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途中被抓的聋哑挑夫,从未立过战功,为何能在55年被授予军衔

珊珊玩转过去 2024-10-22 20:34:52

1935年,红军正在艰难的长征途中,来到四川大渡河一带时,迷失了方向。

两位红军战士奉命寻找村民帮忙,却在山洞外遇见了一个形迹可疑的身影。

脚步声越来越近,战士们迅速进入警戒状态,紧握枪械准备应对可能的威胁。

出现在他们面前的,竟是一位聋哑村民。

这个村民不会说话,只能用手势表达意思。

红军队长石承玉虽然怀疑他的身份,但还是决定带着他指路。

更令人意外的是,在1955年,他竟然被授予了少尉军衔。

这位从未在战场上立过功的聋哑挑夫,究竟做了什么?

长征途中的偶遇

193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开始了艰难的长征。

到了1935年6月,红军来到四川大渡河地区,这一带的复杂地形让红军队伍不幸迷失了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两位懂得当地方言的红军战士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深入附近的村落,寻找村民的帮助。

两位战士沿着山间小路前行,经过一片密林时,突然注意到前方不远处有一个位置极为隐蔽的山洞。

这个山洞位于半山腰,周围被高大的树木和茂密的灌木丛所掩盖,几乎不容易被发现。

他们稍作商议,认为这个位置非常适合充当一个临时的侦查哨位,从这里可以有效监视周围的动向,不容易被敌人察觉,还能及时做出行动调整。

当两位战士听到山洞外有脚步声时,他们立刻进入了高度警戒状态。

紧握着枪柄,他们的动作迅速而沉默,一个战士迅速拉上枪栓,确保能在需要时立刻反应。

另一位战士则轻手轻脚地移动,尽量不发出声响,慢慢靠近洞口。

突然,一个身影出现在洞口不远处,初看之下,他的步态有些蹒跚,穿着破旧的农民布鞋,衣着朴素,显然已经颇为疲惫。

随着身影渐渐接近,两位战士能够看清楚那是一位中年男子,面容憨厚,头发有些凌乱。

战士紧握枪支,准备随时应对突发状况,但随着观察,他注意到这位村民手中拿着一些野果和干草,看上去更像是在进行日常的采集工作。

此时,聋哑村民抬头,突然发现了两位战士。他停顿了一下,面部表情显得有些困惑和惊讶,但很快就用手势表示了友好。

战士用手势询问是否可以帮忙指引方向。

聋哑村民似乎理解了他的意图,点了点头,随后开始用手势交流,告诉战士们他愿意带路。

聋哑农户的无声贡献

红军队伍每次行军休息时,哑巴总是第一个主动帮助大家生火做饭。

他用手势示意战士们先休息,自己则迅速从附近捡来一些干柴,熟练地生火煮饭。

除了做饭之外,聋哑村民还时常帮助战士们挑运行李。

在长征的路上,负重行军是常态,每个战士身上的物资都相当沉重。

聋哑村民看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上前,拿起其中一个装满粮食的背包,默默地扛在肩上,跟随着队伍前行。

一段时间后,红军队伍逐渐走出了那片迷路的区域。

任务完成后,队长石承玉决定派人送这位聋哑村民回家。

在队伍准备启程时,石承玉找到聋哑村民,用手势和简单的词语告诉他已经不再需要他的帮助了,并安排了一名战士准备护送他回到村里。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聋哑村民在听到这些话后却急切地摇头,用手势不停地比划,表达着自己不想回去的意愿。

他用力指着前方,表示他想继续跟着队伍,继续为红军效力。

在聋哑村民的坚持下,石承玉最终决定尊重他的选择,让他继续随队前进。

他从一开始的陌生人,逐渐成为了红军队伍中的重要一员。

熊世皮的第一身军装

长征接近尾声时,这位聋哑战士凭借自己的无声贡献,赢得了全队的尊敬和认可。

在他随队走过数千里山川、跨越无数险阻之后,红军为他戴上了象征荣誉的红星八角帽。

来到陕北后,熊世皮终于领到了他的第一身军装。

军装不算新,但对于长期穿着破旧衣物的熊世皮来说,这是莫大的荣誉和认可。

不久之后,他被分配到了中央军委警卫营的炊事班,负责照顾部队的日常饮食工作。

后来南泥湾开荒运动,整个延安根据地都在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活动,熊世皮所在的炊事班每天都要为警卫营的数百名战士准备食物。

