情已经燃烧得要到最后了,内在的激情还有那么多,但是物质能够提供的燃烧的可能性已经那么少了。我也总是为晏殊的这首作品感动,就这样安静地描述一个景象,你的心却会随之而动。
这份对于文字内在力量的理解有时会让我觉得今不如昔,虽然现代社会,技术更加发达,信息更加通畅,但是知觉与认知世界的能力是否也一样的更加强大吗?如果内化了知识,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没有内化知识,答案会是否定。
所以不要认为学习是为了考试,是为了家长,是为了就业,是为了通过老师的考核。学习是为了你自己,是为了你能够知觉与认知世界,是为了你可以与世界对话,与外界交流,最终能够是为了你能够感受到真正的美,也因此让世界感受到你的创造与价值。(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