虽然他的主要任务是后勤工作,但也不轻松。他不仅要负责炊事,还承担了为警卫营700多人解决日常用水的问题。

这项任务需要他每天挑水几十次,水源距离营地不近,每挑一次,他都要往返好几公里。

熊世皮每天挑的水担重达百斤,这样高强度的劳动让他的草鞋很快就磨破了。

由于物资紧缺,新的草鞋一时也没法补上,他只得光着脚继续完成任务。

尽管双脚被石子和泥土磨得生疼,他仍然毫无怨言,继续挑水供应营地。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一次日常的巡查中。

当时,朱德总司令正在警卫营视察,他无意间看到了正在光着脚挑水的熊世皮。

这一幕让朱总司令感到极为不满,随即他找到警卫营的营长,责问营长为什么让士兵光着脚干如此繁重的活。

营长被当场批评,并立即着手为熊世皮解决草鞋的问题。

“聋哑红军”的变迁与荣誉

随着红军胜利进入北京,这位聋哑战士也跟随大部队成为了中央警卫部队的一员。

部队的驻扎地点最初是香山,那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但任务依然艰巨。

他的职责范围主要是协助保障部队的后勤工作,尽管他无法与其他人用语言交流,但多年来培养的默契和勤奋的工作态度使他很快适应了新的生活。

后来,部队从香山转移到旃坛寺。

旃坛寺的环境虽然与香山不同,但这位聋哑战士仍然尽心尽力完成着分配的任务。

1953年,部队再次搬迁,这次到了北京的公主坟。

除了炊事班的日常工作外,他还开始协助其他后勤事务,如分发物资、清点物品等。

1955年授衔时,部队领导开始讨论该为这位随队长征的老红军授予何种军衔。

他虽未参与过直接的战斗,却在长征途中为红军部队的后勤工作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无论是挑水、搬运物资,还是保障战士们的生活,他的默默付出让部队能够持续前进。

大家一致认为,这位无声的战士虽然没有拿起武器冲锋陷阵,却同样是红军队伍中真正的战士。

经过审议,最终决定授予他共和国开国少尉的军衔。

不仅如此,他还获得了三级八一勋章和八一奖章,这些勋章象征着红军的最高荣誉,通常只颁发给在革命事业中作出重大贡献的老红军。

到了1971年,周恩来总理得知这位老战士的情况后,特意指示有关部门要对他的生活给予更多关照和照顾。

原因很明确,这位聋哑的老红军虽然无法言语,但他对中国解放事业的贡献不容忽视,必须让他安享晚年。

生命的落幕与永恒的纪念

1972年,聋哑红军因心脏病突发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当天晚上,部队里接到消息后,立刻派出医护人员和车辆将他送到了最近的军队医院。医生们迅速展开了抢救工作。

幸运的是,经过一系列的紧急治疗,他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最终奇迹般地恢复过来。

出院后,虽然他的身体恢复了,但部队的领导决定为了他的健康,不再让他参与繁重的工作。

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部队安排他住在师医院的一个单间病房,专门配备了护士和医护人员照料他的起居。

随着年岁的增长,他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心脏病、高血压等老年疾病接踵而至。

部队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对他进行了精心的照顾。

每当天气变化,医生们都会特别留意他的血压和心脏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有时,老战友们会来看望他,大家一起回忆过去的岁月,虽然他不能说话,但通过手势和眼神,战友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欣慰和感激。

尽管如此,岁月毕竟无情。

1983年6月14日,这位曾经为革命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聋哑红军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为了纪念他为革命和国家的贡献,部队决定为他举行隆重的追悼会。

6月20日上午8时,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公墓的礼堂举行。

当天,许多曾经和他并肩作战的老战士们都前来送别,还有不少年轻的战士和干部参加了追悼会。大家肃立在他的遗体前,低头默哀,悼念这位无声的英雄。

他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特殊位置——东二室277号,这里安葬着许多新中国的开国元勋、将帅等,而他,也与这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卓越贡献的英雄们为邻。

不同于其他人的墓碑,他的骨灰盒上并没有刻上真实的姓名,而是刻着“哑巴同志”四个字,他虽然无法用言语表达,但他的行动和贡献早已被铭记在革命的历史中。

参考资料:

[1]谢太平.一位聋哑战士的特殊党课[J].党史文汇,2021(11):53-54

0 阅读:29